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23位“两弹一星”元勋,需要我们铭记

 大风兮云卷云舒 2022-12-25 发布于天津

编者按:

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为让奔腾事业本部全员凝心聚力、涵养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我们将在【引航】专栏宣传“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践行爱国奋斗精神模范人物和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等先进事迹。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奔腾事业本部员工读懂精神实质、感受榜样力量的同时,明确前进方向、注满源源动力,更好地助力奔腾自主事业的蓬勃发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两弹一星”元勋想必小伙伴们都听说过吧

小奔上学时学校走廊里

挂满了伟大历史人物照片

其中就有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

照片中给予他们的描述是“两弹一星”爱国元勋

直到后来小奔才从电视上了解到

我们国家的两弹一星元勋其实一共有23位!

也正是他们用爱国知识分子的一腔热血

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路!

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自从中国拥有了“两弹一星”,这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将不怕任何侵略者,也不用再担心有敌人敢主动向我们的国家发起进攻。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是他们撑起了中华的脊梁。

他们就是这23位伟大人物

钱三强(1913~1992)浙江湖州人,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钱先生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他是一位真正的男神,不仅智商高长得帅,而且是一位多面手,音乐、体育、美术他都有不错的成绩,中学时还是学校的篮球队队员。他和他妻子何泽慧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当时他们俩在法国享受着高薪,却毅然选择回国。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邓先生因在一次失败的核试验中,去寻找未引爆的核武器,而被核辐射,导致了他患上了癌症,在病床上他的好友杨振宁问他,国家多少奖金能让你把命丢掉。邓稼先先生说,二十块,原子弹,十块,氢弹十块。

任新民(1915~ )安徽宁国人,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任先生为人低调朴素,一次去北京某宾馆开航天研究会议,被服务员拦了下来,怎么也不相信他是参会代表,直到他拿出证件,服务员才知道他竟是中国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他也不喜欢接受访问,实在没办法就对记者说,我这辈子太简单了,就干了一件事,给中国造卫星而已。

赵九章(1907~1968)浙江吴兴人,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赵先生是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文革时因红卫兵迫害自杀。

陈芳允(1916~2000)浙江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陈芳允先生和爱人沈淑敏的爱情故事很浪漫,他是靠一手好厨艺赢得美人芳心的。有意思的是,后来为了将全部时间投入科研当中,他不得不丢下厨艺,几十年后的金婚庆典中,沈淑敏说他们家的陈先生,现在连下面都不会了。

郭永怀(1909~1968)山东省荣成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

郭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他遇到了飞机失事,在千钧一发之际和警卫员拥抱在一起,面对烈火的焚烧,还是保住了怀里的文件包,因为包里有重要的科研数据,周总理得知他牺牲后不禁失声痛哭

杨嘉墀(1919~2006)江苏吴江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留学美国后,杨先生成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5年,美国过程仪器公司与杨嘉墀签订了生产合同,每生产一台仪器,给杨嘉墀100美元发明金。这笔财富可想而知,可是在1956年他却选择了回国。

周光召(1929~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不久前网络上有一篇《美国佬该老实一点了》的文章,署名是周先生写的,内容很热血,不过真实度如何未求证。

王淦昌(1907~1998)江苏常熟人,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1931年王先生在德国就读研究生期间,提出可能发现中子的试验设想,1932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此思路进行试验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奖。

彭桓武(1915~2007)吉林长春人,理论物理学家,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彭先生是数学天才,幼儿时就能简单的加减运算,四岁时就能四则运算。1930年,彭桓武来到北平求学,因勤奋好学一年内连升三级。在清华物理系,与王竹溪、林家翘、杨振宁等一起被誉为“清华四杰(彭王林杨)”。当有人问起:当年已在英国学术界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地位,为何还要选择回国时,彭先生,说: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程开甲(1918~ )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程先生取得了很多科研成绩,可是至今他仍然对没完成周总理交给的任务而懊恼:“总理交给我的科研任务,我都完成了,学普通话的任务却没有完成。”

姚桐斌(1922~196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姚先生家贫,年少时曾是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1968年6月8日,他无端遭红卫兵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

朱光亚(1924~ 2011)湖北武汉人,核物理学家。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提出中国也要做原子弹。于是,国民政府决定派出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赴美国考察,并要求每位科学家推荐两名助手同去。当时吴大猷推举的两名助手,一名是李政道,另一名就是朱光亚。

钱骥(1917~1983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钱先生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陈能宽(1923~2016 )湖南慈利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有些美国朋友对陈先生急于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不解,他说:“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

吴自良(1917~2008)浙江浦江人,材料学家。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吴先生是一个很较真的人,有一次家里养的蝈蝈突然不叫了,他老伴对他说,你原子弹都能研究,这个蝈蝈不叫你能不能也研究出问题来呢?吴先生仔细观察,竟一下子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经过反复试验,他得出了一条规律:“一天喂一颗毛豆太少,一天喂三颗毛豆太多,一天喂两颗毛豆正好。”

黄纬禄(1916~ 2011)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黄先生是中国“巨浪一号”导弹的总设计师,他有一手绝活是笔记记的那叫一个工整,被人誉为史上第一学霸笔记。今年年初,东南大学档案馆收到校友,黄先生家人捐赠的一批遗物,其中一本微分方程课堂笔记不仅用全英文记录,字迹工整如印刷体一般。

屠守锷(1917~2012)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1947年,屠先生到清华大学任教,亲身的经历和眼前的现实使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己的强国梦才能实现。1948年末,他毅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希季(1921~ )云南昆明人,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1950年春天,他率先踏上了“克里弗兰总统号”商船回国。

王大珩(1915~2011)江苏吴县人,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1986年3月,王先生等科学家向国家最高领导提出关于发展中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很快就得到邓小平同志批示。此后,经过一系列的高级会议和专家讨论,发展成为“863计划”。

于敏(1926~ )河北省宁河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于先生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了中国的两弹一星,于敏先生曾三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钱学森(1911~ 2009)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由于钱先生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抵一百个师都不为过。

孙家栋(1929~ )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

孙先生,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奔腾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