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诞老人和小阳人

 土而不渣 2022-12-25 发布于重庆

今天都快结束了才想起来是西方的圣诞节。看了一整天的新闻、朋友圈以及群内讨论无一处提及圣诞节的。我相信自己不是一个信息孤岛。只是此刻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三年后,我们正在经历真正的“疫情”。

圣诞节的涌入其实也和我国改革开放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消费的欲望越来越大的时候,节日成了大家很好的消费、娱乐借口。众多喜庆的、快乐的节日便随着经济活动的交流深入我国。尤其是西方众多的节日在不知不觉竟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日常。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并不知道节日的由来,就像根本没有搞明白西方民主为何物时,便只在见到它的好时附和他的好。

过洋节,成为了一种趋势,以为是朝着好的生活方式去追求。到头来,不过是奶头乐经济。

所谓奶头乐经济就是由于生产力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不必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为了安慰他们,避免阶级冲突,那就是制造“奶头”——使其沉醉在消遣娱乐中去。

想想看为啥这些年基本是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愚人节这一类偏喜乐的节日流行起来,而西方的复活节、感恩节等却少有流行?一方面肯定是人们对于快乐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可能是西方将对待本国的“软瘾”料向全世界输出。如果有一天大麻正从那里向全世界输出也不足为奇的。

全世界还有许多贫穷的地区,过去西方殖民地,存在着没有喝咖啡的命却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正是应该奋斗的困难日子里,他们却选择了西方人教给的“先进”生活方式。

只有少数的国家如中国一样保持着警惕,更是将对待苦难的写进国歌。只要唱起,我们就不会忘记苦难辉煌的历史,告诫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无论文化以何种方式入侵,始终都能确保根正。这也是我们的前辈们愿意付出鲜血赢得民族独立、国家自主的现实意义所在。我们必须要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自己的繁荣复兴之路。

疫情彻底放开后,人们必然要经历一番阵痛。这段时间从朋友和亲戚那里传来几个老人去世的消息,新闻里也播了近段时间几个院士相继去世的消息。我们正遭受疫情的冲击,虽然较三年前的阵痛小得多,但仍旧是没能实现软着陆。这是属于我们该吃的苦,也要正视这份苦。

GDP高速发展的时代结束,随便投资就能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疫情里挣扎的每个个体除了遭受病痛的几次侵扰外,也正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娱乐终于停止。我们还要停止抱怨,因为没有人愿意听见。一切都是自我的选择,仍然需要自我的救赎。时代未必一定落寞,消极的人注定毫无出路。

较之如圣诞老人的长久而不自知的奶头乐,正在遭受的全民小阳人痛苦却是短暂而自知的,即便是面对经济下行的可能长期阵痛,人们仍然是自知的。自知有利于觉醒,觉醒有利于涅槃。痛苦里的人终将找到出路,安乐窝里的人太多“乐不思蜀”。

无论你是阳康还是阳过或者夜未央(爷未阳),都值得祝福。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未知宿命活成了确定性。

遭遇一些苦,经历一些难,才显得人间珍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