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珍藏!我的中医药治新冠经历分享

 孙行者苏 2022-12-25 发布于广东

在患新冠之前,我对新冠是藐视的。因为我的体质不是一般的好,就在前段时间气温只有几度时,我上身便只穿两件衣服——一件长袖衫外面套一件不薄不厚的外衣,睡觉盖的棉被还是秋天的薄棉被。同时,我也是一名中医爱好者,虽说中医知识远未入门,但亦掌握了一些中医养生知识足以自用,又特别是养成了以调气息代替睡觉的习惯,说这是一种养生气功,也算。

正因如此,我对自己的身体是非常自信的,因为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我也坚信自己是抵得住新冠的。但这次感染新冠的现实,彻底打破了我的自信。

我是12月21日晚上10点左右开始出现新冠症状的,当时坐在床边看书的我开始出现手掌冷、小腿酸痛的症状,上床后小腿愈发酸痛,接着开始流清涕。想调息却怎么也进不了状态,气息进不了腹底,想引导却又感觉鼻痒喉咙难受,而且唾液特多,吞咽后竟又几次呕逆,还带着些许血丝。当晚,床边地面上堆了一大堆擦清涕的纸巾。22日一早,还准备上班的我已全身乏力,脸色暗淡,眼神无光,咳嗽明显,这一切分明地告诉我:我感染新冠了!

接下来我开始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效果竟十分神速——开始写这篇文章是24日上午10点,这时的我已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下面,我就将我的中医药治新冠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在这疫情弥漫全国的国难之际,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身边也常有一些中医朋友,其中岳池县城的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是我特别佩服的一个。考虑到多种因素,这里不点其名,姑且叫其兄弟。从认识这位兄弟两三年来,我的家人生病,都是找他治疗,效果明显,我们还介绍了一些有疑难杂症的朋友找他治疗,也有疗效。

据兄弟自述,他从12岁起开始学中医,所学各类中医读本应该上百本,而今,他曾跟学的八旬老中医遇到一些拿不准的病证便也推介到他这儿来。几年前,兄弟曾在成都一家苗医堂坐诊,赢得不少患者的信任。尽管现在回岳池已有三四年时间,但仍常有一些患者从成都赶来岳池找他就诊。

22日早上,身体愈感不舒服的我想通过躺床休息看有无改善,不料身体直线下滑,早餐未进,而临近中午更无食欲。我开始有些担忧起来,也不禁想起了岳池县城的这位兄弟。电话预约后,我强打起精神做饭炒菜,但毫无食欲的我仅硬刨了几口米饭便从广安开车前往岳池了。

兄弟问了我一些情况,把了把脉后,给我开了一副发汗的药,收费也极低,30元。叫我回去后就赓即熬,喝了后就上床捂汗,被子要盖厚点,必要时也可开空调,只要把汗捂出来了,人就舒服了。

我没敢打扰住在岳池的妻儿,拿药后就径直回广安。谁想我运气也真霉!回到广安的家里后,我就赓即熬药,待熬好准备倒进碗里时,那药罐的底面居然整个儿像烙饼似地脱落在灶头上,汤药漏得一点不剩,莫非天要灭我不成?没办法,我只得厚着脸皮叫兄弟把药单子拍照传给我,然后我在广安药店去买。

兄弟给我开的发汗药是:麻黄18克,桂枝10克,杏仁(冲碎)15克,炙甘草15克,大枣3枚,葛根15克。尽管药不多,但疫情当下,相关中药材也很紧张,我连跑五六家中药店都缺货,又特别是单子里的主药麻黄。好在最终我还是找到一家中药店把药购齐了,回到家里时,已是晚上6点过了。全身不适的我依然强打起精神,煮了一碗面强吃下去后,拿出家里的小汤罐熬药。

大约晚上7点左右,我就喝了药上床睡觉了,为了提高卧室温度,我把空调设在了19度的辅热模式。睡了一整夜,汗没捂出来,但人也轻松了许多,酸痛、乏力已没有了,人也精神了许多,同时感觉食欲也有了,只是还有点咳嗽。趁着养病未上班之机,我还把小车年审了。中午在饭馆里点了一份肥锅肉盖饭,感觉味觉也回来了。

下午没事,坐在卧室床头,开着空调看书。但咳嗽却有些难受,有一种干咳喉痛的感觉,但又有痰,痰略稀而黄,感觉自己像上火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吃了发汗药伤了肺阴,而致肺阴不足虚火上扬。我便想通过食疗的方式滋肺阴,于是在岳池兄弟微信上留言问可以吃哪些食物。兄弟很快微信语音打过来问情况,他详细了解情况后说,现在不能滋肺阴,而是寒气还没逼出来,体内又开始出现热症,这叫“寒包火”。他还主动说,他马上给我另外开一个单子传过来,叫我去买。

很快,单子传过来了:麻黄15克,辛夷10克,白芷15克,细辛6克,制附子15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杏仁15克(碎),生甘草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10克。其实,不给钱而向医师要单子,这是对医师非常不尊重的行为。考虑到我和兄弟几年的交情,而且他也热心,我就没多想什么了——这也说明,一个医术精湛的中医,常常也是一位品德至高的人,他们面对患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帮助患者解除痛苦,而不是个人利益——其实这也是中医传承数千年始终不变的精髓,也只有心怀仁志之人,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精髓。自《黄帝内经》问世,数千年来,中医在诊治手段上始终是望闻问切,药物来自天然,不论是什么疑难杂症,治疗都是常见的草草药,成本极低,疗效却很神奇,其问世以来就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已任,可谓数千年初心不变,这一点是西医永远做不到的。

传单子过来后,兄弟又接连多次传语音过来反复叮嘱:药最好是在睡觉前喝;睡前若泡个热水脚则更好;空调温度要开高一点;法半夏是圆圆的那种,如果带尖的就是水半夏,效果不太好,最好不要;细辛不要买到苕叶细辛了,那种效果也要差一些;千万莫吹风,莫冷到了。

我照旧在广安城里跑了六七家中药店才算购齐,也顺势吃了碗豆花饭充晚餐。晚上10点过后,我泡脚、熬药、睡觉,空调开到24度辅热模式。世人常说中药效果慢,我看未必,上床仅1个小时左右,我气息居然可以轻松达至腹底了,喉咙也不痒不咳了,接着就是全身汗水直冒。

凌晨2点过,实在忍不住被汗水浸润的感觉,又翻身起床,穿上厚厚的衣裤,换了床单和被面。本想冲个热水澡,但怕受风寒,忍了,接着就是安心地呼呼大睡起来。

就这样,三天两夜的新冠,我终于在中医药的治疗下轻松度过了。

最后,我想说几点题外话。

首先,关于文中提到的药方,旨在证明我这次新冠经历的真实性和我那兄弟医术的精湛,不建议各位读者盲目套用。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是,中医是辨证施治,即具体症状具体处方,基本属于一人一方。严格意义上讲,中医基本不存在通方,当前所说的治新冠的通用药物莲花清瘟,其实并不符合中药的医理,它是新冠全国性弥漫的这一危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只针对多数症状一致的新冠患者,而不是每一个新冠患者都适用。而且,莲花清瘟面世时,新冠患者多出现的是热症,而最近大流行的新冠,却多是寒症,根据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法则,盲目采用莲花清瘟肯定是不科学的。

其次,笔者想在此强烈呼吁国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大中医人才队伍的培养。我之所以说莲花清瘟的出现是紧急应世的无奈之举,就在于当前国内中医人才严重缺乏。我这里所说的中医人才,并不是所有披着中医名号的都算,而是指真正能精准辨证和精准施治的中医。那些口头上常挂着“中药见效慢,西药见效快”之类的中医,明显是没有摸到中医精髓的庸医;那些不通过望闻问切、叫患者先作相关仪器检查的中医,即便高喊着“中西医结合”的口号,其实也是丢了中医老本的中医——真正掌握中医精髓的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参合,基本就能清楚明白地指出病因所在,又如何针对病因采取相宜治法。而中医的有效治法也是建立在四诊参合掌握的病因这一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现代仪器检测基础之上,仪器检测与治法不相衔接,这仪器检测对患者来说又有何用呢?本来很多问题都可简单化处理,结果在“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影响下,简单问题反而复杂化,不仅大大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加大患者心理焦虑,不利于身体的治愈——在中医治则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很重要的。

再次,“中西医结合”提法很理想,但现实中是很难走通的。中医建立在对人体整体系统分析之上,而西医却严重忽视人体内部的整体性和系统关联性,两者的根基就不同,如何相融?举个例子,面对肿瘤患者,当肿瘤较小时,西医不认为是患者,要等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后,再对肿瘤进行切除,肿瘤没有了,西医便认为治愈了。殊不知,西医始终没有解决患者为什么要长肿瘤的问题,结果肿瘤切除后,几年又长起来了,而这时的情况往往更恼火,西医一般就不会再采取切除的方法了,而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结果患者很快就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弄得人财两空。而精湛的中医则不同,当肿瘤初发时便能发觉,不过中医一般不用肿瘤这个名称,而常指淤血——人体内有淤血时,血液流象是异常的,通过把脉基本就能感觉得到。因此,中医通过中医理论辨证处方、活血化淤,很快就把淤血排出体外了,哪里还有什么西医所讲的肿瘤呢,又哪里还要等肿瘤在体内继续长大呢?现在的中医治病方式,若要坚持仪器检测,或者把中医分科,或中医、中药分家,甚或把精力重点放在研究中药的具体成分而不是如何有效治病上,都是实质上的中医西化,而不是中西医结合,也更不科学。道理很简单,比如将中医分科,这就是违背了中医的整体分析病因原理。在中医看来,头上的症状其病因往往不在头上,皮上的症状其病因往往不在皮上。举个例子,您医院设一个中医皮肤科,这个医生往往就只针对皮肤开展研究和施治,也许他有中医基础,知道病因出在脏腑而处方,但往往有些病,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在身体内外的多个部位,皮肤科医生是不是只把皮肤问题解决了而不解决其他问题呢?患者是不是要把每个相关的科都去治一下才行呢?还有,有些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疾病,若分科的话,自然也涉及多个科,是不是也像西医那样先把这个病治好再治下一个病呢?而其实,对于医术精湛的中医来说,即便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也是可以综合处方的,或者先疾后缓,反正在一个医生那里就可通通治好的。您医院将中医分科,分明不是折腾患者么?这哪里还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国中医呢?还有那些把精力放在研究中草药的化学成分上的那些中医,实际已不是中医,只能说是研究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学者,而对治病救人来说,基本是没有什么帮助的。一些学者常说,某某中草药含有什么化学成分,故而在治疗上能发挥什么用。可中医处方往往是复方,有时还是10多种草药组成一方,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请问学者,您能从复方的化学成分的角度来阐述治病原理么?中医数千年来其治疗方式基本不变,不是中医固步自封,而是因为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人体的结构是基本不变的,只要人体结构不变,中医便能始终满足治病救人的现实需求。当然,对中草药进行化学研究,促进国家生物战略的发展,这当然是特大的好事,若是为了治疗疾病而研究,那真的是多持一举了。另外,笔者也不是说不发展中医,中医也应发展,但重点应放在如何培养更多精湛的中医、中草药资源保护和质量管理、中草药针对各种疾病的优化组方、如何让百姓服中药更方便等问题上。

最后,笔者希望广大民间中医,特别是真正有医术的民间中医,不管有证无证,在这新冠弥漫的国难之时,都要大胆勇敢的站出来,积极为国献力。古语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在当下,您若技术在手,救的又何止一人的命?近一个月来,国家各个高科技领域的老专家、老学者纷纷因新冠逝世,这又何止科技的不幸?这是国之大灾!至于各地卫健委仍要坚持唯证执法,把真正有医术而无证的民间中医投入牢狱,这只会造成更大的国难,这哪里还是卫健委?不就成了卫死委么?不是干的尽是敌者亲、国之痛的事么?笔者也坚信,压在民间中医头上的大山——职业医师法,以及还要考英语、考中草药化学成分,非中医院校毕业生只能花巨资搞培训、找医师举荐才能有资格参与中医专长考试的中医考试制度,以及硬生生的把中医药分家、要同时获取职业医师证和职业药师证才能开店行医的中医管理办法,最终都会被推翻!因为,这些制度和办法,根本不符合中国国情,也经不起国难的检验!说得更直白一些,它不是在发展中医,而是把民间中医往死路上赶!思维稍微正常的人就知道,真正的中医是身怀仁心、治病救世,而不是发财之道,为何一定要花至少10年以上的精力和巨高的资金成本,去谋求一个可以行医的资格呢?我们不妨再反观那些以中西医结合方式而获得中医行医资格证的人,在这次国难当前之时,能真正为国为民担当的,又有几多?不是他们不想担当,而是他们医疗认知和治疗方式已经西化,面对很多疑难杂症包括当前的新冠,缺乏应有的处置能力,说得更直白一点,中医技术根本不到位。您说,我们能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么?

我们凭着中医,成功奇迹般地挡住了非典。而现正遭受新冠的折磨,如同仅次于核战的国之大战,相比非典时期,中医人才急剧下滑,即便我们这次将能凭残存的中医力量侥幸战胜似有敌国生物战图谋的新冠,若下次再遭遇类似的疫情,到那时,我们国家还有多少真正掌握中医精髓的中医人才呢?我们国家,我们这个民族,还能再挺得住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