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病辨证防治外感病要略

 wyfx100 2022-12-25 发布于浙江
导语:中医临证务必强调辨证论治,在外感病防治中,一定要根据客观事实,“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切忌“一刀切”。在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人体正邪盛衰的程度、寒热虚实的变化以及病情的表里浅深轻重不同,及时调整方药,严格遵循中医自身规律,运用中医思维辨证施治。
结构说明:
第一部分:梳理部分外感病症状;
第二部分:回应部分外感病是属于伤寒还是温病的争议;
第三部分:针对部分外感病或流感病进行早期干预的“普施”性方药探讨;
第四部分:用“六病辨证”思维诊治外感病要略(仅为探讨并非定案)。

1、外感病常见症状
  
  外感病表现症状较多,因气候差异、地域差异、个体禀赋差异而出现季节性、地域性、个体性差异,临证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外感病一般表现:周身肌肉酸痛、肩背酸困、四肢酸痛、昏昏沉沉、乏力倦怠、头懵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口苦口渴、目赤、食欲差(甚则毫无食欲)、恶心脘痞、大便溏泻,轻者胸闷,重者气短喘息(甚则呼吸困难)、可有发热或不发热(一般表现为中低热、极个别患者出现高热)、可有恶寒或不恶寒;部分病人没有典型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不易察觉。
2、探讨个别外感病属于伤寒还是温病

  对于外感病的治疗,
整体可遵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来防治。
《伤寒杂病论·序》中谈及 :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从序言中可以看出,该书是一部防治流行性、传染性外感病及内科杂病的中医经典著作。

《伤寒杂病论》中所指的“伤寒”范围很广。《难经·五十八难》论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已将狭义伤寒和温病等概括在了仲景的广义“伤寒”之中。

在《伤寒杂病论·伤寒例》中,既有关于狭义伤寒的论述也有关于温病的论述。如: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即狭义伤寒。

关于温病的论述: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这里的伤寒与温病均属于《伤寒杂病论》广义“伤寒”的范畴,指的都是烈性的传染病。

同时《伤寒杂病论》又是以人为本治疗内科杂病的典范,其中最突出的特性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如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论及:“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本有虚实,证随本变故也”。病证因人的禀赋差异而有所不同。

其实各种疾病皆是如此,如《医宗金鉴·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全篇》论及:
  “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譬诸水火,水盛则火灭,火盛则水耗,物盛从化,理固然也。

  不同体质的患者,即使是同样的病邪+相同的病名,由于病人各自体质的阴阳状态的不同,疾病也会因体质“从化”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病机,故治疗方案也应因人而异,此为“同病异治”。

  因此,《伤寒杂病论》在指导治疗“邪毒”致病时,更重视顾护人体之本。虽然外在的“邪毒”之病因相同,但作用于不同的人体则表现各异,不能只盯病名和症状,不顾体质之本,只有两者兼顾,方可治病求本,故现从《伤寒杂病论》六病辨证的病因病位(表、中、里)和病性(阴、阳)、病势的角度,对外感病防治做一梳理,具体诊疗中还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权变。

3、未病先防以及初期治疗

  气候异常或病情初起(注意要排除烈性传染病),表现轻微,此时尤当重视,及时进行“普施”性的防治:
  • 稍觉怕冷,有乏力疲惫,身体困倦,食欲不振等表现,这时有条件的可用“神仙汤”等厨房常用食物,煮汤内服,也可辨证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感冒疏风颗粒、葛根汤颗粒、荆防颗粒等。

  • 恶寒怕冷,咳嗽明显者可服用小青龙颗粒;

  • 稍有内热者可斟酌使用感冒清热颗粒、莲花清瘟颗粒等。

  • 平素肠胃虚弱,食寒凉性食物则腹泻者可以配合服用附子理中丸;

  • 舌苔厚腻伴恶心欲吐以及肠胃不适者可尝试服用藿香正气水或滴丸;

  • 平素体虚易于汗出者可以配合服玉屏风颗粒等;

  • 体质偏寒或免疫力低下者还可以配合艾灸。

总之,预防及外感初起阶段用药,辛温透达、祛邪外出必不可少,不能骤然使用清热解毒,过用寒凉或可导致闭门留寇!

3.1 神仙汤处方

生姜六片,大枣三个,葱白连根(长短粗细如中指)四段,红糖一小勺,食醋数滴,脾胃虚弱者可适量加粳米一小撮,熬成汤汁,去除药渣,趁热温服,喝完汤后用被子盖着,适度捂出点汗,避风,清淡饮食。(儿童酌情减量)

该方可以暖脾胃、补气血、散邪气,对于食欲不振,恶寒怕冷,身疼初起者可以服用。为方便大家记忆,我们为该方写了一首简易方歌:
神仙汤用六片姜,四葱三枣加红糖。
煮好兑入少许醋,趁热温服微汗康。

3.2体质偏寒或初起恶寒兼有身疼痛流涕较重者,还可艾灸大椎穴

具体操作:取艾条一根,点燃,手持悬灸大椎穴,保持适中距离,注意防止烫伤,对穴位温热艾灸,可灸30分钟左右。灸至遍身微微汗出,操作时需避免受寒。
大椎穴定位: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3.3对于外感初起(需排除烈性传染病)出现胸闷咳嗽、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平素无明显的怕冷怕热,(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试用此方防治: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炒枳壳10克 
茯苓10克 
人参10克  柴胡10克 
前胡10克  桔梗10克  炙甘草6克 
羌活6克  独活6克 
薄荷(后下)3克
川芎6克  紫菀10
克  款冬花10克 
藿香6
克  佩兰6克  苍术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0克

4、六病辨证防治外感病要略

4.1、病位在表


病位在表者,一般是指病邪初起阶段,尚未入里传变,此阶段尤为重要,故《伤寒论》及本文相关分析及处方较多,且及时治疗可以很快取得疗效,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此阶段治疗的原则为“达邪外出”,病从表而入(皮肤、口鼻、结膜皆是中医“表”之范畴),亦当从“表”而出,切记避免在不恰当的阶段贸然使用过于寒凉的清热解毒类药物。若治疗不当,很容易贻误病机,甚至引邪入里,造成严重的后患。
4.1.1  在表属阳者,从太阳病论治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为阳证初起阶段,病邪初起,正邪斗争于表,故正邪斗争剧烈,辨证要点为:恶寒发热,脉浮,身体疼痛,阳气不虚,精神尚可。

此阶段症状多见恶寒怕冷、四肢酸困疼痛、乏力困倦、恶寒发热并见、脉浮或紧(可见浮数、浮滑、浮紧、沉紧,沉细)等脉象。

如果患者平素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双眼有神,手脚温和,所发症状以周身肌肉酸痛,肩背酸困,四肢酸痛,昏昏沉沉,浑身无力,目赤,头痛,舌苔淡红薄白,脉浮滑或者浮紧之类者,可从太阳病表证论治。

 4.1.1.1  有上述表现,若出现上述症状较轻微者可以服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尤其以肩背全身困重为主要表现,伴无汗、恶寒者,可以使用葛根汤

【治法】解表祛邪,达邪外出

【参考处方】 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

【常用处方剂量】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生麻黄9克  炒杏仁15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

葛根汤:
葛根30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生麻黄10~15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4.1.1.2  若在上述内容基础上有食欲差甚至毫无食欲,不欲进食,恶心、胸闷、脘痞、呕吐的患者,可以使用葛根加半夏汤

【治法】解表祛邪,降逆止呕

【参考处方】葛根加半夏汤

【常用处方剂量】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30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生麻黄10~15克  清半夏15~30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4.1.1.3  若症状类似,但病人有汗出,脉象不紧,反而柔软和缓,可以使用桂枝加葛根汤。

【治法】调和营卫,驱邪解肌

【参考处方】桂枝加葛根汤

【常用处方剂量】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
30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4.1.1.伴有呕逆,脘痞,食欲不振者加清半夏15克;若口渴明显,津亏较重,可去葛根加天花粉30克。


4.1.1.5  若上述症状伴舌苔微黄腻,或白腻,口中黏腻不适,胸口发闷,略恶寒怕冷,精神状态好者,可从太阳病表湿论治。

【治法】解表化湿

【参考处方】麻杏薏甘汤、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

【常用处方剂量】
麻杏薏甘汤
生麻黄10克  炒杏仁15克  生薏苡仁30克  炙甘草10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
生黄芪20克  茯苓30克  桂枝15克  细辛3克。

4.1.1.6  若恶寒身疼较重伴舌苔厚腻、脉象浮紧者,可使用麻黄加白术汤。

【治法】解表祛邪,除湿止痛

【参考处方】麻黄加白术汤

【常用处方剂量】
麻黄加白术汤:
麻黄12克  桂枝10克  炒杏仁15克  炙甘草10克  生白术15克

4.1.1.7  若舌苔微黄腻,舌质微发红,恶寒怕冷不明显,内热之象稍显:如口渴喜冷,手脚温和,精神佳,略烦躁,脉有力等表现者,从太阳病表湿兼郁热论治。

【治法】解表化湿,兼清郁热

【参考处方】麻杏薏甘汤合麻杏石甘汤

【常用处方剂量】

麻黄10  炒杏仁15克  生薏苡仁20克  生石膏18克  炙甘草10克

4.1.1.若舌苔黄腻、舌质发红、头面或者全身郁肿者,从太阳湿热郁闭论治。

【治法】发越水气,内清湿热

【参考处方】:麻黄茯苓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常用处方剂量】
麻黄茯苓汤
麻黄10克  茯苓15克  生白术15克  防己10克  赤小豆30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10克  连翘10克  赤小豆30克  杏仁15克  桑白皮15~30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 。

4.1.1.9  若伴随干咳少痰或痰多、恶心纳呆、舌苔白厚腻,脉浮弦紧者,从太阳病兼寒湿内饮论治。

【治法】解表祛邪,温化水饮

【参考处方】小青龙汤

【常用处方剂量】
桂枝10克  生麻黄10克  干姜10克  生白芍10克  炙甘草10克  细辛3克 清半夏15~30克  五味子3克

4.1.1.10  若伴随胸闷气短,咳喘而汗出,兼恶风寒,脉象浮缓者,可从太阳病兼气机阻滞论治。

【治法】 调和营卫,宣降肺气

【参考处方】 桂枝加杏仁厚朴汤

【常用处方剂量】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炒杏仁15克  厚朴15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4.1.1.11若上述症状伴随舌苔白厚、口渴、小便不利者,从太阳病水气不利论治。

【治法】温阳化气利水

【参考处方】五苓散茯苓甘草汤

【常用处方剂量】
五苓散:
猪苓15克  生白术15克  茯苓15克  桂枝12克  泽泻30克

茯苓甘草汤:
桂枝15克 茯苓30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30克

4.1.1.12   若恶寒怕冷、身疼痛或身体疼重,烦躁,精神尚可,咳喘急迫,高热而无汗,手脚温和,皮肤干燥,口渴饮冷,脉象浮紧而数急者。
【治法】解表散邪,清泻郁热

【参考处方】大青龙汤、大青龙加附子汤、厚朴麻黄汤

【常用处方剂量】
大青龙汤:
桂枝10克  生麻黄12克  炒杏仁15克  生石膏30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大青龙加附子汤:
桂枝10克  生麻黄12克  炒杏仁15克  生石膏30克  炙甘草10克  黑顺片10克(久煎1小时以上)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厚朴麻黄汤:
厚朴15克  生麻黄10克  炒杏仁15克  干姜10克  细辛3克  五味子3克  淮小麦15克  生石膏30克  清半夏15~30克。

4.1.2、在表属阴者,从少阴病论治

  少阴病,指的是平素体质较弱,阳气不足之人,又感受外邪(包括外来疫毒),症见:怕冷,手脚冰凉,面色晦暗,精神一般或精神不振、神衰萎靡,不仅年老体弱者可以出现,某些幼儿、成年人也易出现,需和太阳病相鉴别。

4.1.2.1  如果患者平素体质较弱,怕冷、手脚冰凉,面色晦暗或青暗或略显晄白而虚浮,精神一般或精神不振、神衰萎靡,言语低弱无力,伴见身体四肢酸重疼痛,恶寒怕冷,发热,面部浮红无根,咳嗽脉浮紧或者沉紧者,从少阴病论治。

【治法】温阳解表,扶正达邪

【参考处方】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常用处方剂量】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15克  炙甘草10克  生麻黄6~15克  制附子10~15克  细辛3克 炮姜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麻黄附子细辛汤:
生麻黄10克 制附子15克 细辛3克。

麻黄附子甘草汤:
生麻黄10克  制附子10~15克 炙甘草10克。

4.1.2.3若恶寒明显、手脚冰凉、平素怕冷、精神不振或者萎靡、面色晦暗、咳喘痰多、身体浮肿、舌苔白腻厚者,从少阴病寒湿困阻论治。

【治法】 助阳化气,达邪出表

【参考处方】真武汤

【常用处方剂量】
制附子10~15克  生白芍12克  茯苓30克  生白术20克  生姜15克切开为引;

  • 若咳嗽者加干姜10克 细辛3克 五味子3克;
  • 如果伴随腹泻症状上方去白芍加干姜15~20克。

4.1.2.4  若咳喘伴有发热,腹泻,手脚冰凉,面色晦暗无光泽,神识极度衰微或伴躁扰不宁,危急者。

【治法】通阳散寒,回阳救逆

【参考处方】白通汤

【常用处方剂量】制附子15克 干姜15克 葱白4段切开为引

4.1.2.5咳嗽气短乏力,腹泻,面色晦暗,手脚冰凉,舌苔薄白者。

【治法】温补脾肾,补火助阳

【参考处方】桂附理中汤

【常用处方剂量】
桂枝15  制附子15克  人参10克  生白术10  干姜10  炙甘草10克。

4.2  病位在中者

4.2.1 病在中(半表半里)的阳证患者,可从少阳病论治
 
  半表半里的阳证,即少阳病,多因治疗之后疾病传变而产生或初期即表现为少阳病的症状,病邪未在表,亦未完全入里,正邪斗争剧烈,而阳气尚可的患者,其表现多为:口苦、咽干、头晕、咽痛,食欲不振,胸胁胀满,脘痞,发热怕冷交替出现,身体关节酸痛,此时治疗法则为“和解”,目的仍旧是“扶正祛邪”,给邪气以出路。

4.2.1.1  若患者发热、咳嗽,恶心干呕、胸闷,伴随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舌苔白或腻,头晕乏力,脉紧不显者,从少阳病论治。

【治法】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参考处方】小柴胡汤

【常用处方剂量】
柴胡18~30克  黄芩10克  清半夏15~30克   人参10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 若咳嗽剧烈者,原方再加干姜10克 细辛3克 五味子3克;
  • 若伴腹中鸣响,舌苔厚腻而润,大便略溏而黏腻,湿象明显者原方再加茯苓30克 生白术20克。
 
4.2.1.2  若患者发热、咳嗽、胸闷、口干、口渴不呕、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面色发黄,手脚稍凉,胸胁胀满者。

【治法】和解少阳,温运中焦

【参考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常用处方剂量】
柴胡18~30克  桂枝10克  干姜12克  煅牡蛎20克  天花粉15克  炙甘草10克 黄芩10克。

4.2.1.3  若患者体质壮实,脘腹胀满,大便不通,口苦口干,精神佳,烦躁,咳喘憋闷者。

【治法】通腑泄热,和解少阳

【参考处方】大柴胡汤

【常用处方剂量】
柴胡24克   黄芩10克  清半夏15~30克  生白芍15克  生大黄6~30  炒枳实20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 痰涎壅盛可以合上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30克(包)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4.2.1.4  若病人兼表邪未解者,症见:发热微恶寒,口苦咽干头晕,乏力神倦,身体疼痛,食欲不振,恶心,胸胁胀满,咳嗽喘急者。

【治法】和解少阳,托透邪气

【参考处方】柴胡桂枝汤加杏仁、厚朴

【常用处方剂量】
柴胡20~30克  黄芩10克  清半夏15~30克  人参10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杏仁15克  厚朴15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 口渴而不呕者可以去半夏加天花粉15克;
  • 气虚者可加黄芪30克 生白术15克 防风10克。

4.2.1.5   若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腹泻,手足温和,舌苔白腻或偏黄腻者。

【治法】清热化湿,和解透邪

【参考处方】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常用处方剂量】
黄芩12克  生白芍15克  姜半夏15~30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

4.2.1.6  若病人出现胃脘痞硬,纳差,舌苔腻,呕吐,肠鸣,腹泻,发热,口鼻或口腔溃烂等表现者。

【治法】和胃降逆,消痞散结

【参考处方】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

【常用处方剂量】
半夏泻心汤:
清半夏30克  黄连3克  黄芩10克  干姜10~15克  人参1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 若胃中不适,嗳气打嗝,肠鸣腹泻,或胁下作痛,小便不利等表现明显者,用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30克;

  • 若心下痞硬而胀满,腹中雷鸣作响,下利频作,水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者,用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去炙甘草,加生甘草30克。

4.2.2  病在中(半表半里)的阴证患者,可以从厥阴病论治

厥阴病同少阳病一样,皆是病情的半表半里(中)之阶段,也可有食欲不振,胸胁胀满的表现,不可忽视。

4.2.2.1  若症见:烦渴,烦躁,手脚凉,间断发热,咳喘,咽喉疼痛,胃脘嘈杂不适,面色浮红或晦暗,甚或腹泻下利等。

【治法】寒热并调,清上温下

【参考处方】乌梅丸或麻黄升麻汤

【常用处方剂量】
乌梅丸改为汤剂:
乌梅20克  黄连5克  黄柏10克  当归10克  干姜10克  制附子10克  细辛3克  花椒3克  人参10克  桂枝10克。

麻黄升麻汤:
麻黄8克  升麻10克  知母10克  黄芩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4.3、病位在里者

4.3.1  病位在里的阳证,可以从阳明病论治

阳明病的阶段,多见于体质壮实阳气充盛之人,此时,在表邪气已入里,此时可酌情使用辛凉、甘寒或苦寒的药物处方,但需注意,中病即止,勿伤正气。

4.3.1.2   若身发高热,烦渴欲饮,咳嗽喘急,汗出多,怕热不恶寒,手脚温和,精神可者。

【治法】清泄内热,养阴生津

【参考处方】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

【常用处方量】
白虎加人参汤:
生石膏30克  知母12克  炙甘草10克  粳米15克  生晒参10克。

竹叶石膏汤:
竹叶15克  清半夏10克  石膏30克  人参15克  麦门冬20克  炙甘草15克  粳米30克。

麦门冬汤:
麦门冬30克 清半夏10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0克 粳米30克 大枣15克。

4.3.1.3   若大便干结不通,喘息急迫,烦躁难眠,脘腹胀满,精神佳,手足灼热者。

【治法】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参考处方】大承气汤、厚朴七物汤

【常用处方量】
大承气汤:
大黄10~30克  厚朴15~30克  枳实15~30克  芒硝6~15克(冲)。

厚朴七物汤:
桂枝15克  炙甘草10克  炒枳实15~30克  厚朴15~30克  大黄10~30克  生姜15克  大枣15克。

4.3.1.4  若咳嗽喘急,痰涎壅盛,呼吸急促,口黏而烦躁,舌苔厚腻而润,二便正常,脉象滑数者。

【治法】泻肺平喘,清热涤浊

【参考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千金苇茎汤

【常用处方量】
葶苈子30~50克(包)  芦根30克  炒冬瓜仁30克  生薏苡仁30克  炒桃仁15克  大枣15克切开为引
 
4.3.2  病位在里的阴证,可以从太阴病来论治

太阴病,是体质虚弱、阳气不足的虚寒证,病已入里,多见精神不振,阳气衰微、手脚逆冷、面色晦暗无泽、大便溏薄甚至完谷不化等症状,故用药以温阳扶正为主,保住阳气,方能拯救危急。

4.3.2.2  若身困乏力、头痛,面色萎黄无华,纳呆,精神不振,手足不温,大便溏泄,伴有咳喘憋闷,舌苔薄白,脉弱等。

【治法】温里散寒,气血双补

【参考处方】桂枝人参汤

【常用处方量】桂枝15克 人参12克 生白术12克 炮姜12克 炙甘草12克(阳气虚弱重者可加制附子10~30克)

4.3.2.3若疾病恢复期,咳嗽,受凉加重,虚寒乏力者。

【治法】温肺扶正,辛甘化阳

【参考处方】甘草干姜汤

【常用处方剂量】炙甘草12克 炮姜15克

4.3.2.4若大便正常,面色偏暗,手脚不温,遇冷咳喘加剧,痰多,苔白腻而润者。

【治法】温阳化饮

【参考处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常用处方量】
茯苓30克  桂枝15克  生白术15克  炙甘草12克。

4.3.2.5若身面虚浮,手脚不温,呕逆明显者。

【治法】降逆止呕,温胃化饮

【参考处方】茯苓泽泻汤加半夏干姜散

【常用处方量】
茯苓30克  桂枝15克  泽泻25  生白术20克  炙甘草10克  清半夏15~30  干姜15克  生姜15克切开为引

4.3.2.6  病情严重者:下利,胀满,躁扰不宁,手脚厥逆,阳气衰微者。

【治法】回阳救逆

【参考处方】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

【常用处方量】
四逆汤:
制附子15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12克。

通脉四逆汤:
制附子30~60克 干姜30~60克 炙甘草15~30克。

四逆加人参汤:
制附子15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12克 人参15克。

5、注意事项

5.1、煎煮以及服用方法

  泡药30分钟以上,每付药均需煎煮两次,煎煮时间根据药物情况而定,不含有久煎药物一般在30分钟左右,若有久煎药物需要煎煮一个小时以上。

  病情重者,白天隔三个小时服用一次,夜间六个小时服用一次,服用药量参照5.2 药物服用量说明。急性发作期,需要少量多次温服,严重者可以一天服药十余次,夜间也可以多次服用,让药力连续作用。
  服药后避风,让全身微微出汗。不宜饱食,禁生冷、粘滑、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若汗出热退,则及时停药或调整。

  另外需要说明:以上处方均可以折算为中药配方颗粒,服用时可以将一剂药的配方颗粒用热水全部冲开,少量多次趁热温服。若一剂药已服完,仍然不出汗,可根据情况再服一付,总之应灵活处理,随机应变。凡伴有发热者,皆按此方法服用;不伴发热者,可以少量分多次趁热温服。

5.2、药物服用量
 
  所服汤药皆需要烧滚、晾温、趁热服用。
成人一般一次大约:200~250毫升左右,
体质虚弱者一次大约:50~150毫升,一天多次服用;
儿童:
0至1岁一次大约:10毫升,
1至3岁一次大约:15~30毫升,
3至5岁一次大约:30~50毫升,
5至8岁一次大约:50至100毫升,
8至12岁一次大约:100~150毫升,
12至16岁一次大约:150~200毫升,
16岁以上按成人量。

5.3、特殊药品说明
 
  以上所有含有制附子(黑顺片)的方子均需要久煎一个小时以上;以上所有含有麻黄的方子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可能会出现心慌或者肌肉跳动等不适情况,必要时可酌情减量服用,也有部分患者服用麻黄后会出现兴奋失眠等表现,若病情较缓且不伴发热时可以早上和中午饭后服用,但是病情紧急或伴发热的情况下可不拘泥于此,仍然参照5.2药物用法。
6、总结

由于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特点,需要根据气候差异、地域差异、病人自身体质差异灵活应对,所以对于任何病没有固定的治疗处方,需根据病人的自身体质也就是阴阳状态灵活处方,且有些外感病病情变化迅速,治疗时需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及时调整。以上内容为六病辨证论治外感病要略,但仍需要根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对,方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图片
图片


声明:本文仅为广大中医从业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经方提思路分析,并非指导性文件,所有具体方药、剂量、相关比例必须在专业中医的辨证指导下使用,不能作为临床参考直接使用。

图片


本文参与整理者:

臧云喜、张佳乐、库喜龙、张林林、
宋阳、杨伟超、张亚静、李宁宁、
臧云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