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筆警探」林宇輝

 殘荷聽雨 2022-12-24 发布于北京

「我的工作是用畫像來還原真相,或者犯罪的真相,或者時間的真相。當我提起筆為革命烈士畫像時,我明白這次要還原的真相意義非同小可。每一幅畫像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場慘烈的戰爭,一段輝煌的歷史。」被稱為「神筆警探」的國際刑事科學法庭畫像專家、原山東省公安廳首席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過去4年,他為100位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烈士免費模擬畫像,讓一張張因歷史原因沒有留下影像的「英雄面孔」得以重現。

图片

图片

  林宇輝現場畫像。

  /殷江宏、胡臥龍


  林宇輝退休前是山東省公安廳刑偵局物證鑒定中心模擬畫像專家,曾為國內外數十宗重特大案件提供關鍵性技術支持。2017年6月,林宇輝根據美國警方提供的三段模糊視頻,繪出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被害案的犯罪嫌疑人畫像,這是美國FBI歷史上第一次用中國警察的模擬畫像技術破案;2019年10月12日,廣東警方公布的涉及9宗拐賣兒童案嫌疑人「梅姨」最新畫像,亦出自林宇輝之手。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警方及有關部門根據林宇輝的模擬畫像,已找回12名失蹤兒童。

图片

2017年6月,林宇輝根據美國警方提供的三段模糊視頻,繪出中國訪問女學者章瑩穎被害案的犯罪嫌疑人畫像,這是美國FBI歷史上第一次用中國警察的模擬畫像技術破案。資料圖片

他們雖不是黃繼光依然偉大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爸爸,你圓了我一個夢。」在林宇輝模擬畫像工作室,82歲的劉先生抱着父親劉占鰲的畫像哭得像個孩子。

  劉占鰲是河北饒陽人,1943年6月在和日軍作戰中為掩護戰友壯烈犧牲,時年22歲。在林宇輝的筆下,劉占鰲頭戴禮帽,身着立領便服,神情堅毅地注視前方。劉先生看着父親的畫像,忍不住再次落淚。他說,這些年常常夢見父親,但是一直看不清臉。有時看到父親走過來又走回去,他想快點醒來記住父親的模樣,卻總是一片空白。他輾轉找到林宇輝,請他為父親畫了這幅畫像。

  從2017年起,林宇輝用4年時間跑了7省21座城市,走訪了400多名烈士後代,行程1萬多公里,先後為100餘名烈士免費畫像。他說,「這些展現出來的面孔,雖然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事情,不是黃繼光,不是董存瑞等革命英雄,但他們依然很偉大,依然是為國家獻身的英雄,值得我們後人銘記。」

图片

  林宇輝用自己所畫的革命烈士畫像向前來參觀的小學生講述革命烈士的英勇故事。受訪者供圖

反覆比對接近烈士真實相貌

  據林宇輝介紹,給烈士畫像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資料缺失。為此,他考證了人民軍隊各個時期軍服的特點,力圖還原每一位革命烈士生前的着裝打扮。比着裝更難還原的則是相貌。隨着時間的流逝,見過革命烈士相貌的人大多已離世,健在的也只能從幾十年前的記憶中找出支離破碎的片段。有時因為走訪人員的表述不同,一幅畫像要翻來覆去改十幾遍。

  此時,林宇輝二十餘年的刑偵模擬畫像經驗起到了作用,通過對烈士親友的提問和引導,觀察革命烈士族人的相貌特點,經過反覆修改比對再修改,他一步步地接近革命烈士的真實相貌。

图片

後人把被國民黨殺害的張爾芳烈士的畫像擺放在張爾芳的墓前。受訪者供圖

  在林宇輝的百幅烈士畫像中,有2位女烈士。一位是當年志願軍第三軍團12軍31師文工團的戴儒品,一位是山東安丘官莊區婦救會主任張爾芳。她們犧牲的時候只有十八九歲,戴儒品在朝鮮上甘嶺給戰士演出時被美軍飛機轟炸英勇犧牲;張爾芳被國民黨抓獲後受盡酷刑被活埋。在林宇輝的模擬畫像工作室裏,2名女烈士的畫像位置相鄰,一個美麗,一個剛毅,卻同樣視死如歸像一對知己。

百歲老人要和丈夫畫像葬一起

  在林宇輝的委託人中,年齡最大的是一位百歲老人,她的丈夫51年前去了朝鮮,臨行前把上月軍餉交給已經懷孕的妻子,卻一去未歸。之後幾十年,她把孩子撫養成人,一直沒有改嫁。看到林宇輝給丈夫畫的畫像,她覺得丈夫又回來了。她說,「將來我走的那一天要和畫像埋在一起……」

  通過畫像,100個單純的名字變成了一張張具體的面孔。每一位烈士的相貌都定格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在林宇輝的工作室裏,耄耋之年的老人首次與年輕時候的父親見面,年輕人與祖父、曾祖父「相逢」。林宇輝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創造了一次次穿越時空的會面,彌補了許多人幾十年的遺憾。

  「這是搶救性的工作,再沒有人來做,這些面孔可能就永遠消失了。」林宇輝計劃在建軍100周年之前完成100幅志願軍烈士的畫像,前期已完成30多幅。

畫筆下第一位烈士是剿匪警察

图片

  烈士家屬抱着畫像流下熱淚。受訪者供圖
  林宇輝畫的第一位烈士,是四川大涼山地區的一名公安人員。他叫劉國才,1956年在一次剿匪戰鬥中犧牲。消息傳來,已懷有身孕的妻子周里秀痛不欲生。多年來,周里秀一直想讓兒子知道父親的相貌。直到2017年,83歲的周里秀通過央視《等着我》欄目找到林宇輝尋求幫助。

  同是警察的林宇輝立刻同意了這一請求,這也是他首次為警察畫像。他根據劉國才生前戰友提供的長相特徵、表情特點,用幾天時間完成了這個特殊的任務。周里秀激動地點頭說:「像,像……」

  節目播出後,全國各地的許多烈士家屬找到林宇輝,希望他把親人的畫像復原出來,而周里秀顫抖的雙手、激動的淚水亦成為林宇輝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畫面。從此,林宇輝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免費為100名烈士畫像,他想為烈士的家屬盡一份心力。

  「他們本應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留給他們的只有一張薄薄的烈士證。許多家屬用幾十年時間去追尋英烈的足跡,一直追尋到生命的終點,又傳給後世子孫。由於多數革命烈士沒有留下影像,代代相傳的思念無處寄託,成了許多後人永遠的遺憾。」林宇輝表示。

图片

2017年7月21日,香港文匯報A21版整版報道了原山東省公安廳首席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精準繪出嫌疑人,幫助警方成功破獲大案要案的故事。圖為報紙版面。

「等妮兒」等爸爸 最終等來一畫像

  在山東泰安市對臼社區,今年70歲的秦厚美老人捧着林宇輝為父親秦忠富烈士所作的畫像泣不成聲:「爹啊,我想和你說的話忒多了,70年了,我看到你的模樣了……」

  秦厚美是山東泰安人,她的乳名叫「等妮兒」,幾十年來,她一直等着她的父親。那是1949年的一天,秦忠富跑回家對父母說要去參軍。母親和妻子勸他不要去,他口頭上答應,回頭便偷偷跑去報了名。約一年左右,秦忠富就和戰友一起去了朝鮮戰場。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秦厚美說:「我奶奶到死,也不說我爹死了。那時候給我起了小名,叫等妮兒。她說,你等着你爸爸來,你爸爸不一定在哪裏,還能回來。」一個「等妮兒」,寄託了全家人對秦忠富烈士的思念。

  70年,秦厚美最大的願望就是見父親一面,哪怕是照片也好。在林宇輝的幫助下,秦厚美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夙願。同村一位85歲高齡的老人,是秦忠富的兒時好友,亦是目前唯一在世、見過並且記得秦忠富烈士容貌的人。當林宇輝警官把畫像呈給老人時,老人激動不已,鄭重地向畫像敬了個禮說:「二哥好!」 最激動的當然是秦厚美老人,她將70年的思念化成了一場痛哭:「爹,等妮兒,終於等到您了……」

父親21歲長津湖犧牲 女兒72歲首見「真容」

图片

  72歲張玉秋看到在長津湖戰役中犧牲的父親張所聘的畫像,淚流滿面。受訪者供圖

  今年4月,林宇輝的模擬畫像工作室來了一位72歲的老人。她叫張玉秋,在堂妹張玉英的陪同下來到濟南,請林宇輝為父親張所聘烈士畫像。

  1950年12月,張所聘在長津湖戰役中英勇犧牲,年僅21歲的年輕生命永遠留在了異國的土地上。多年來,張玉秋一直想去朝鮮祭奠父親,卻因身體等原因未能成行。她最大的遺憾,就是從未見過父親的相貌。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遺憾和思念更與日俱增。她在堂妹的幫助下找到林宇輝,老人神情緊張而迫切,靜靜地等待堂妹和林宇輝溝通。

  林宇輝認真觀察了張玉秋和她奶奶的照片,對她說:「從五官上看,您的眼睛鼻子和您奶奶都像,從這個方面來分析,您應該和您父親像……」和以往很多次畫像一樣,林宇輝首先會參考所畫之人親人的相貌。「模擬畫像畫的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人物,大部分只能通過別人描述的特徵重新塑造,這需要畫師不僅有繪畫能力,還要對人物特徵、地域特徵、解剖透視等均有所了解。」林宇輝分析,「長津湖戰役打得比較慘烈,當初入朝作戰的戰士是穿着單衣去的。12月份正是當地最寒冷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們應該是戴着棉帽子,但是真實的情況我並不知道,我還是想畫頂棉帽子吧,至少讓他的親人感覺不是那麼寒冷。」


  在林宇輝的筆下,張所聘身穿軍裝,頭戴棉帽,眼睛清亮有神,輪廓與張玉秋有些相似。首次見到父親的相貌,張玉秋淚流滿面。「好像是有了父親了,心裏真是高興……我小時候沒見面,七十多歲了才看到父親……」她的聲音帶着哽咽,多年的思念如洩閘的洪水噴湧而出。

來源:香港文匯報

編輯:京   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