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遥远的救世主》又看到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 丁元英帮王庙村扶贫,和乡亲们开股东扩大会议,会上叶晓明问丁元英:“股东的前途在哪?” ![]() 丁元英说:“就这个公司而言,前途就在这儿,就在王庙村。” 这时候周国正的媳妇哈哈大笑,立刻召来众人好奇的目光,周国正狠狠地瞪了媳妇一眼说:“这是开会,你干啥呢?” 周国正媳妇笑着说:“我知道是开会,可我就是忍不住,你说咱这穷村自己还不知道前途在哪呢?咋还叫人家城里人到这儿来找前途?” 这时大家都开始应和说:“就是,咱王庙村有啥呀?” ![]()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丁元英的身上,在寻找答案,和希望。 丁元英淡定的说:“王庙村家家有房子,有院子,有剩余劳力。现在王庙村就差一样东西了,公司之所以敢在王庙村下决心,就是相信王庙村有这样东西。”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问:“啥东西?啥东西?” 丁元英说:“不怕吃苦受累。” 村民吴志明不以为然地说:“这叫啥东西呀?咱庄稼人怕吃苦受累那不得饿死了?” 然后丁元英用烟做了个例子说:“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之间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 丁元英的意思就是,有了村民不要命的努力,再利用王庙村自家的院子,充分发挥剩余劳力价值,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做出别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质量后,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农户,股东都能受益。 但叶晓明等人懂了吗?丁元英一番苦口婆心之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叶晓明等人对丁元英这样恭维道:“丁哥一来,我们哥几个前途就有救了,王庙村也有救了。” 但丁元英皱着眉说,“有了这种想法就已经没救了。历史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救人的记录,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 这话什么意思呢?只要还向外求救世主,就没救了。 说白了就是想要利己,要先利他,想要被救,要先救人,等你救了人,你自然也就获救了。就像老子说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对叶晓明,冯世杰,刘冰这3个股东来说,他们能多大帮助王庙村的农户脱贫,那他们也就能多大程度的获益。 而农户因为他们的派单而受益,反过来会成就他们的富足。 这段情节对我有什么触动呢? 就是周国正媳妇的笑声, 充满讽刺又让人警策。 ![]() 同样一个王庙村,为什么村里所有人都看不到前途,而丁元英却觉得很有前途? 这不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是认知导致的价值观的差异。 为什么村里人看到的是匮乏,而丁元英这个村外人却觉得村里很富有? 那王庙村到底是贫穷还是富有?其实王庙村既是贫穷的也是富有的, 因为穷人认知有限,只能看到匮乏的一面,越穷越只想自私的利己,从没想过利他。所以看不到富有的一面, ![]() 而像丁元英他认知水平高,看待事物就能客观全局,他不会只看一面,而是能客观全局,而且他做这件事完全是公益的利他,他能从整体最佳利益出发, 把农户,股东还有市场3方的需要结合起来,股东开拓市场,让农户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股东从市场拉到订单后,让农户赚到加工钱,股东自然也能赚到钱。 ![]() 所以如果你是个穷人,你想调频到丰盛意识的前提是,从小我的自私自利的视角跳出来,试着去利他,让自己学习如何给别人创造价值,当你帮助别人,给别人提供了价值需求,那么你就能收获价值。 感恩关注天道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