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必克,战必取”的徐达,为什么只能称“大明第二名将”?

 where5 2022-12-24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明朝果然很有料》-33

『接上一篇:丞相终结者: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为什么会在朱元璋手里戛然而止   

【大明第二名将】

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八年,发生了这一系列事情,让人感觉真正的主角朱元璋似乎隐身了。他怎能允许手下如此放任,这还是那个以刘邦为模板的朱元璋吗?

一方面,老朱确实膨胀了,他陶醉在宏伟的中都计划中不能自拔,以及对淮西旧部的信任,放松了对内部的管理。

另一方面,老朱还是很忙,他并没就此躺在功劳簿上,对外还有很多艰苦的仗等着要打。

洪武元年的北伐是非凡的成功,最大的收获就是收复了离开汉人怀抱400余年的幽云十六州。那还是在五代时期,自从石敬瑭将幽云割让给契丹之后,这片土地就离开了汉人王朝。

从此以后,收复这片故土成了唐朝以后历代强人心心念念的愿望,不管是昙花一现的强权,还是统治稳固的大一统王朝。北伐两个字,始终在一代代人心中缭绕,挥之不去。

强人们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后周世宗柴荣出师未捷身先死;宋太祖赵匡胤毕生也没能攻灭受到契丹保护的北汉;宋太宗赵光义继承哥哥遗志,奋强军之余威,却在雍熙北伐大败而归,自己还在高粱河中了一箭;就连被称为软蛋的南宋,也先后发动过四次北伐。

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每个皇帝都梦寐以求,然而即使赵匡胤麾下拥有开国之百战精兵,南宋更有岳飞这样不世出的中兴名将,都免不了功败垂成,徒留遗憾。

图片

从963年到1368年,405年过去了。那里先后经历了辽、金、元三个王朝的统治,如果在明初军力强盛时还不能收复,按照王朝的定律,到了中后期就更加困难,就可能再次出现南北长期对峙。在元朝统治时期,就把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区别开来,分为“汉人”和“南人”,这个情况持续下去,很可能造成中国南北进一步的割裂。时间越长越不利,南北方相互的认同感会越来越淡,直到形同陌路。

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我们现在要去趟北京或者广州,都需要办理个出国签证了。

幸运的是,朱元璋做到了。单就这点而言,他的功业已经完爆宋朝诸帝,足以彪炳史册,踏入史上君主的前列。

让我们复习一下岳飞那首著名的《满江红》吧: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靖康耻已雪,臣子恨已灭,旧山河已复,朱元璋替岳飞完成了心愿,当他去祭拜岳武穆的时候,一定会告诉他吧。

或许,还差了那么一点,岳飞的“踏破贺兰山缺”才是更高的目标。

贺兰山脉,位于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踏破贺兰山缺”,意味着大明要更进一步,挥师向西,将帝国的疆域扩大到蒙古诸部的传统势力范围。

是的,大都虽然攻克,北伐并没完全成功,这个计划只执行了一半而已,接下来才是最艰苦的战斗。

元顺帝远遁,他的机构和班子还在,西北和辽东元军主力尚存,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要比较实力的话,“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资装铠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至少在牌面上,明朝并没领先元朝多少。只有彻底击垮这个政权,消灭他们的军队,摧毁他们的斗志,才能让大明边疆安定,为子孙和人民留下一个稳定的江山,这才是北伐的终极目标。

由于朱元璋已有了皇帝的新工作,这个任务还是要由大明第二名将徐达来完成。

谈到古代名将,我们来划分一个档次。历史上能列入第一档的名将,要求如下:

1) 对王朝的统一大业或是中兴起到关键作用;

2) 对外战绩辉煌,开疆拓土无数,或是在军事领域有特殊贡献。

条件看似不多却异常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前朝大概也就是孙武、吴起、白起、韩信、李靖、卫青、霍去病、项羽、岳飞等等屈指可数的战神能进入第一档。

徐达能归入第一档吗,我们来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

徐达参加红巾军是在朱元璋回乡募兵那次,他也位列跟随朱元璋南略定远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中。不用说,这是嫡系中的嫡系。

徐达与朱元璋一起成长,从至正十二年(1363年)朱元璋投军到至正二十三年刘福通阵亡,十多年时间里,朱元璋从一个亲兵成长为吴国公,徐达也从一个小兵成长为朱元璋手下头号领军大将军。

注意,大将军的意思是元帅,是“帅”,不是“将”。“将”是将兵的,“帅”是将将的。

不是所有军人都能成为“将”的,更不是所有“将”都能成为“帅”的。要光论勇武,常遇春、朱亮祖等都强于徐达,可他们只能被徐达统帅,而且毫无怨言,这就是实力。

“刚毅武勇”只是为将的基本条件,如果要当元帅,那就必须再加上“深谋远略”,也就是要走一步看三步,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把敌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智勇双全才能为帅,徐达尤其善于谋略。

图片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陈友谅有个过命的兄弟张定边,朱元璋也有,那就是徐达。在和州,郭子兴和孙德崖闹掰,朱元璋被扣,像狗一样被关在铁笼子里,性命随时可能不保。郭子兴要朱元璋,孙德崖手下要孙德崖,双方谁也不肯先放人。徐达主动提出,用自己交换朱元璋,这才化解这场矛盾。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欲兼并其部众遇到阻力,一些郭的旧部并不认可他,“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徐达、汤和等人带头表示恭谨,其他人不敢轻举妄动,才逐步确立朱元璋的领导地位。

此后朱元璋的主要对手成了张士诚和陈友谅。在和张士诚的浙西之战中,徐达受命领兵东向,巩固应天,东吴军当者披靡,打得张士诚患上了徐达恐惧症。

鄱阳湖之战中,徐达身先士卒,以大将之尊“身先诸将,败其前军”,鼓舞手下奋勇当先。之后他奉命回调应天,防备张士诚乘虚偷袭。徐达是张士诚的苦主,朱元璋对他留守相当放心,“吾以达留守,缓急可百全也”,这也是张士诚不敢前来进攻的原因之一。

在朱元璋的统一大业中,徐达战功第一,“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数百”。而且他还能约束部下,做到不扰民,“间井宴然,民不苦兵”。这就非常牛了,要知道朱元璋手下不少名将都是以嗜杀闻名的,徐达既能战必胜、攻必克,还能保持良好的军纪,简直是个异类。

政治根正苗红,能力出类拔萃,言行微小谨慎,徐达就是为朱元璋而生。

攻克北平后,徐达的威名达到了顶峰,“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声威所振,直连塞外,其间降王缚将,不可胜数”。

成色略有不足的是,这些战绩大多是在农民军内战时期取得的。此后攻克大都异常顺利,那多半要归功于朱元璋的方略高屋建瓴,各路元军离心离德抵抗无力。

在大明这方,徐达可称第二号名将,因为第一名将非朱元璋本人莫属。不过他现在是皇帝了,不能再随便亲自下场打打杀杀,徐达的顺位自动提前,成为大明一号武将。

徐达还缺少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为其加冕,击败了这个对手,他才能成为实至名归的大明第一武将,也就有资格进入第一档。

这个对手,就是王保保。

图片

王保保,蒙古名:扩廓帖木儿,察罕帖木儿养子。正如朱元璋所预料的,明军北伐的时候,各路元将还在蒙着头自己打得不亦乐乎,其中就包括王保保,等他们醒悟过来再想救大都,已经来不及了。西北元军没有在北伐中遭到什么损失,他们依旧分成几股驻扎在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时刻等待反攻倒算。

元顺帝跑到上都后,决定与王保保和解,下诏恢复他所有职务,又加封为齐王,命他率部东征,光复京师。

王保保此时手下尚有数十万军队,以太原为中心控制着山西,是西北最强大的元将,中兴大元的重任非他莫属。

准备好了吗徐达,挑战开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