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贵州茶文化

 龙在天涯ok 2022-12-2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茶,是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一。茶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民间,茶是日常离不开七中必需品之一。在上流社会,茶是一种品位。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古人爱茶,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咏茶诗句,唐代皎然曾写下“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的好诗句。古代总结出了饮茶的三大好处,分别是”得趣、得神、得味“。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向日本传播,在日本形成了茶道。如今,饮茶的风俗已经传遍了世界各地。然而人们确已经不知道茶的故乡在哪里了,根据学者的研究,贵州就是世界饮茶起源之地。

图片

 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因此这条结论是不可靠的。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在古代汉语中表明茶字含义的词汇有荼、苦荼、檟、蔎、荈、诧、茗、皋芦、锅芦等,与贵州民族的方言有关。日本著名茶学专家桥本实在近著《茶树的起源》中写道:“居住在湖南、贵州山地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其发音为'tujia’,与中国茶的古字'荼’、'檟’的发音相近,似可以认为中国茶的发源地在这一带。”

图片

1980年7月,在晴隆县发现的一枚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四球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万年,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茶籽化石的出现,奠定了贵州是茶树起源、茶树原产地最有说服力的实物佐证。在晴隆县境内发现有大茶树、红茶树、红药红山茶树、红瘤果茶树、大苦茶树、白花茶树等珍稀古茶树品种。在与晴隆相邻的普安县普白大箐原始森林中,发现有被专家认定为至今还存在的茶树活化石“白茶”品种。在贵州,树龄上千年的古茶树近千株,最大的古茶树直径约170-180厘米,在国内极为罕见,是珍贵的古茶树库源。

图片

从史料记载来看,贵州地区也是中国最早开始饮用茶的地区之一。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遗中郎将唐蒙通夷,发现夜郎市场上除了僮、笮马、髦牛外,还有还有构酱、荼、蜜、雌黄、丹砂等商品。说明了在汉代茶作为商品已出现在贵州的乡村集市上。   四川武阳茶市曾是茶学界认可的中国最早的茶市,而张其生的这一发现证明了夜郎茶市比四川的武阳茶市还要早76年。这充分说明,贵州作为古夜郎国的中心地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茶叶交易市场。日本著名茶叶学者松下智先生,对早期茶叶加工利用,曾指出“茶事的最早利用是中国的苗族”。可见、夷州土著民族(今仡佬、苗、土家等民族)是当年世上较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祖先,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片

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据实地调查历史资料及茶叶样品。将唐代产茶地区的8个道、43个州郡、44个县,划分为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黔中、江南、岭南等八大茶区。陆羽记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里黔中指黔中道,大部分是贵州地区,而思州、播州、费州、夷州都是今天的黔北地区,目前这一带依然是贵州最好的产茶区。

图片

 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在贵州游玩品饮名茶都濡月兔后,曾作一首茶词赞美贵州当时的名茶都濡月兔“品高”、“春味长”和“焙香”。都濡是在今天务川县内。

明代贵州分为两部分,分别为贵州布政使司和播州宣慰司,贵州省当时向明朝进攻茶叶,明朝贵州省每年上贡茶的数量名列第二。贵定的云雾茶、湄潭眉尖等均为有史可查的贡品。明朝,我省的茶叶生产进入了辉煌时期。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而播州(遵义)当时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茶仓之一。《遵义府志》称赞播州绥阳的茶叶“加味不减吴越”。

图片

1915年,都匀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形成了北有茅台,南有毛尖的局面。1982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湄潭也产茶,1939年,民国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实验茶场落户湄潭,现保存完好的中国最早的茶工业化遗址和茶叶机械化生产线,都有着很高的茶文化开发与利用价值。贵州学者主编的《中国茶典》被著名茶届泰斗陈橼评价为“空间的史略,为中国茶与文化的好史书”。

图片

 而如今,贵州已经成为全国茶园面积最大的省区,全省种茶面积将近700万亩。目前,湄潭、晴隆两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20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茶叶)基地县,凤冈县被授予“中国有机富锌富硒茶之乡”。已拥有的7种茶叶产品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4年 5月28日,在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贵州遵义市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圣地茶都”称号、湄潭县被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另外正安县还有“中国白茶之乡”的称号,余庆有”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的称号。

图片

为什么贵州会成为茶的起源地和重要的茶文化地区呢,这和贵州的自然条件有关。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是世界公认的茶叶原产地。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与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拔较高,气压也就较低,极有利于茶叶芳香油的形成。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而贵州土壤主要为酸性,质地疏松,排水性好,并有20多个县的土壤富含硒、锌、思等微量元素。

图片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贵州各个民族的长期酝酿。贵州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之说,在这里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些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茶在宗教、祭祀、婚礼、礼仪、社交等方面的利用,形成了贵州土著居民独居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茶文化。因为民族的独特性,也使得这些茶文化独具特色,不可复制。黔东南月亮山一带的苗族鼎罐茶,黔西南晴隆、普安一带的苗族擂茶,印江的土家族罐罐茶,像黔北婚礼中的“放信茶”、务川家有喜事时的“讨茶”、各地的“吃油茶”等等。

图片

产茶名地

湄潭

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

图片

      湄潭茶叶品质优良,品牌众多,有17个获省、部优以上产品,以前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将湄潭茶叶制成龙井、碧螺春,“茶农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曾是湄潭茶叶的生存现状。后湄潭茶叶不甘于老做“他人替身”。在茶叶生产上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全力打造茶叶品牌。在“中茶杯”、“中绿杯”等系列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先后28次夺得金奖。在“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湄潭翠芽”荣登榜首。

图片

目前湄潭是西部产茶第一县,有43万亩茶海,已是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走进茶园你会发现,这里和其它茶园不同,你不仅仅可以品到翠芽,还可以在素有“中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平台”茶海商城,搜罗到全国各地的名茶。

图片

中国最大的壶型象形建筑——— 天下第一壶,是湄潭投资三千余万元在县城火焰山上建造的巨型茶壶茶杯,已载入吉尼斯纪录。虽属现代建筑,但造型独特,依山凭江,巍然屹立,十分壮观。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是已形成的景观。

图片

凤冈

 凤冈产茶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的在他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八之出中记述:“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考证,夷州治所就是今凤冈县绥阳镇。宋代《华阳国志》中记载:“平夷产茶蜜”。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贡”。其中的夷州、思州,就是指遵义市凤冈县一带。

图片

凤冈茶饮文化古老,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冈茶饮,首推仡佬族“火铺疙蔸砂罐茶”。凤冈人待客还有烧茶或涨茶,也有用茶膏冲茶,泡茶则是老茶馆的专用语。百姓泡茶,一是婚礼专门称的几道茶食组合,二是当温瓶问世后才有用开水泡茶之说。 凤冈吃油茶的历史在350年左右,在凤冈,无论什么时候走进谁家,热情的主人都会端出热腾腾的油茶来招待你。

图片

2004年贵州省理化检测所、贵州师院理化检测中心对凤冈规划区内的土壤和茶叶(茶青和干茶)进行检测:凤冈县土壤中锌含量非常高,锌元素被称为“生命的火花”,硒元素具有“月亮元素”和“婚姻和谐素”的美誉。2004年10月,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审,风冈县获得“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

图片

凤冈县始终严控农药、化肥和各类激素药物的使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如今,凤冈生态茶园已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贵州十大名茶”凤冈三分天下有其一。位于茶海之心景区的国家龙头企业贵茶公司生产的“绿宝石”是个中翘楚,已通过欧盟460多项严格测试,出口欧洲。

 余庆

苦丁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华南地区等地,是纯天然保健饮料。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

图片

明代,朱元璋饮用苦丁茶治好了“结宫”疾,苦丁茶成为贡茶。清朝野史也记载慈禧太后喝苦丁茶治好了糖尿病。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也曾赶清廷饮用苦丁茶的时髦,曾在广州沙面十三行租界设点收购苦丁茶,“换谷三十担,值银六十两”,有“片片新芽片片金”诗句,可见苦丁茶在当时是很珍贵的。

图片

余庆小叶苦丁茶作为民间传统的野生饮品,历史悠久,据《余庆县志》第二篇第五章第一节记载有“小叶女贞”;第十一篇第二章第二节记载:“康熙《余庆县志》,将茶叶列为县内土产类记载。……为零星种植,手工制作,品质不高,群众多饮野生苦丁茶、甜茶等。”其加工制作的苦丁茶除满足县内食用和销售外,还远销周边县。

图片

小叶苦丁茶生长在贵州境内乌江河流域喀斯特地貌中,主要盛产地为余庆县。余庆小叶苦丁茶具有“三绿”(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和“一苦一甜”的特点。目前余庆县已建成小叶苦丁茶密植园5万多亩,形成多个苦丁茶专业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称号。余庆小叶苦丁茶是继“贵州茅台酒”之后贵州省第二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地方产品。 

图片

 正安

史载,东汉时期,尹珍怀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其后,尹珍学成,于公元107年回归故里。手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西南地区自此始有学校教育。尹珍被尊称为“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 尹珍,正是现在的贵州省正安县人士,其所携之“荼”,正是流传至今的正安白茶。

图片

宋徽宗《大观茶论》记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正安的气候、环境恰好是世界少有的白茶生长宝地,然而全年也只有一个月左右的采摘期。白茶之独特、稀缺、珍贵可见一斑。

图片

2010年9月,“正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成为贵州省仅有的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一。 2011年5月,正安白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2年底,正安县荣获“中国白茶之乡”称号。 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正安白茶”品牌价值估价2.03亿元。 

图片

印江

印江县种茶历史悠久,历来盛产名茶。据明朝《明实录》记载:“思州方物茶为上”。深居梵净山间的永义乡团龙村所产生的团龙茶最早可追溯到11世纪,在1411年(明永乐九年)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贡茶。21世纪初,永义乡团龙村仍有15世纪种植的老茶树30多棵,其中最大的一棵据专家考证是中国最大的、生长较好的茶树,被誉为“中国茶树王”。

图片

产自团龙为主的“梵净山翠峰”、“梵净山佛光茶”、“团龙贡茶”分别先后荣获国家、部、省级茶叶评比大奖,并获准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2005年荣获第六届“中茶杯”中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12年底,印江县茶园面积已达到24.6万亩,2012年实现产值近6.16亿元,茶叶已成为印江县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图片

贵定

贵定县,属名茶之乡,贡茶产地,茶叶历史悠久。贵定于公元581年建县,至今历史1423年。在贵定南部,有一座苗岭叫云雾山,远离污染,原始生态,以盛产茶叶而出名,是中国茶树起源地之一,至今山上还有树干四人合抱,树冠高达40多米的千年野生茶树。贵定的先民即云雾山苗族,是世界上较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祖先之一。

图片

贵定云雾茶也叫鸟王茶,早在元、明、清时期就成为皇家贡品。康熙《贵州通志》(1673)年,民国《贵州通志》(1948)年等史书皆有“贵州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山最有名”及“云雾茶为贵州之冠。岁以充贡”等记载。清初时评为全国八大名茶之一。

1997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在亲自品尝贵定云雾春茶后,询问到贵定古称中国西南三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阳宝山现状,当知道阳宝山目前仍保存着全国罕见的规模最大的和尚坟石刻塔林及一些重要佛教文化遗产时,兴之所至,感慨万千,欣然挥毫,题写了“佛茶”二字,使云雾茶增添了历史贡茶与佛教文化共融一体之色彩。

目前,贵定有茶园1万亩,年产高档茶叶36万斤。贵定云雾茶能提神益思、清心明目、延年益寿、生津止渴、消食除腻、止泻醒酒、防癌抗癌、防辐射损伤、防心血管疾病之功能亦被人们日益知晓。

都匀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1915年,曾获巴拿马茶叶赛会优质奖。1982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

图片

 2015年是都匀毛尖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100周年。为此,今年3月,黔南州和都匀经济开发区规划修建都匀茶博园项目占地面积123亩,仿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茶馆古建筑群建造,建设规模居全国前列,其中包括1栋全国第一仿古茶博园大门楼、2栋茶产品交易中心楼、2座八角塔、1栋茶文化体验中心楼、1栋陈列馆楼。区域周边规划有茶文化广场、茶文化主题公园、百年毛尖古镇、饮食城等项目,将百年毛尖古镇将打造成都匀毛尖纪录片拍摄场景基地,整个茶文化园按照国家五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将打造成集旅游参观、休闲娱乐、康体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

图片

 石阡

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石阡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150毫米,由于雨水多,湿度大,致使这块净土的茶叶产量及品质皆优。作为全国古老茶区之一的石阡,苔茶一直是众品种中的一支奇葩。

图片

 尽管“养在深闺”,但仍有些许文字记载。汉代杨雄着《方言》、唐代陆羽着《茶经》、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明代《黔记》、清代《续黔书》、《贵州通治》以及现代茶圣吴觉农的着作等历代史书、方志都从不同侧面记载和描述了石阡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据1940年《杨大恩乡土教材辑要》记载:“民国二十五年贵阳开全省展销会,石阡茶获优质奖章”另据早期的《贵州日报》载,“贵州茶味之美,则以石阡为巨擎焉,近年商会主席龙尧夫改良装璜,石阡茶大有畅销全国之势矣”如此种种,都铭记着石阡苔茶的清香和身影。

经农业部检验,该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该茶发源于石阡,引种到黔东、黔北、黔东南等地,是贵州特色茶产业的战略品种,2009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产品已获国家级奖项10余个,曾被人誉为“金不换”和“品牌中的品牌”。

图片

如此美景,可别辜负了时光,你还等什么?

背着行壤,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找寻我们丢失的乡愁

图片

今天的美景欣赏到此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