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兰书局:《中国建筑》全两卷「德」恩斯特·伯施曼著

 nqj0108 2022-12-24 发布于安徽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又译为恩斯特柏施曼。德国建筑师。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中国建筑》共分为上下两卷,德文版。

恩斯特·柏石曼出生年1873年2月18日的在Prkuls在Memelland,今天立陶宛,全名恩斯特·约翰·罗伯特·柏石曼,是德国建筑师,施工人员和汉学家。

1902年,德国建筑学家柏石曼首次途经印度来到中国。

从1906年开始,恩斯特·伯希曼(Ernst Boerschmann)被派往德国驻北京大使馆,担任结构工程专家。同年9月,在德国帝国的财政支持下,他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探险,在那次旅行中,他以中国官方代表团的科学顾问身份参观了中国十八个古代省份中的十四个。在这次旅行中,拍下了数千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极其珍贵的照片。它们构成了他后来出版的材料。从1909年开始,他开始评估收集的材料。他于1912年获得建筑官的角色。

从1933年到1937年,恩斯特·伯希曼(Ernst Boerschmann)第三次来到中国。这次旅行中,他还带来了许多文件-照片,建筑图纸以及石材浮雕和铭文的副本。

直到1906年,一项酝酿已久的考察中国建筑的计划才在德意志帝国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实施。在长达四年(1906-1909)的对于中国各地建筑首次的全面考察中,柏石曼跋山涉水穿越了十二个行省,行程数万里,拍下了数千张反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内容的极其珍贵的老照片。回国之后,他根据这次考察所获得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至少六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从而成为这一领域无可争辩的权威。

相关著作:

    《中国建筑研究备忘录》,1905年;

    中国建筑与文化研究,1910年;

    《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共三册,莱比锡1911、1924和1931年;

    普陀山,宽恕的圣岛,慈悲女神,Reimer Verlag柏林,1911年;

    三种中国宗教互穿的例子,《民族学杂志》,1911年;

    关于中国用水的观察,柏林,1913年;

    纪念堂TzéTáng,柏林Reimer Verlag,1914年;

    《中国城市布局》,德国东亚研究学会,柏林,1924年;

    《中国建筑》2卷,柏林,1925年。

    《中国的建筑和景观》穿越十二个省的旅程。第2版,1926年,柏林。

    《中国建筑陶瓷》柏林,1927年;

    中国宝塔:第一部分,柏林,莱比锡:de Gruyter Verlag,1931年;

NQJ0108·欢迎您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