分享

起名爱用的“梓”有哪些文化寓意

 王德君 2022-12-24 发布于黑龙江

 字体缩小 默认大小 <上一篇 下一篇>

起名爱用的“梓”有哪些文化寓意

 日期:2022-01-24

在2021年新生儿热门名字中,“梓”排名前列。深受家长们喜爱的“梓”,本身是一种树。梓树不仅很早就被古人栽植利用,而且被称为“木王”,在我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梓是紫葳科梓属的一种原产中国的乔木,高可达15米。梓树最有特色的是它线形的蒴果,长可达30厘米,远远看去就像挂了一树的挂面。梓生长比较快,木材质地稍软,但并不脆弱,易于加工,因此常用来制作家具等器物。梓树得到广泛栽培,和它的生理特性有关。梓的枝条扦插生根能力在所有国内已知的梓属植物里是最强的,平均生根率接近95%,是楸树的两倍。梓的抗旱能力也比楸树等种类强得多。

宋代的词典《埤雅》把梓树称为“木王”,清代的园艺专著《花镜》甚至说,林中要是有梓树,所有的树都会朝它“弯腰”(“诸木皆内拱”)。梓树在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广泛种植,北方各个省区都能见到,反倒是野生梓树已无处可寻。

最早记载梓的古代文献是《孟子》,其中有“梓匠轮舆”的说法。梓匠指的是木工,因为当时木工加工最多的木材是梓木;轮舆是指制作车轮和车厢的人,这两个词合起来是指“有手艺的人”。《诗经》里不止一处对梓进行描述,《小雅·小弁》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诗句,大意是看到父母种植的桑与梓,就犹如见到父母一般,要毕恭毕敬。将梓和桑并列,说明他们认为梓树的价值非同一般。《国风·鄘风》则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这段诗说的是,修建楚王宫时,卫文公种植了榛、栗,用来取食坚果,种植了桐树和梓树,准备采伐木材,制作乐器。桐是梧桐,常用于制作琴的上半部分,而梓一般用于制作琴底,因此有“桐天梓地”的说法。

《礼记·檀弓上》则记载了梓的另一个用途:即“天子之棺四重……梓棺二……”,说明梓木可以做棺材。梓在古代要么制作乐器,要么制作棺材,这二者都与人的生死之事密切相关,所以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多有种植。于是,从东汉时期起,人们就用桑梓指代故乡。

尽管在宋代就有人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但因为制作成本和保存性等原因,雕版印刷术一直在印刷行业占据主流地位。而古人认为梓树的木材非常优良,有“木良莫于梓”的说法,因此梓又多了一个重要的用途——制作印刷用的雕版。书稿写成之后,就要用梓木刻成雕版,用来印刷,所以图书出版也称为“付梓”。(来源:物种日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