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东楼醉》:一醉解千愁

 墙头草说 2022-12-25 发布于山东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天,时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他在忠州任职期间,曾多次到东楼饮酒,在某次醉后,写下了《东楼醉》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天涯深峡无人地,岁暮穷阴欲夜天。
不向东楼时一醉,如何拟过二三年。

“天涯深峡无人地,岁暮穷阴欲夜天”,在这偏远的山高谷深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年将尽之时天气阴沉好像即将到了夜晚。诗人到达忠州之后,发现这里不仅地处偏远,而且山高谷深,仿佛与外界隔断了联系,使人备觉孤独寂寞。雪上加霜的是,此时正值隆冬天气,连续的阴天使白天像黄昏一般昏暗,更使人觉到内心黯淡。置身其中,诗人自然百感交集,愁肠百结。

“不向东楼时一醉,如何拟过二三年”,如果不时常到东楼喝得酩酊大醉;应该怎样才能度过这二三年的时光呢?诗人又是幸运的,当他希望能够借酒消愁时,他找到了饮酒的好去处——东楼。于是,他时常到东楼饮酒,常常一醉方休,在醉中,他忘却了忧愁,觉得时间也好像加快了速度。放眼前路,任期仍有二三年的时间,却不知还要大醉多少次才能结束这样的生活。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此番道理,世人皆知。然而,醉乡仍旧是许多人的避难所。诗人饮酒大醉,并不求一劳永逸地消散忧愁,只是希望暂时到醉乡,逃避现实的忧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