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难忘的80年代的美食,这2样现如今很难吃到了,堪称美味

 瓦尔登的船夫 2022-12-24 发布于北京

相信很多80年代出生的孩子的记忆中都记得,从小便被父母长辈形容是长在“蜜罐里”。的确,中国从80年代开始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同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因此在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父辈们眼中,这一代孩子就如同长在了蜜罐里。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很多在80年代常见的美食现如今已经很少能够吃到了,下面就来说一说。

【猪肉】

早期的《西游记》中的二师兄猪刚鬣形象是黑脸,一直到最近几十年,电视剧版的《西游记》才将猪八戒的形象改为了一个大白猪的形象,这也正是中国本土猪被外来速生猪取而代之的侧面写照。

在80年代以前,中国老百姓吃的猪大部分都是中国传统土猪,比如外号两头乌的金华猪,一身黑毛的藏香猪和东北民猪,身材臃肿的陆川猪,宁香猪和太湖猪。这些猪的肉质各具特色中国民间也因此产生出的相应的烹饪方法,比如适合做火腿的金华猪,川菜回锅肉的最好搭档成华猪。

那个时候老百姓虽然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口猪肉,但味道却是最纯正的,同时也是纯天然无污染的。

但中国本土猪的一个缺点就是生长周期很长,尤其是和欧美国家培育的速生猪相比,在集约化养殖中的优势很不明显,为此国家从50年代变从苏联引进的大白猪,六七十年代应从丹麦引进的长白猪,在经过几十年的适应培养后,在80年代以后开始迅速在全国推广。

猪的集约化养殖不仅对猪种要求高,同时也对饲料有着苛刻的标准,只有配合相应的饲料才能达到三个月出来的高生长速度。

80年以后以正大集团为代表的饲料厂迅速崛起,以及后来正大综艺的热播背后,正是本土土猪在资本垄断下逐渐消亡的过程。

但这种速生猪因为生长周期短,无论是从口感还是味道都无法和中国本土土猪相比,这也是为何现在很多人做红烧肉或者炖猪肉都要加一勺糖,因为速生猪的味道实在是太寡淡了。

对当下的中国人来说,几乎很少能吃到过去的中国土猪了,甚至前些年,中国本土猪种一度出现了濒危风险,不禁令人唏嘘。

【鸡肉、鸡蛋】

1987年北京前门的第一家肯德基开业,这不仅代表着西式快餐开始席卷全国,还意味着西式快餐背后的食材白羽鸡开始改变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的一个冷知识,做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全世界大部分猪和鸡都或多或少拥有中国本土猪和鸡的血统,欧美人也正是在这些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来了速生猪和速生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大白猪和白羽鸡。

相比速生猪需要三个月时间出栏,白羽鸡一般只需要40多天就可以出来,甚至更短,所以就像知名企业家刘强东所说的,我们现如今吃到大部分鸡一生可能都没见过太阳,更没有站起来过。

但白羽鸡和速生猪拥有同样的问题,由于只看重生长速度和增重水平,便忽略了肉质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味道是无法和过去农村散养的走地鸡相提并论的。可惜的是对于当下的大部分人来说已经很难吃到80年代农村家养的土鸡了,即使很多饭店宣传是土鸡,味道也无法同日而语。

不光鸡肉如此,鸡蛋的区别更大。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姥姥家捡鸡蛋的经历,那时候邻里家的鸡鸭鹅都是散养的,所以经常会在周围的草甸湿地里产蛋,大人们忙于种地没有精力去捡,各家各户的孩子们便将此当作游戏。

每天傍晚都会将捡来的鸡蛋,鸭蛋或者鹅蛋当做一天玩耍的“战利品“拿回家,当时并不觉得这些鸡蛋多么好吃,直到前些年。因为姐姐怀孕,我沾光吃到了小姨从乡下拿来的土鸡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真正农村散养的土鸡蛋真的是非常香甜,只需要水煮就能吃好几个,超市中买回来的鸡蛋水煮后的蛋清手一捏很容易碎掉,但农村散养的以下的蛋清跟果冻一样弹性十足,配着纯天然的蛋香味,简直是人间美味。

这种鸡蛋是城市人根本吃不到的,原因很简单,农村人自己都不够吃,那些超市中打着土鸡蛋和走地鸡下的蛋的产品,大家懂得都懂,这种80年代普通孩子在野地里捡回来的美味,现如今很难吃到了。

你还记得那些80年代的美食?不妨留言一起讨论。我是吃货历史观,和你分享美食背后的故事。

2022.12.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