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对付比你强的人,看看刘邦对彭越的做法,够狠,但一招致命

 新用户3562FyZS 2023-06-30 发布于浙江

汉朝初立,刘邦曾分封过八个异姓王,这八个异姓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韩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还有长沙王吴苪,以及闽越王无诸。

这几个人里面,韩信的势力应该是最强的,当年,刘邦还在和项羽困战的时候,是韩信一已之力把河北的那一大块土地攻打下来。

除此之外,应该就是彭越了。

刘邦除掉英布之前,英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也。”

彭越认为,刘邦已经老了,不想再打仗,那么他肯定会派一个手下来打他,但是现在韩信、彭越都已经死了,应该没有人能够降服住他。

所以,他有些小庆幸,自己造反成功的几率很大,谁知道,刘邦带着病体亲自来剿灭他了,最后,还是败得一塌涂地。

从汉朝建立的整个基调来说,刘邦的目的就是要创建统一的大帝国,他之所以分封这些异姓王,第一,他们确实有功,第二是忌惮他们的实力,猛一下还不好动手。

但是谁都想不到,除掉他们的脚步随着帝国的发展,很快就开始了。

韩信之后,就轮到彭越了。

咱们就先来说说彭越这个人。

一、彭越到底有啥本事?

有能力的人,先天就是不一样的,但凡他有点本事,就能够从人群里面跳出来。彭越就是这样。

彭越是砀郡昌邑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个小毛贼,经常在巨野一带和那些小混混们一块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陈胜、项粱起义的时候,有人就对彭越说,兄弟看你这么能打,要不我们也学他们那个样,一起起义吧!彭越想了想说,先等等看,两虎相争,现在不是时候。

说明,彭越并不仅仅是个小混混,他还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人。

没过多久,彭越生活的地方就有人开始出头了,一群人围在一块去邀请彭越参加,想让彭越当老大。彭越摇摇头,他说不跟你们一块。

彭越为什么不愿意跟这些少年一块?这说明他心气极高,志向远大,要干就干一份大事业,而不是小打小闹。他肯定看出了这帮少年有些不当回事的样子。

后来这些年轻人请了他好几次,彭越不好意思推脱,就来了。

他跟他们约好,第二天早上必须按时在这里相会,如果迟到的人,就要斩首。

第二天,许多人都来了,有好多人来晚了,而且最后一个人直到中午才到。

彭越叹了口气说,是你们要我做老大的,我都说过了大家要按时来,但还是有很多人迟到,这不得不罚,那么就斩首最后一个人吧!说着,彭越就叫人一刀把那人看了。

在场的小弟们都看得目瞪口呆,人大气都不敢出。从此以后,彭越带着小弟们行走江湖,名气越来越大。

可见,彭越这个人是有一些本事的,绝非等闲之辈。

后来,刘邦从昌邑这个地方路过,彭越就跟随了他。刘邦和项羽对抗的时候,彭越出了不少力,他在两军之间游走,经常偷袭楚军,把他们的后备粮草劫持。

刘邦与项羽对抗的第五年,项羽向南撤军,到了阳夏这个地方,彭越趁机占据了昌邑周围好几个城池,并同时给刘邦供应粮草。

那会,正是刘邦和项羽对战对关键的时刻,刘邦打不下来,想让韩信、彭越等人一起助战,但实际上韩信、彭越的实力都很强,彼此都霸占了好大一块土地,他们虽然在表面上恭维刘邦,实际上心里都很犹豫。

他们和刘邦一样,也有称王的冲动。

这点小心思,还是被张良、陈平等人看出来了,于是,他们跟刘邦说,你就答应他们,如果项羽真得被打败了,就把土地分给他们,这样他们一定来帮你。

果然,韩信、彭越都来了,最后,项羽死得十分惨烈。

大汉帝国建朝以后,刘邦就分彭越做了粱王,定都定陶。

二、彭越真的臣服刘邦吗?

大汉建立前九年,国家都过得好好的。

到了第十年,陈豨突然就反了,刘邦亲自去追杀他。到了邯郸这个地方的时候,刘邦派人对彭越说,让他增员过来。

结果彭越借病不出,只派手下人带了一个兵过去。

此举让刘邦对他产生了疑心。他就让人去责罚彭越,为什么不来,什么意思?

彭越有些害怕,本来是想去谢罪的。

但是他手底下有个人就怂恿他,大王,你一开始就没去,现在再去,刘邦就会抓捕你,你晚了。还不如造反。

彭越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其实他有些犹豫,但还是称自己有病不去。

后来,彭越跟自己的太仆有了间隙,就想要杀掉他。这个人就跑到刘邦那里去告彭越的状,刘邦听了以后十分生气,就想要偷偷逮捕他。

最后,彭越被绑到了刘邦面前,刘邦看到他那个样子有些于心不忍,他只是将他治罪,贬为庶人,却没有要他的命。

彭越运气不好,在流放的路上碰到了吕雉。

彭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对吕雉说,我不是想造反呀,我是被陷害的,请让我回到家乡吧!

吕后安抚他说,别怕,没事,我都了解,我带你回去跟刘邦说。

转眼吕后回到宫里就对刘邦说,这个人我带回来了,快干掉他,留着他就是个祸害。

刘邦一句话都没有说。

彭越的下场够惨,夷全族。

《史记·英布列传》里面还记载,当时刘邦把彭越杀了以后,搅成肉酱,赐给诸侯们,逼着他们吃。

他其实是在警告剩下的诸侯们,不要触犯我的底线,不要触犯我的底线,只是很多人不听。

三、

像彭越、韩信这样的高才为什么一定要死?

太史公的评论里面,其实说得很好:

“怀叛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

像彭越这样的高才,并不是真正臣服刘邦,当时他为什么跟着刘邦打项羽,是因为形势所趋,但其实他的内心深处时想当老大的,而是向刘邦称臣。

刘邦看得出来,所以他并不信任他,因此,刘邦让彭越派人过来的时候,彭越内心的犹豫刘邦也感觉到了,最后,彭越因为内心不坚定,被人钻了空子,导致悲惨的结局。

其实,如果彭越认刘邦这个老大,他早就应该把兵派出去吧,把权力交出来,保得自己的一条命。

归根结底,他还是不愿意放弃当老大的欲望。

只不过,整个天下的走向其实还在刘邦的掌握中,他心里明白,但彭越不明白。

所以说,能力强是一件好事,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假如一个人能力强,你不仅要闯,还要看形势,该进该退,要自己把握好节奏。

另外,从老板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一个能力强的员工是很难驾驭的,你只能跟他合作,不能合作了就果断结束。

你要把一个能力强的员工强硬绑在身边,第一他未必服你,第二他可能有别的想法,你绑不住他。

只有那些能力不那么强,老实忠厚,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你干的员工才绑得住。

其他人,你就得见着拆招,看人下菜。

多读读历史,关于人和社会的问题,其实早已经蕴含在文字之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