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顶科技,还能会顶吗?多维度根因分析

 山蟹居 2022-12-25 发布于上海

聚焦:无线连接芯片,市场,技术

半导体市场有一句名言:做手机就像吸白fen,吸了就戒不掉了;

半导体行业有一句名言:半导体产业是技术,人才,资金密集型企业;

越是深入到国产半导体产业,发现国内半导体和海外半导体的鸿沟似乎就越大,然后自己加了一句体验:半导体是一个重管理的行业,机会成本超高的行业;

特别说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建议基于本文进行股票买卖;

01

关注汇顶

关注汇顶,是在今年的一场发布会,看到汇顶发布的蓝牙产品线,眼前一亮,随即带着疑问 ”会有Nitch的市场匹配吗“,关注其产品在市场的反馈;

BLE+PSRAM,多家蓝牙公司发布新品

出乎预料的,了解到汇顶BLE产品线竟然有千万级以上的出货,而且AUP不低,基本在0.6美金以上;

打开股票一看,感觉好像是一个黄金坑?

图片

02

 什么是大势

同行问我,汇顶股票,160的成本,要抛了嘛?你觉得汇顶有机会吗?

你知道是什么支撑2020年汇顶一路向上?又是什么让汇顶砖头直下,不给任何解套的机会?

有时候回答问题似乎很难,因素太多;

如果我们问题简化,看趋势:2019年,汇顶ToF产品线性能不及预期 + 手机AI人脸解锁,这种情况,就基本决定了汇顶的短期基本面以及市场预期;(据说ToF和CIS产品线是2022年才砍掉的)

市场稍微拉长了看,是非常客观的;

但是,估计谁也没想到,股票可以一路向下,击破50;

03

产品组合的基本面

汇顶在行业做的好吗?2021年,汇顶营收57.13亿,归母净利润8.6亿,能做到这个营收规模的国产半导体不多;

纳芯微:2021 / 8.62亿;

圣邦股份:2021 / 22.38亿;

兆易创新:2021 / 85.1亿;2020 /44.97亿;

出货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供应链的议价能力,比如营销渠道的影响力;

从出货的角度,汇顶在国产范围内不算弱;

产品代表着生产力,我们再看看汇顶产品系列

图片

指纹传感器产品,全球第一;

触控产品,国内第一,国际领先;

健康传感器产品,国内第一,全球前三;

语音和音频方案,NXP收购,国内第一;

低功耗蓝牙产品,国内今年估计前5;


在一个领域,能做到第一的公司,不算弱,多条产品线都能干到第一或领先,从这个角度看,汇顶很强;


那么,很大也很强的汇顶,有机会会顶吗?

我们继续分析

NB-IoT产品,汇顶收购的德国某公司,这个行业国内竞争异常激烈,年中记得还有一个热帖,倒在B轮的半导体公司,诺领科技,也是做NB-IoT的;除了竞争,NB-IoT的应用是依赖基站部署,需要非常高的现场调校;个人觉得NB-IoT汇顶没有机会,年报中的OpenCPU在工业,属于YY;

ToF和CIS,两条产品线,在汇顶立项时候,就有终端应用人建议不要做,不清楚现在说算不算事后诸葛,但是结果来看,确实没有机会;

BLE产品线,虽然营收可能破亿,但是短中期不赚钱,无法带来现金流;

TWS产品线,据说汇顶第一代直接干了LE Audio,不兼容经典蓝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新的TWS芯片,据说上半年就已经测试验证中,目前还没有客户量产;加上TWS卷王恒玄,中科蓝讯,钜芯,让市场的预期相对就很低了;

DCT汽车ADAS产品线,一年营收少的可怜,记得汇顶发过公告说明;

可以看到,汇顶在转型过程中,许多的产品投资失败,导致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消耗,个人揣测,汇顶某些不成功的产品,应该是研发主导,没有懂行的明白人做军师;

在没有看到明确有机会的拳头产品前,市场给出了客观的走势,价值回归;

在汇顶公告的研发投入一亿元以上,连接项目投入6.4亿,产出~1亿,应该就是BLE产品线;

安全产品线,投入4.8亿,产出多少不好说,因为安全,看政策吃饭;

图片

04

生产关系

和圈内朋友聊天,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汇顶对手机外的市场不了解,不尊重;

在圈内的人,应该都知道代理,IDH,VAR等,以及他们在市场的作用;而基于市场反馈,因为习惯了支持大客户 - 堆人策略,对于中小客户的支持,拿健康传感器产品线举例,既要核心算法不开放,又不提供完整的产品包,还要代理拼命投入拓展支持客户;这一套下来,代理也被玩死,客户也被XX;这也是呼应了我文章的开头,吸过白FEN的,真的看不上其他的,虽然嘴巴喊要;

因此,外部的合作伙伴对汇顶,我聊过几家家,都是怨声载道;

回过头来看汇顶内部,前面谈到半导体行业是重管理的,从市场需求到内部立项的产品需求管理体系,从立项到交付的研发及质量体系,从产品发布后的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都是极大的挑战; 

这部分明显汇顶交了不少学费

- 需求管理:NB-IoT/TWS/DCT

- 研发及质量体系:ToF/NFC
- 生命周期管理:截止22Q3的19亿库存

交学费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其他半导体公司现在也刚刚开始交学费

05

后记

回到标题的疑问,短期看,因为一直跌,有一定的反弹动力,或许会出现短期的报复性反弹;

中期,没有看到基本面的明显改善,当然,目前也没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未来可能进入去库存周期的情况下,当前的估值,属于市场的合理反应;

长期来看,新一代拳头产品,如TWS/音频/安全产品的大客户状态,管理体系的完善,内部员工认可度及人才梯队的完善

大者不一定恒大,大而强者,未来可期;

/ ___  交个朋友  ____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