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中学 胡巍娜 2020.10.29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致性 ——以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铁的单质 》为例教学过程展示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分析慈溪中学 胡巍娜 2020.10.29 引言: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各种景观美不胜收。 今天我们不介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而要介绍中国丹霞。2010年8月,浙江江郎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等六地联合申遗, 中国丹霞成为中国第40个世界自然遗产。不过,说到中国丹霞,最漂亮的不是这六地,而是在甘肃张掖。 这一美景在《航拍中国 》第二期中有介绍。 意犹未尽,一定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不已! Q1:什么是丹霞? 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 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Q2:丹霞地貌呈红色的原因?Q3:地壳中铁元素的含量及存在形态? 列举常见 的铁矿石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 黄铁矿(FeS2 )Q4:化合态铁如何转化为游离态铁呢?现代高炉炼铁古代火法炼铁 铜柄铁剑铁锄、 铁犁铁镰长方形铁炉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硅器时代(信息)……材料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化学与我们生活息 息相关!学习任务一 了解铁元素的存在与铁的冶炼2完成板书学习任务二 了解铁的物理性质Q1:铁有哪些物理性质?你是 如何判断的?银白色(块状)、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沸点高、密度大粉末状:黑色Q2: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完成板书学习任务三 了解铁的化学性质Q1:铁有哪些化学性质?你是如何判断的? 又是模仿谁呢?1.从物质类别视角分析完成板书 Q2:铁能与水反应吗?Q3:如何分析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 猜测试管中剩余黑色固体的成分?Q4:为什么铁与水蒸气反应 不可能得到氢氧化物?猜测1:可能是Fe3O4。 猜测2:可能是Fe、Fe3O4Q5:实验开始前第一步操作是什么? 两个酒精灯点燃的顺序? 实验结束后,操作的顺序要注意什么问题? 为什么不能让湿棉花团流水? 为什么刚开始肥皂泡破裂很难看到火焰?Q6: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前,为什么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完成板书2.从元素价态视角分析 Fe — 2e— = Fe2+Fe — 3e— = Fe3+Q1:铁与上述物质反应的本质是什么?Q2:常见的弱氧化剂有哪些?Q3: 常见的强氧化剂有哪些?盐酸、CuSO4、S、I2……Cl2、Br2、O2、H2O2、KMnO4、HNO3……完成板书牛刀小试某化学 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的作用? B中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2)D的作用?(3)E中的现象?(4)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应 进行的操作是什么?(5)等量的铁粉,分 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充分反应, 在相 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是?“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 角度分析3:4无处 不在的铁元素生活生产中的铁制品人体中的铁元素、铁树“补铁”丹霞地貌、建筑中的红砖……小结1.了解铁的存在、冶炼、应用。 了解铁 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能运用类比思维,建立认知模型。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 能有较强的问 题意识,善于收集实验证据,预测反应。3.体会到化学与技术、社会的重要关系。板书设计二.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分析 (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确定(二)本堂课教学目标的细化展示(三)本堂课教学过程的重现1. 确定教学目标依据1:课标中 的课程目标、学业质量(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确定【课程目标】2. 能从不同视角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各类变化的特 征和规律。3. 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能运用 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 变化。4.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 的精神。5.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强化社 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有关化学 问题的社会决策。1.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 其 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1. 确定教学目标依据1: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学业质量【学业质量】1. 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1: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学业质量根据学业质量水平的4个等级,找到与本课题相关的质量水平描述。如:1-1 能对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进行 描述和符号表征。2-3 能根据已有经验和资料作出预测和假设,能收集和表述实验 证据,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3-1 能从不 同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4-4 能说明化学学科发展在材料合成、促进科技发展等方面的重要 作用。 【内容要求】依据2: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1. 确定教学目标【学业要求】依据2: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1. 确定教学目 标依据3:学生学情1. 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上:了解铁与盐酸、硫酸铜、氯气、硫等物质的反应 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了解常见金属冶炼 知道物质分类思想、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本质(2)方法上:了解类比思维。2.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确定教学内容。3. 根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参考课标中的教学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结合学生的思维序,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1. 通过观察(实物)、回忆(已有知识、生活经 验)、类比(金属钠),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2. 通过重构铁单质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比较和归纳的方法 ,初步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的认识模型。(二)本堂课教学目标的细化展示3. 通过铁与水能否反应及可能 产物的探究实验(包括铁及其氧化物的铁磁性比较),培养学生收集实验证据的能力、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实验事实、并结合已有 经验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思路。4. 能运用化学符号表征相关反应。5 .通过实验习题,巩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知识点和实 验操作细节;使学生学会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物质变化中量的多少,从宏微结合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表征。6. 通过视频《航拍中国》,了 解自然界中铁的存在,感受丹霞之美,祖国之美。7. 通过了解材料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体会化学、技术与社会的重要关系,激发社会责任感和民 族自豪感,提高求知欲。8. 通过了解古代和现代炼铁技术,感受到化学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9. 通过“无处不在的铁元素”、“炽 热铁水注入模具前,模具必须干燥”等情景素材教学,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化学问题的意识,增强社会问题参与能力。(三)本堂课教 学过程的重现小结:引入:中国丹霞任务一:了解铁元素的存在与铁的冶炼任务二:了解铁的物理性质任务三:了解铁的化学性质首尾呼应:无处不在的Fe目标6、目标9目标7、目标8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目标9目标9目标24个问题驱动2个问题驱动6个问题驱动2分钟5分钟3分钟27分钟2分钟1分钟谢谢大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致性物质颜色铁磁性Fe粉FeOFe2O3Fe3O4黑色黑色黑色红色有无有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