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要略10-12章简答综合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2-12-24 发布于甘肃

第十章典籍藏书

一、方志

1.地方志的种类

全国性的称作“一统志”;一省的地方志称作“通志”;郡、州、府、县的地方志则分别称作“郡志”、“帅志”、“府志”、“县志”,此外还有“关志”、“山志”、“寺志”、“庙志”,有的地方还有“乡志”、“村志”。

2.我国地方志的起源

(1)《尚书》里有一篇《禹贡》,记载了战国以前的方域、物产、贡赋等,实是我国地方志的雏型。

(2)东汉初年,出现过一本《南阳风俗记》,专记汉光武帝刘秀故乡的风土人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

(3)南北朝时的地方志著作明显地多了起来,但多已失传。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东晋常璩著的《华阳国志》。它是研究古代西南各族人民历史、地理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献。

(4)隋唐时代,朝廷诏令编写全国性的地方志,从此开始了由中央政府编写地方志的传统。《元和郡县志》,是迄今保存最早的全国性地方志。

(5)元代的《大元一统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为明清两代编修大一统志提供了范例和模式。

(6)“方志学”是在修志实践中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理论见解

①研究的主要内容: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方志的性质和分类、方志的特征和功能、志书编纂理论、旧志整理和方志利用、方志批评和志书评论、方志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②清代方志学的代表人物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章学诚。他的史学论著《文史通义》,主张史学经世,揭露时弊。

③清代的方志学形成两大流派

a.“历史派”,以章学诚为代表,主张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志属信史”。

b.“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主张方志主要记述地理状况。

历史派和地理派各有特色,但以历史派的理论影响最大。

方志的价值和功用。

因为地方志的记载十分详备,故而对各种研究工作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自然科学方面的矿产资源、天文气象、蝗虫地震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民俗民情、俗语方言等,在地方志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资料。如宁夏《隆德县志》总结了当地观察地震先兆的经验,归纳为“地震六瑞”,对今天的群众性预报预测活动仍有参考价值。乾隆年间编撰的《曲沃县志》,考证出晋国都城新田不在曲沃而在侯马,为解放后在侯马发现的“新田遗址”所证实。

近代,有人把地方志的功用总结为六个:

一、社会制度之隐微不见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得其梗概;

二、前代人物不能登名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存其姓氏;

三、遗文佚事散在某部者,赖方志然后能以地为纲有所统摄;

四、方志多详物产税额物价等类事实,可以窥见经济状态之变迁;

五、方志多详建置兴废,可以窥见文化升隆之迹;

六、方志多详族姓之分合、门第之隆衰,往往可与其他史实互证。

 2.简述我国官府藏书史。

   据记载,周代的史官兼掌记事和收藏国家文献,这些文献就是那时的国家图书。《史记》说老子是“周守藏吏之史也”,可算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秦始皇统一天下,兼并六国,使国家的图书总量大大超过周王朝的藏书,但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却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把秦国史籍以外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尽行烧毁,只有科技性的书籍不在禁毁之列。这一举动,造成我国藏书史上的第一次浩劫。但相传当时有儒生二人把家藏图书偷偷运出咸阳,到达今湖南沅陵县西北的“二酉山洞”,至汉代才将藏书献出,“二酉藏书洞”由此成为著名的文化圣迹。

汉代建立以后,对文化事业给予了应有的重视。首先在未央宫内建筑了三座藏书楼,即“石渠阁”、“天禄阁”和“麒麟阁”,从此确立了我国藏书史上的皇家藏书制度,习惯上称之为“官藏”。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皇家藏书屡遭厄运。有些帝王因为喜弄文墨,偏好诗书,即位后总是广收奇书,藏于秘阁,所以藏书量也能达到可观的数目,可是一遭战乱,便被焚抢一空。如梁武帝藏书因侯景叛乱全部被焚,其子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乱,继续藏书十四万余卷,但在被西魏军队俘虏前,下令将所有藏书付之一炬。

隋唐时代,一统天下,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对图书的收藏也更加重视。唐太宗时,虞世南、魏征、颜师古相继出任秘书监,广购天下图书,并从五品官员的子弟里挑选书法好的人抄写,然后统一收藏于秘书监。

宋元以后,官藏仍有发展,但日益发展起来的私藏,却使官藏黯然失色,并且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灿烂之花。

清代的官藏不但是前代官藏的继续,而且深受私藏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诏令搜集天下珍贵典籍。

3.简述私人藏书兴起和发展。

私藏在我国也是很早的。

孔子讲学,没有一点藏书恐怕是不行的。史书记载的战国名辩学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有书五车”,算得上是当时的一位藏书家,因此我们比喻一个人学识丰富,常说“书通二酉,学富五车”。但因那时的书都是竹木简牍,藏书是很不容易的。

东汉中叶造纸术发展推广以后,书籍的传抄才变得比较方便,私藏才可能起步发展,汉末蔡邕才能够家藏万卷。

魏晋以来盛行卷轴抄书,至唐犹然,书肆也比前代增多,中唐时的李泌是那时的一位大藏书家,据说藏书量达三万卷。唐代中期出现雕版印刷以后,特别是进入宋代,手抄书籍多半被雕版刻印所取代,官刻私刻并行发展,因此私人得书比较容易,官僚士大夫藏书成为一种风气,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藏书家,如王溥、宋敏求、司马光等。他们常广求奇书,筑室收藏,所藏书目,甚至盛于官藏。

到了明代,印刷业更加发达,私藏也更加兴盛,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阁)。特别是文化比较发达的江浙两地,私藏的活跃世所罕见。现今保存的藏书楼仍以浙江为最多。

明清两代著名的藏书楼有:天一阁,汲古阁,绛云楼,海源阁,宋楼,位于浙江湖州,陆心源,铁琴铜剑楼,还有浙江省瑞安县的“玉海楼”、浙江余姚市的“五桂楼”、浙江嘉兴市的“嘉业堂”、

4.三类史籍的主要区别及其代表作。

答:中国文化的一明显特点就是崇古重史。“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几乎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的教条,

因而历代修史非常重要。在修史过程中形成了按体裁分类的三类史籍,其区别和代表作主要有:

(1)编年体:以《春秋》(鲁国史)为起始,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是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春秋》一书开创了我国编年史的先例。

(2)纪传体: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一类史书的开端,此后历代相沿,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史记》首创“本纪”(记述帝王事迹)、“年表”(按年月简列历史大事和人物)、“世家”(记述诸侯、圣哲名人事迹)、“书”(记述典章制度,《汉书》以后改称“志”)、“列传”(记述其他历史人物)。

(3)纪事本末体:它是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这种写法,可以克服编年体“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和纪传体“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的缺点。它的创始者是南宋史学家袁枢,他把《资治通鉴》改编为239 个专题的《通鉴纪事本末》。

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1.试述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

从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13世纪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停留在经验阶段,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与中国社会的伦理型结构、中国科技的实用性特点和科学研究的整体性观念密切相关的。

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整个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也只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各级官吏,因而与此相悖的科学技术活动被视为“旁门左道”。一部二十四史,写满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贞女烈妇的事迹,却偏偏没有科技发明者的专门章节。

从中国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它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比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成就,而且比较发达,但其科学研究活动都是为王朝的一统天下寻求“授命于天”的根据;中国古代的农学也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但它是历代王朝“以农立国”和“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反映;即便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也与国家的实用目的有关。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从研究方法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正是这些原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发展。

2.介绍中国农学的发展。

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

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反映到思想领域,就是对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因而产生了农学家和农学著作。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吕氏春秋》里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文章和散见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零星资料。其中,《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尚书·禹贡》则记载了根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吕氏春秋》的四篇文章,总结出“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这里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生产技术也比较先进,因而对农学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地区。西汉时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地,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隋唐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

南宋陈[上甫下方]所著的《农书》,论及以水稻为主的耕作法,谈及麻、粟、养牛,论及农桑,内容切合实际,所论都依据实践。

明清时期,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农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时中西科技的交流与渗透,便产生了徐光启这样的大科学家,著有《农政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等众多方面,尤以系统而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连年战火,动荡不安,水利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处于衰退局面。1897年,罗振玉等人编辑出版了《农学丛书》,借以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总的来说,中国的农学研究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关系到收藏的每一个环节,诸如土壤改良、合理施肥、良种选择、抗旱保墒等,都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的技术体系,为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中医的特点。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把人体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进而把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治病过程看作一个统一性运动,认为人体各部位器官的功能休戚与共,认为自然环境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人的病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外在环境作用于内部集体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过程,因此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和“八纲”,即“望闻问切”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医生正是在“四诊”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辩正施治。中医的这一理论和治疗方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4.谈谈中国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答:中国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当首推“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因为它们是

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科学技术成就。

(1)造纸术的传播

造纸术于公元4 世纪传入韩国、日本,8 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

(2)指南针的传播

指南针在宋代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 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正因为如此,才能有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并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3)火药的传播

约在13 世纪左右,火药才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因那时的阿拉伯人称中国为“契丹”,故把中国传入的火药武器称为“契丹火枪”或“契丹火箭”。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得到了中国的火器;而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

(4)印刷术的传播

中国的印刷术大约在公元8 世纪传到日本,在12 世纪前后传入埃及,更早一些传入波斯。14 到15 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欧洲同时流行。人类文明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而大大加快了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速度。总之,这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造纸术促进了思想的传播,火药把骑士阶层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

第十二章传统建筑

1.我国桥梁的艺术风格

从美学欣赏的角度看,我国桥梁的艺术风格表现在:

(1)造型优美多姿,各种造型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

(2)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所在。

(3)桥梁的附属建筑和雕刻,都表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并且往往与当地的风俗、民情和历史有关。我国桥梁最多的城市是浙江省的绍兴市。

(4)历史名桥

①史书上记载较早的历史名桥,是西安市东郊的“灞桥”,横跨灞水之上,建于春秋时代的秦穆公时期。现存的桥是隋代改建并经历代重修的。

②第二座历史名桥就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本名“安济桥”,隋代石匠李春建造,是全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

③第三座历史名桥是北京的“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以后虽有修补而原貌未变,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称它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④江苏省苏州市的“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四年(819 年),是我国古代最长的石拱桥。

⑤福建省晋江市的安子桥,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 年),长达2,000 余米,折合五华里,故俗称“五里

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

2.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

一、原始社会后期——春秋战国时期,成型器。其显著特点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宫殿已成为高台建筑,大型建筑各自封闭

而独立,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建筑制度,用以规范各种建筑的规模、方位和等级。

二、秦汉——三国时期,成熟期。其特点是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台榭楼阁建筑精巧,砖石结构的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如秦始皇时修建的阿房宫、三国时曹操建造的铜雀台等,规模巨大,结构复杂,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建筑水平。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期。其特点是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原有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

四、隋唐两代,高峰期。其特点是城市和宫殿的规模空前宏大,布局和造型都有很高水平,比如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的建筑规划影响了渤海国(今东北)和日本。从现存遗迹来看,各种建筑的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五、宋元两代,转换期。其特点是城市的建筑规模缩小,大型建筑也缺少隋唐时的那种恢宏气势,但是显示出某些变化。同时,为了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里封闭性街坊建筑格局被打破,活跃的城市商业建筑纷纷出现。

六、明清两代,渐近期。其特点是官式大型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发展呈迟缓状态,可见体现在建筑形式中的封建意识已经沉淀为一种心理定势。但在同时,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却在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南方的大型宅院和北方的四合院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3.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一、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结构”,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木结构的结构方式,因地区和建筑种类的不同而有好几种,但以抬梁式为最重要。所谓“抬梁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见的以梁柱为骨架的斗拱结构。这种斗拱结构以宫殿、寺庙和其他高级建筑运用最多。

二、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但不论单体建筑还是组群建筑,在设计上多取方形或长方形,而且常常以南北为纵轴线,以东西为横轴线安排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以围墙和回廊构成封闭式的整体。这种布局是古代封闭性的思维模式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封建中的反映。

三、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主要建筑讲究宏伟高大,讲究气势,并以次要建筑来衬托主要建筑。许多建筑有意利用地形,造成高低错落的形态,使整齐、对称的平面布局在主体上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至于园林建筑,它所追求的不是整齐、对称,而是曲折变化和诗情画意。

四、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还往往采用高台基。这种高台大顶造型,给人以稳固、庄严、雄伟的感觉。至于组群建筑的造型还要讲究主次分明,有起有落,由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要像戏曲和音乐一样,显出序幕、高潮和尾声。

4.古代城市的设计模式。

古代的城市叫“城池”。“城”指城墙,“池”指城外环绕城墙的河池,俗称“护城河”。这种设计可以看作是封闭式的防御性设计。在氏族社会它是为了保护本部落的成员不受侵扰,在奴隶社会则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安全,而在封建社会是为了保护各级政权的合法地位。为此,要求城市的建筑要“固若金汤”,即所谓“金汤城池”。

在具体设计上,首先把城市分作“城”、“郭”两部分,城内供统治者居住,郭内供老百姓居住。郭或附于城的一边,或围于城的四周,即古书中所说的“内之为城,外之为郭”;其次是采用高墙深池的办法同时在城门上设置瓮城(即二道门),以确保城市的安全;第三是在城墙上建造城楼、城垛(俗称女墙)和矩形墩台,以利于战时守卫和杀敌。这种设计造成了古代城市的封闭状态:一是城市的整体性封闭,即用高墙深池把整个城市与外界隔绝开来,只辟若干城门在规定的时间里供人们出入;二是城市的分体性封闭,即由春秋至隋唐时期在城内实行“里坊制度”,把城内居住区划成许多里坊,里坊内的街巷用高墙隔开,设门把手,夜间关闭,禁止通行。到了北宋,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里坊制度才被迫取消。但整体性的封闭状态并没有改变。

5.介绍中国殿堂的六种屋顶形式。

中国的殿堂(包括宗教殿堂)都采用大屋顶,主要形式有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六种,另外还有庑殿重檐和歇山重檐、四角攒尖、四角攒头等。其中庑殿重檐是最尊贵的形式,只有皇家宫殿和一些特许的建筑物的主殿才能采用;其次为歇山顶,多用于城楼和门楼建设。其他殿顶则普通民家也可以用,

悬山顶:双坡屋面,构成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垂脊,屋面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硬山顶:双坡屋面,但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

庑殿顶:四坡屋面,相交处构成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檐屋角向上翘起,屋面略略弯曲。

歇山顶:两坡和四坡相结合的形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

卷棚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不用屋脊而用弧形曲面。

攒尖顶:一种锥形屋顶,平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亭、阁较为多用。

  6.叙述中国古建筑的演绎过程。

中国建筑起源:穴居-寻找遮雨避寒的住所;巢居-架构远离暑潮的乐园

  真正建筑诞生: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母渡的干阑木构;氏族公社生活复原-半坡村的桃源故事

  古建筑的发展:青铜发明-商代建筑技术显著提高;合院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高台美榭-春秋宫室极奢尽华;斧锯锥凿-战国铁器风流渐现;秦陵汉墓-砖石遗址至今犹存;塔窟苑囿-魏晋南北朝建筑崇尚佛教

  古代建筑体系:隋:统一后的城市建设;唐:庄重宏伟的泱泱大国;宋:纤巧秀丽的商业都市;辽、金、西夏:汉风犹存的异域特色;元:简化粗糙的寺庙建筑

  古建筑的演进:因袭与进步-明清建材、装修、设计渐趋成熟;包容与吸收-清末及民国时西洋文化的影响,城市建设力显峥嵘。

  城市建筑发展概况:皇家都城建设:浪漫咸阳-离宫别馆;西汉长安-七星伴月;北魏洛阳-城郭严谨 ;南朝建康-秦淮纡余;隋大兴-规模宏大;唐长安-里坊中正 ;宋东京-繁华拥挤;元大都、明清北京-横平坚直、中轴对称、皇权至上

  地方特色城市:古都西安-平敞方正的帝王遗风;水城苏州-水网成街江南古城;雾都重庆-依山就水巴国旧地 ,烟雨扬州-雄富冠世的淮左名都;泉城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

7.以明十三陵为例说明明清陵园的形制。

明十三陵的十三座陵共一个陵园,四周围墙达40公里,南边为正门,由南向北有一条长达七公里的中轴线,正门前为大石牌坊(陵园起点)、大红门(陵园正门。围墙由此开始延伸左右)、牌楼(内立明成祖神功圣德碑)、石像生(在神道两侧,共18对,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臣、文臣、勋臣各两对)。狮子代表威严勇武,獬豸代表辟邪扶正,骆驼、大象表示疆域广大,麒麟表示吉庆祥瑞,马为皇帝坐骑,石人称为“翁仲”)、棂星门,然后一直通向明成祖的长陵,而长陵自立围墙,建有一套完整的地面建筑,如“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宝顶”等。其他各陵没有单独的神道,地面建筑基本相同,只是规模有所差异。

8.长城的特点和意义。

一、长城是一个防御性的军事系统工程,它所反映的战略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这是由中国封建社会封闭性的社会形态决定的。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社会,只祈求封建统治的不断延续(即国祚长久、长治久安),满足于社会生产的自给自足,国家的对外战略基本上是一种封闭性的防御战略。“拒敌于国门之外”是这种战略的理论概括,万里长城就是这一战略的物质形态。

二、长城是大一统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像万里长城这样宏伟艰巨的工程,单靠小农经济的分散意识,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它还必须依靠一种意志,这种意志既是统一的,又是专制的;既是强迫命令的,又是符合当时整体利益的。从秦始皇消灭六国开始,这种意志就在封建帝王的身上体现出来。它的明显特点是民众对帝王的绝对服从。这要求民众为帝王随时做出最大的牺牲。没有这一点,长城的修建是不可能的。

三、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力与智、灵与肉铸成的美的实体。当时修筑的规划和方法,至今都还是一个谜。

四、长城是民族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见证。说长城的功能是防御外敌,其实在古代就是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防御北方游牧文化对中原农业文化的冲击和破坏。但历史上统治中原地区的民族,既有汉族,又有从北方南下的少数民族。历代修筑长城的十个王朝中,只有汉、隋、宋、明四个是汉族建立的王朝,其余六个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因此,历史上长城的修建不但表现了汉族统治者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且表现了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不但是中原农业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之间的矛盾,而且是北方不同游牧文化之间的矛盾。矛盾和冲突的结果是促进了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长城正是这一历史现象的见证。

所以,万里长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9.我国古代桥梁的特点。

一、地区性,即各种不同的桥形、构造及其用料,都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如黄河两岸,自古多都城首府,物资运输多依赖骡马大车、手推板车,故平坦宽阔的石拱桥和石梁桥最为适宜;江南水乡,运输以舟船为主,所以遍布凸起的石拱桥;西南地区,峡谷急流,难筑桥墩,故多用吊桥。同时,北方和南方的山区,桥墩厚实稳重,称为“厚墩”,以防山洪暴发,冲毁桥梁;而江南水乡,桥墩纤细轻盈,称为“薄墩”,以利桥下通航。

二、实用性,即古人造桥,讲究实用,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比如许多古桥上多建有亭阁长廊,既可保护桥面,又可供行人躲避风雨,休息住宿。

三、社会性,即为全社会共同享用。古代的许多建筑物,大多属皇帝和王公贵族私有专用,平民百姓不得涉足。只有桥梁是不分贵贱尊卑都可以走的。只有建在皇宫、皇陵和皇家园林里的那些桥梁是例外。有些王公贵族为了表面上修善积德,甚至还破费为老百姓修桥,如明代奸相严嵩就在其老家修了一座“万年桥”,至今犹存。

10.我国桥梁的艺术风格。

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去看,我国桥梁的艺术风格表现于三个方面:

一、造型优美多姿,有的形如长虹,有的弯如新月,有的轻巧欲飞,有的雄壮厚实,各种造型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古典诗词赞美古桥,都是首先从桥的造型引发了美感。河北省赵州桥有一幅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

二、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所在。这样,凡建桥之处,往往形成迷人的风景点,如“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等等,都是因为桥梁建筑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的“桥楼殿”和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都有仙境般的感觉。

三、桥梁的附属建筑和雕刻,都表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并且往往与当地的风俗、民情和历史有关。如在桥梁两端或桥上建亭阁、牌坊和华表,在栏杆和栏板上雕刻狮子、龙凤、人物、花卉等。

11.中国园林的种类和发展。

按其所属,中国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公共园林四类。皇家园林主要在北方,私宅园林多数在南方,寺庙园林所余无几,公共园林多分布于山水胜地。

皇家园林:又叫帝王园林,合朝会、居住、游赏、狩猎于一体,是一个多功能的处所。中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即属皇家园林。传说中的黄帝曾于昆仑山置“圃”,殷纣王曾建“沙丘苑台”,周文王有“囿”、“灵台”、“灵沼”,这些都是园林。“囿”是周代的园林,其特点是有高台、池水和动物,而高台作为赏景之处,在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帝王园林,都以高台为主要建筑。秦代以后,改“囿”为“苑”,因而又合称“苑囿”。始皇即位,大修苑囿,并且把苑囿和宫殿相结合,为后世帝王的宫苑建筑开创了先例。秦始皇曾建上林苑,阿房宫只是其中的一处建筑。并且,秦始皇在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上蓬莱山”的举动,也为后世帝王在宫苑中设置“海上仙山”的布局首创了一个范例。汉武帝时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于其中养珍禽异兽,建离宫别馆,周围达二百余里;同时在长安城西筑建章宫,宫内挖“太液池”,池中堆造三山,以象征“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仙山。隋唐以后,皇家宫苑都仿效这一布局,并沿用太液池等旧名,一直到明清。现在北京中南海和北海就是明清时代的太液池。

私宅园林:始于西汉,园主人多为贵族、富豪。梁孝王刘武曾在今河南商丘一代建“兔园”(梁园),邀司马相如等一班文人在园中饮酒作赋,这是贵族私园。后来,茂陵富户袁广汉在今陕西兴平北门外营建私宅园林,属于富豪私园。魏晋时期,玄学大盛,佛教开始流行,大大影响了士大夫们的精神生活,在山水之间寻找寄托和乐趣,因而私人造园大有发展。如西晋石崇在洛阳建造“金谷园”,与陆机、左思等在此吟诗作赋,号称“二十四友”。隋唐时期,文人显贵造园更盛,长安和洛阳郊外都建有很多私园,如王维终南山下的辋川别业、裴度洛阳城南的绿野堂等。唐代以来,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文人显贵多出江浙,大量私宅园林在南方出现,到明清形成几次造园高潮。南方现存私宅园林大多是明清两代的遗物。

寺庙园林:大量出现于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以后,更早的也许跟古代的祭祀活动有关。一般说来,它是寺庙的附属建筑。在山林深处,它都利用自然景物加以人工点缀,只有在城市里才全由人工凿池堆山。现存较大的寺庙园林是山西太原的“晋祠”,最早是纪念晋国创始人唐叔虞的祠庙,到北魏时已形成一定的园林规模。它就是利用自然山水,围绕圣母殿和唐叔虞祠建成。江苏省苏州市的“狮子林”本为元代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后来寺毁园存,经几番修建,始成现状。

公共园林:约略出现于唐代,长安城外的曲江池是突出的代表。杭州西湖也是在唐宋以后日益兴盛起来,成为公共旅游胜地。至于福建省福州西湖、山东省济南大明湖等,到五代和宋代才兴盛起来。此后,公共园林虽然也有所增加,但总不如皇家园林和私宅园林发展迅速。这是由封建政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但公共园林的出现和发展,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毕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它说明,封建社会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重大转变:士大夫的“雅文化”拓宽了界限,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寻求发展天地;老百姓的“俗文化”扩大了地盘,使富有民族根基的民间文化获得更大的传播空间。雅俗文化在公共园林里的交汇,使中国的园林文化得到丰富多彩的发展。

12.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中国园林无一例外的都是艺术的再现自然,都是范山模水,取法自然,为生存主体的人创造一个和谐统一的可观环境。它的根本造园思想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反对任何牵强附会和故意雕琢。这一造园思想实际上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园林艺术中的体现。古代的哲人们早就从自然界寻找美感。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荀子则盛赞“天地之大美”,这些美学思想都给后来的造园艺术以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中国的园林都是以山水为主体,山是骨骼,水是血脉,二者同样是自然的主体。因此造园时特别注重山水的配置,要求山要有脉,水要有源,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在具体布局上,有的以水为主,有的以山为主,有的山水并重,因而中国的园林又可以叫作“山池”。

二、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中国园林虽然是艺术的再现自然,却不是无目的的再现自然,而是在自然景物中寄托一定的理想和信念,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园林主人的志向和趣味,以满足人的某种精神追求。因而中国园林大多借景寓情,以景明志,赋予外观的景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皇家园林自古受神仙思想的影响,多在园林中布置海上仙山,以体现封建帝王祈求成仙和长享富贵的愿望。北京的中南海、北海以及琼华岛、水云榭和瀛台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私宅园林也都有园主人的某些寓意。如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拙政园就寄托了娱山水而避朝政的愿望。清代顾大申在上海松江县建“醉白池”,因仰慕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醉酒吟诗的风度而题名。中国的园林还常常借助字画、园林、碑匾描绘四周景物,表明园主的志趣。因此,园林中的题名、匾额、楹联等都有点景、抒情、寓意等作用。如知春亭、两宜轩、小山丛桂、紫气东来等,单就这些景物的命名去研究,就可以触及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深层结构。

三、在造园手法上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因此,园林中的景物大多藏而不露,隐而不现。绘画讲究“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造园也讲究含蓄而有层次。具体说来,造园要充分表现自然的活力,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显示出自然景物的无限层次,要在造园时小中见大,虚实相间,主次分明,高低互现,远近相衬,动静宜便。园林面积越小,要求变化越多,而在变化中又不失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造园艺术之难,难就难在这里。苏州的网师园就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的这些特点。

13.我国的佛寺建筑构造。

我国的宗教祭祀建筑,以传统礼法建筑、佛寺建筑和道教建筑最为突出,又以佛寺建筑留存最多。

我国早期的佛寺建筑同印度佛寺一样,都是“塔寺结构”,即建塔于寺中,以塔藏佛之“舍利”。唐代以后,塔寺分家。宋元以后,已完全摆脱外来影响而成为中国式的宫殿建筑。

宋代以前盛行“伽蓝七堂”制度,即整个佛寺建筑由七座房屋组成:山门、佛堂、法堂、僧堂、经堂、库房、浴室,主要建筑都不称“殿”。宋崇宁二年,以孔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关庙主体建筑为“崇宁殿”,佛寺才仿而效之,称佛堂为“大雄宝殿”。宋代以后,七堂制度逐渐破坏,佛寺建制大小不同。不同宗派的佛寺,其布局也往往不同。现存佛寺,大都是明清两代改建或重建的,体现的基本是明清格局。一般为“山门殿”,由三座门构成:“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其中至少中间一座应建成殿堂式;再往里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左右配置其他殿堂建筑。这是中国广大地区的佛寺布局。蒙藏地区的佛寺,布局与内陆不同,规模也比较宏大。

由于佛寺大都建于山林,因此在建筑上往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把人文景观融化于自然景观,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当然,佛家建筑也要尽力体现它的宗教含义,表达一种信仰上的追求,如有的佛寺在山门外建53级台阶,暗喻佛经“五十三参,参参拜佛”;有的在寺前筑108级台阶,意为世间有108种烦恼,走完这些台阶,烦恼也就消除了,五台山的“菩萨顶”、“南山寺”即是如此。

14.祠庙

祠庙大多属于传统礼法建筑,其设计包含文化意蕴,符合传统的礼度。典型的代表是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天南地北、日东月西、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在北京南郊,建筑取圆形,圜丘坛和祈年殿的贪婪、铺石、柱子都要暗合天象;地坛在北京北郊,建筑取方形,坛上的设置也要象征中国的大地;日坛在北京东郊,月坛在北京西郊,建筑都取圆形。社稷坛象征国家,体现农业文化,坛上设置的“五色土”:中黄、东青、西白、南赤、北黑,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他祠庙的整体平面设计也采取宫殿式或住宅式的庭院布局。一般说来,庙的规模比祠大。在建筑学上,由中轴线上的建筑和墙垣分割的庭院“进”,一个庭院就是“一进”,依次递增。普通的祠只有一进,即进门后只有一座大殿,东西配以厢房,较大的如湖南汨罗的屈子祠有三进。庙则除了那些乡间神祗小庙之外,祭祀帝王先圣、五岳四渎的庙,都起码有三进,更大的甚至八进九进,形成宏伟的古建筑群。山东曲阜孔庙仿皇宫建制,前后共有九进,而河南嵩山脚下的中岳庙更是达十一进之多,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其他大型建筑还有山西运城市的关帝庙、山东邹城市的孟庙、四川成都市的武侯祠等。

15.塔的出现的演变。

塔基本上属于宗教建筑,而且主要是一种佛教建筑。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道教和儒家文士也建塔,有一些塔又建在山水胜地,其性质就接近风景建筑了。

塔起源于印度的“窣堵婆”,汉文翻译为“浮屠、浮图”。它的用途是收藏释迦牟尼的“舍利”(佛骨、佛牙、佛发等),因此又叫“舍利塔”。以后又用来收藏佛经和埋葬长老,出现了经塔、墓塔,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建筑。汉末,它随佛教传入中国。史载洛阳白马寺最早建塔,木制方形,位于寺院中心,其形制和寺塔布局都不脱印度影响。到了唐代,逐渐吸收中国建筑的风格,并与中国建筑的形式相结合,采用六角形、八角形、棱形等平面布局,出现了各种造型的塔。在造塔材料上,最早用木料,唐代以后还采用石料、铜铁、琉璃、陶瓷、金银等。从塔的出现和演变,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巨大能力。

16.塔的分类和建筑结构。

根据塔的造型,一般把塔分为五种: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式、花塔、金刚宝座塔。塔身的层数都为单数,即一、三、五、七、十一、十三,奇数属阳,一般的塔以七、十一、十三层为多见。

楼阁式:仿照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数量很多,是我国古塔建筑中的主航。采用大型砖石仿木结构,如西安大雁塔。这种塔的特点是层与层之间距离很大,每层设门窗、斗拱,塔外有飞檐,塔内有楼梯,可以登高远眺。代表:苏州虎丘塔、应县木塔、杭州六和塔、开封铁塔、银川海宝塔。

密檐式:出现于北魏,盛行于辽、金,多用砖石构造。其特点是塔身下部第一层特别高大,辽金时的密檐塔第一层都雕有佛龛、佛像、门窗等。从第二层以上各层距离很小,塔檐很密,因而没有门窗,有的只设小型假窗;塔内实心不设楼梯,无法登临。这种塔东北地区较多,如辽阳白塔、北京天和寺塔、北京慈寿寺塔。

喇嘛塔:多分布于蒙藏地区,元代以后兴于华北,它的形式最接近印度的窣堵婆,其特点是方形塔座,塔身为圆大肚,上有尖顶,塔面都施白色,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北海白塔、扬州瘦西湖白塔。

花塔:出现于唐代,盛行于辽、金,元代以后就不多见了。其特点是塔身上半部分建成莲瓣式,或雕饰佛龛、佛像、花卉等,远看就像一朵花,故称为花塔。著名的有河北正定县广惠寺花塔、北京房山万佛堂花塔。

金刚宝座塔:是在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高台上建五座小塔,以供奉金刚界五佛。敦煌石窟的壁画中已有这种塔,但真正建造却在明代,其数量也极少。塔的结构一般分作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所藏舍利都埋在地宫里。全国现存的有北京五塔寺、碧云寺、黄寺和内蒙古呼和浩特五塔寺。

17.徽派民居的建筑特点。

徽派民居分布于安徽省南部的歙县、绩溪、屯溪、黟县等地。这些徽派民居的基本格局以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二层小楼为正房,一侧或两侧配以厢房,用高大围墙包绕,形成一个狭小的庭院和天井。比较大的住宅,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几个庭院,堂前屋后设置花坛盆景,院内布置水池。在面对天井的楼上设置栏板和带有扶手的座椅,俗称“美人靠”,供宅主和家眷观赏风景。各处梁柱、栏板都有精美雕刻,如同一个艺术世界,但厅堂内却不用天花板,室内其他木结构也不雕饰,显出自然之美。目前在黟县西递村仍保存古宅三百多座,其中比较完整的仍有一百二十余座,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雕梁画栋,各具风采,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

18.苏杭官商大宅的建筑布局。

苏杭一带,旧为江南经济文化中心,是官僚、富商麇集之地。他们的住宅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建筑水平,代表了这一地区的建筑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庭院与园林相结合,基本格局采用纵深几进的院落式,小的一条轴线三进,大的两三条轴线五进。在中轴线上一般为照壁、大门(取门厅式)、轿厅(不设门窗,全部敞开,两侧为账房和家塾)、大厅(举办喜庆典礼之处)、正房(主人住室,有的为楼房),中轴线两侧则布置花厅(主人宴饮、听曲之处)、书房、小花园、戏台以及其他用房。花厅建筑大都临近水池,采用四面无倚的开放形式,或一面开放的船厅形式。各进之间的交通,不必经正中门厅,而在两侧另开甬道,狭长阴暗,称为“避弄”。屋顶多用硬山顶,或山墙高于屋面之上,构成封火墙。整个建筑,色调淡雅。

19.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北方的四合院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的布局不但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对住宅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住宅对尺度与空间的安排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它的建筑特点是对外隔绝,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天地;对内严格区别尊卑,构成小与大、内与外的几进庭院;在布局上讲究中正对称、正南正北。大门的方向一般南向,位于整个住宅的东南。地位高的人家,大门采用屋宇式(有门屋),地位低的人家采用墙垣式(无门屋)。大门外设照壁,入门迎面设影壁,影壁前置石台花盆。入门折西,则为前院,院子很浅,房屋倒座,用作门房、客房,还有隅角杂物小院。前院与里院,以门隔开,外人不得进入。门设于中轴线上,常用“垂花门”形式,即四角檐柱不落地,悬于半空,如花下垂。里院由正房和两侧耳房、东西厢房构成长方形庭院,是院主人一家生活起居的天地,正房由长辈居住,厢房由晚辈居住。院中栽花种树,养鱼养鸟,构成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氛围。正房以北有时另辟小院,布置厨房、仓库及仆役住室,称为“后罩房”。整个建筑除贵族府第可以用琉璃瓦、彩画、朱红大门外,一般四合院都用青灰色砖瓦,色调朴素淡雅,跟皇家建筑形成鲜明对照。

简单的四合院仅内外两个院落,大的四合院是纵深院落,构成纵深几进、两个跨院的格局。不论院落有多少进,正房和垂花门都在中轴线上,而且垂花门都位于最后一进的入口处,即院主人居住的院落。北京的胡同南北距离有限,只能容纳四五进的四合院,因此大型住宅往往要另择地段,以便布置园林。北京现存的许多王府建筑就是如此。

20.中国的宫殿建筑与陵寝建筑体现了哪些文化意蕴?

答:(1)中国宫殿建筑体现的文化意蕴

宫殿是随着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而成为帝王居住和施政的专用场所的。

①从考古发掘知道,远在奴隶社会,供奴隶主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其居住规模就比较大。到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以后,为了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领有天下的威严,宫殿的建筑设计特别追求高大、雄伟、壮丽。它反映了唯我独尊的文化心理,适应了统治万民的政治需要。

②中国封建时代的宫殿建筑,有极为严格的等级规定,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得最为突出。殿顶装饰的各式各样的动物,象征了吉祥安定、灭火消灾、主持正义、剪除邪恶,也是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

(2)陵寝建筑体现的文化意蕴

一些国君在墓造得如同山陵一样,因而帝王的坟墓就称为“山”或“陵”,加上陵前供死者灵魂起居的寝殿和子孙祭祀用的祭殿等,合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陵寝”。但实际上帝王的陵寝还包括地下宫殿在内。帝王的陵园建筑规模很大,这也是显示帝王的威严和至尊。

21. 中国的园林建筑与西方的园林建筑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中国的园林建筑与西方的园林建筑的不同点主要有:

(1)美学追求不同

中国园林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中国园林无一例外地都是艺术地再现自然,都是范水模山,取法天然,为作为生存主体的人创造一个和谐统一的客体环境。西方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崇尚开放,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

(2)体现的精神不同

中国园林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中国园林虽然是艺术地再现自然,却不是无目的地再现自然,而是在自然景物中寄托一定的理想和信念,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园林主人的志向和趣味,以满足人的某种精神追求。西方园林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

(3)造园手法不同

中国园林在造园手法上讲究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西方园林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

22. 北方四合院布局怎样体现儒家思想?

答:(1)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规格、布局方式,体现儒家以仁为美的伦理美学思想

四合院这种秩序井然的布局方式使房屋和庭院形成明确的主仆、正偏、内外的关系,同时,以空间的等级区分了人群的等级,以建筑的秩序来展示了伦理的秩序。整个四合院格局形成了尊卑有序、贵贱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礼的物化形式。使建筑的伦理教化功能与当时的安居适用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体系。

(2)庭院作为建筑群落的一部分,传达出儒家的“礼乐之和”的美学思想

如果说传统居民建筑的群体组合形制格局,间接反映着儒家“礼”所要求的尊卑等级秩序,那么作为单体与群体纽带的庭院空间序列,则履行着“乐”的功能,体现儒家“和”的审美理想。

(3)北京四合院建筑温柔敦厚的审美风格体现了儒家崇尚中庸和谐的美学特征

北京四合院是一种对外封闭、对内以中轴线为对称中心且层层递进式的空间结构。是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庸平和之美的美学思想在建筑艺术方面的一种体现。无论是从建筑整体布局方式上,还是从建筑装饰艺术上都包含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东西,并使两者达到以美的方式实现共存。是儒家“文质彬彬”中和之美的美学思想在建筑艺术方面的另一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