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部编版(新)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优质教学课件PPT
2022-12-24 | 阅:  转:  |  分享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文成公主入藏乾隆皇帝接见英使马戛尔尼一、民族关系屯田:汉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
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集体耕作制度“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概括中国古代各民族以哪些方
式交往交流交融?【合作探究】(1)移民或民族迁徙:如汉朝向北方大量移民;魏晋时期“五胡”的内迁。(2)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
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3)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明朝在边境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4)政治改革:如北
魏孝文帝改革(5)和亲与联姻:如西汉与匈奴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6)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朝的“澶
渊之盟”。(7)进行册封:如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册封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8)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三
郡;西汉设西域都护。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
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异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
称号。羁席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
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庶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
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
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对边
疆民族地区管理的影响。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涉及地区逐步扩大;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
大自主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影响:稳定边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了
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二、对外交往二、对外交往【合作探究】概括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的特点(趋势、路线、内容、形式)1.由开放走向封闭: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2.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
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
为主。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
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汉朝丝绸之路,进行
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
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
;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
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
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
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
浅谈朝贡体系》根据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走向解体的原因。特点: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的区域性国际体系
;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崇尚睦邻友好;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多重制度性联系。原因: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殖民扩张的冲击;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封贡体制;清朝国力的衰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