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沃尔塔瓦河》说课PPT优质教学课件PPT
2022-12-24 | 阅:  转:  |  分享 
  
沃尔塔瓦河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音教161 刘裕琳 学号:201650301011PART 00 | 课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沃尔塔瓦河》 --------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课型
】: 欣赏课/以聆听为主的综合课PART 01 | 教学理念①【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PART 02 | 教材分析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贝德日赫·斯美塔那
创作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 作者以捷克民族的“摇篮”——沃尔塔瓦河为素材,运用不同的主奏乐
器来表现音乐的强弱、旋律进行以及通过大小调的转换等音乐表现形式依次描绘九个音乐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地人文风光。以此表达对民族和
人民的深切情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②【教材分析】PART 03 | 学情分析③【学情分析】·对音乐具有一定鉴赏力且对音乐
主题有初步认识·对较难乐理知识掌握度有待提高·肢体律动需得到解放·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创造性潜能 PART 04 |
教学目标 通过对乐曲的聆听,在气势恢弘的音乐中,感受作曲家对祖国的热爱,从而丰富学生个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
积极乐观态度,逐步建立多元文化审美观。 通过聆听、肢体律动、模唱旋律、对比等方式感受与体验乐曲每个段落的音乐,从而探究
其音乐特点,感受音乐情绪特征。 欣赏《沃尔塔瓦河》,引导学生分别从音乐要素方面入手对作品进行鉴赏与分析,能准确、有感情
地演唱音乐主题旋律; 通过对比聆听的形式感知三次主题旋律出现,作者是通过怎样的音响色彩来塑造音乐形象的; 了
解作者生平、交响诗的相关概念。④【教学目标】PART 05 |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音乐要素从而理解各段落音乐情绪
;2、体会作者对祖国、民族的深厚感情;3、逐步掌握交响诗这一音乐知识。教学难点:1.准确感知乐曲各段落的音响色彩及作者所想表达的音
乐情绪与情境,能够正确判断各段落的主奏乐器。2.通过对比聆听的方式感知与区分乐曲中三次出现主题旋律部分时的音乐情绪与作曲家所想描绘
的意境。⑤【教学重难点】PART 06 | 教法、学法⑥【教法、学法】讲授法示范法声势律动法模仿法探究法体验法PART 07
|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PPT( 《沃尔塔瓦河》音频、曲谱)2.教具:钢琴、长笛、黑板、粉笔等3.学具:皮筋⑦【教学准备】P
ART 08 |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学总结/拓展⑧【教学过程】导入artP1PART 01 | 导入1、教师出示三个标题供学生
选择,分别是:A、波涛汹涌的河流B、潺潺 流动的山泉C、夕阳余晖下的波光,学生聆听教师演奏选择合适标题并结合谱例说明原因。2、分析
谱例中部分音乐要素的作用。3、聆听引子部分后半段旋律,用皮筋模仿小提琴拨弦、 听辨单簧管与长笛音色之不同。4、引入课题。
PART 01 | 导入【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沃尔塔瓦河》引子旋律,在教师引导下对曲谱中的音乐要素等方面进行较为
细致的分析由此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作品并能简单掌握音乐鉴赏的方式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 新课教学artP2【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介绍,学生
能够基本把握作品整体基调并更好的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一)介绍作品背景及作曲家生平(二)对比聆听三处带主题旋律的片段,感受其情绪及
情景变化。3、体会表现激昂有力地冲出峡谷的第三次主题再现。 对比聆听,感受本段音乐情绪,结合视频模仿乐队指挥的动作并自
选发音哼唱旋律,用肢体与歌声感受音乐的磅礴气势。【设计意图】 在聆听完引子部分后便是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的第一次出现,由
于乐曲主题作为整首作品的灵魂因此首先将几次主题旋律出现的部分进行对比聆听有助于升华乐曲所想表达的爱国情感,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对
比能力。 1、聆听“森林狩猎”片段,感受圆号音响带来的音乐效果。回到“河流上游”聆听音乐想表达的情景,揭示标题后请学生仔细聆听是什
么乐器在模仿号角,简单介绍圆号的知识点。 2、顺序聆听“乡村婚礼”片段,感受乡村波尔卡的独特韵律。听辨主奏乐器、感受音乐情绪,学习
简单的波尔卡舞蹈动作,全体学生围城圆圈跟着音乐舞蹈3、体会“水仙女的舞蹈”感受夜色中的沃尔塔瓦河。聆听的同时请全体女生扮演水仙女,
用哼鸣的方式跟唱旋律,全体男生手臂微微浮动,扮演静谧的河面。4、转听“峡谷激流”部分,感受与之前乐段的鲜明对比。听辨是哪些乐器表现
了激荡的河水,明确本段几乎所有的乐器都参与到了演奏中,体会峡谷中河水宏伟激荡的形象并感受音乐精神内涵。5、通过音乐感受渐行渐远的沃
尔塔瓦河。冲出峡谷的沃尔塔瓦河汇入了易北河,欢愉地流过布拉格,蜿蜒曲折的过程丝毫没有影响它奔向广阔的远方,用手指比划旋律线的方式感
受音乐走向。(三)分段聆听乐曲其他部分,通过音乐要素分析,感受各部分不同情绪【设计意图】 课标中有提到“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本环节在引导学生聆听并分析各段落音乐形象要素等音乐特点之余还与美术、舞蹈 、影视等艺术门类的综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
的情感体验更能够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art总结/拓展P3 教师提问“这种如诗如画的音乐体裁你们知道
叫做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后简述交响诗的概念。(一)逐渐了解与认识“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设计意图】 在总结部分
揭示音乐体裁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体裁的理解与印象,学生会更具有知识获得感。 完整聆听《沃尔塔瓦河》并根据老师黑板上的
曲式结构图,填入每一段落相应的小标题,也请学生在听到不同段落时做相应的动作来示意,当听到引子部分用手指画旋律线;每个主题旋律模仿指
挥动作;“森林狩猎”时做扛猎枪的动作;“乡村婚礼”时做相应的舞步;“水仙女的舞蹈”时请用手指模仿仙女额脚步在另一手心跳手指舞;“峡
谷激流时”做蹲起的延绵起伏状,流向远方时将手臂向前伸展.(必要时提示学生段落动作。)(二)完整聆听全曲并在曲式结构图中标注出相应的
主题【设计意图】 完整聆听乐曲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即便乐曲篇幅较大但若能在聆听时提出学生乐于接受且与音乐本体相
关的活动则较长的音乐作品也能够进行有效的聆听,以上总结拓展部分便是基于此标准而设计,学生能够不觉枯燥且能够始终带着思考聆听乐曲。
这节课,我们从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中,体会到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的音乐形象还有那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更是承担着发扬民族音乐的责任,相信经过我们这一代的继承与推陈出新定能让民族音乐继续绽放,更加光彩夺目,让我们用音乐将对祖国深深的爱永远流传。(三)本课小结谢谢老师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