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霞》难产记(二)吴海燕是最大的败笔 摄制组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广州玉 2022-12-25 发布于广东

《海霞》摄制组回京后一整顿就是半年;这期间谢铁骊担任了北影厂核心领导小组组长的职务,钱江也成了核心组的一员,在谢铁骊的积极推动下,重拍《海霞》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导演的重任落在了钱江的肩上。

文章图片1

钱江

《海霞》摄制组重新调整后的班子好手云集,阵容强大。钱江身为摄制组组长,兼任领衔导演和领衔摄影师,资历深厚,曾执导过《青春之歌》的老导演陈怀皑担任第二导演,王好为也升任联合导演之一,摄制组分工精细,职责分明,这一套“三驾马车”的人事构想,实行了政治与艺术的双保险,算是谢铁骊知人善任的经典之作。

文章图片2

吴海燕定妆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谢铁骊在顺利完成主创部门大换血的同时,唯独忘了问题严重的演员组。只对阿洪哥的扮演者进行了调整。他忘了,当初凌子风兵败汕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扮演海霞的吴海燕的演技问题,已经招得整个摄制组议论纷纷,对此,谢铁骊居然彻底忽略了,新班子定下来,主演仍然是吴海燕。

文章图片3

《海霞》剧照

1974年7月,《海霞》的拍摄报告得到了批复,主持均为日常工作的叶剑英也签字批准,一路绿灯。7月28日,装备精良,人强马壮的《海霞》摄制组全体人员浩浩荡荡地奔赴福建。这一次的拍摄,外景地换到了福建漳浦,找了一个岩净沙清的海浪区,不但有山有水有民有兵,还有灯有电,交通便利。摄制组手持中央批文,得到了地方各界的鼎力支持。福建大军区司令员亲自指示驻漳浦31军:要把协助拍摄《海霞》当一个政治任务来完成。31军军长亲自安排,为摄制组成立了一个协拍小组并兼任组长,指定边防五师参谋长为总干事,负责具体工作。协拍组以与摄制组1:1人数比例,配备了医疗人员和游泳救生人员,军首长出面训令:如果有一个浮肿的,就是大问题。军人们尽职尽责,只要有一个演员下水,周围就集聚了五六个战士保护,当然,他们是不能进入画面的。

文章图片4

《海霞》剧照

外景地是一个野海滩,风高浪急,摄制组纪律严明,劝阻人员只允许饰演刘大伯的王炳彧一人下水,他在剧中有一个在恶浪中抢救小海霞的镜头。组里的演员除王苏娅外,大多是二十来岁的小姑娘。见到湛蓝的海水,经不住诱惑,便有几个人偷偷地下水,违反了禁令。陈怀皑得知后,找到几个小姑娘指着她们的鼻子痛骂了一顿,直骂得小姑娘痛哭流涕,发誓以后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了才善罢甘休。

文章图片5

吴海燕扮演的海霞

对于导演们来说,摄制组的管理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最让他们头疼的是:女一号的戏不对路子,《海霞》演员问题上潜伏的隐患,终于爆发了。

吴海燕容貌隽秀,所有人都觉得她长得挺好看的。自幼学艺的吴海燕浸淫京剧近二十年,长期的梨园生活使她的举手投足间都不自觉地带上了一股舞台味儿。平时和大家伙儿一起聊天时还不觉得,只要一到摄影机前,她立马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总是抬头挺胸,一脸坚毅的神态。拍夜间金鸡集合的戏份时,其他人都是大步疾跑,只有她迈着一连串的小碎步;到了痛击敌人的战斗戏份,大家一起扔手榴弹,她扭着腰身,手臂举得高高的,手榴弹却投落在脚下。三大导演轮流找她谈心,从大道理到小示范,讲得是苦口婆心口干舌燥,最后只要求她像平常一样就行了。没想到一上镜头,吴海燕依然是我行我素,毫无改变。

文章图片6

吴海燕饰演的海霞

几场戏拍下来,三大导演用尽心力,无计可施。心灰意冷的钱江只得火急火燎地给北影打长途电话,要求换演员。谢铁骊顾左右而言其他,就是不答应换演员的请求。摄制组说:“现在拍摄外景还能想办法弥补,多给些远景,将来到了内景,演感情戏,又是特写又是近景的,演员脸上的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的,那时怎么办?”北京方面回答得干净利落:“到了内景,我来!”

文章图片7

《海霞》剧照

不久,《海霞》的部分样片送到了北影,谢铁骊看了之后才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急匆匆地赶到福建现场把关。有一天拍摄海霞挥刀砍下香蕉的镜头,吴海燕高举砍刀,拿着舞台劲儿,磨磨蹭蹭的,怎么也砍不好,谢铁骊现场指导,也是毫无效果。当天温度高达38摄氏度,烈日当头,急火攻心,惹得摄制组的成员不顾领导在场,破口大骂之声不绝于耳。

转到内景戏拍到海霞忆苦思甜,劝说大成婶同意女儿玉秀参加民兵时,大家又发现吴海燕根本缺乏与其他演员交流感情的意识,谢铁骊至此才知道骑虎难下是个什么滋味了,黔驴技穷之际,他给摄制组支了一招:拍个背影。就连绰号“哑子”的钱江也按捺不住,跳着脚喊:“那怎么行!”

文章图片8

吴海燕饰演的海霞

此时,戏已经拍完了一半,换演员已经不可能了,摄制组别无选择。平时拍戏,大伙儿都是以导演为中心,跟着导演的指挥棒走,拍摄《海霞》时,摄制组是跟着吴海燕的京剧表演跑。遵照此例,自那以后拍摄室内戏只要一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吴海燕就要背过身去,侧着脸,有时甚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陈怀皑曾经对吴海燕进行过精辟的分析:她的观众意识很强,是长期京剧生涯养成的。只要一有人在旁边看,马上就不是她了,走神。舞台戏讲求演员与观众互相交流、双向刺激,可是电影演员面对摄影机,是公开的孤独。我们拍《海霞》很累,吴海燕也同样痛苦,日子都不好过。

文章图片9

《海霞》剧照

《海霞》女主角的选择失误,对于这样一部传记色彩浓厚的影片来说,副作用实在是太大了。由于吴海燕电影表演才能的缺憾,导演们不得不把摄影机的角度侧偏一些,尤其在女主角和某些著名的演员如王苏娅、陈强等人对戏的时候,镜头常常撇开一号英雄人物,更多落在一般人物的身上。这一切,也是最终招致违反三突出原则的重罪的影片内部原因之一。当然,事情都是要一分为二来看待的,谢铁骊改编《海霞》的初衷,立志于创新,想塑造一批女民兵英雄的光辉群像,摄影机视点的散落,恰恰有助于充分地展示一个个女民兵的生活,实属歪打正着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