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红波丨冬日杂记

 新用户6981V1ce 2022-12-26 发布于河南

上班路过大街,街两边高大的悬铃木树上枝叶刷刷响,枝上留下许多鸟儿的空巢,可怜的鸟儿都到哪里去了?这么冷的冬天,它们怎么生活?该不会也和我的童年一样睡在柴草垛里取暖吧?
居住在窗明几净的楼房里,听着窗外不绝于耳的西北风,屋里的温度依然是20多摄氏度。这就是我奋斗了三十多年,得来的幸福,也是我童年梦寐以求想要拥有的美好生活。
喝一杯红茶暖暖胃,用手抚摸着四面雪白的墙壁,我想起了童年居住过的老屋和昏暗的煤油灯。
1981年,已经参加工作十几年的父亲,积攒了千元,率领我们全家,盖起了三间新瓦房。为了省钱,瓦房的承重部位使用砖和石灰垒起,而四面墙壁都是土坯填起来的。那时候我们还小,这些土坯都是亲戚们(包括我姑父、我姨夫、我舅舅和叔叔等)农闲时节提前帮忙制作的。他们在宅基地上挖出地表下的泥土,用夯打成一块块的土坯垛起来,等到风干之后才能盖房。

房子盖成以后,在土坯墙外边糊上一层泥皮,等墙面干透之后,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父亲照常在外上班,母亲领着我们在家生活。
冬天来了,母亲领着我们把盖房子剩下的砖瓦垛起来,垒成一个长方形的一尺多高的平台,在上边铺上玉米杆和大豆杆,再铺上被褥和床单,这就是我们兄弟几个的床铺。母亲把锅台也设计在屋里,冬天在屋里做饭暖和。
屋里没有电,晚上起床划火柴,点亮放在锅台上的煤油灯。煤油灯不用购买,都是我们自己用墨水瓶做的。墨水瓶里的墨水用完后,用火烧红的粗铁丝把瓶盖钻个孔,再做一个灯头,插进瓶盖里,煤油灯就做成了。
制作煤油灯灯头是个技术活,首先需要找个2厘米见方的薄铁片卷个直径为5毫米左右的圆筒,再用剪刀剪一个和墨水瓶盖大小尺寸的圆铁片,中间钻个比5毫米直径大一点的孔。把卷好的圆筒穿过铁片,再用棉线捻成5毫米粗细的灯芯穿到圆筒中间,灯头上部的灯芯不要留太长,灯头下部的灯芯要通过瓶盖,落到瓶子底部,灯芯浸在煤油里,煤油灯就做成了。因为棉线容易吸油,点燃灯芯后,瓶子外边着火,瓶子里边的煤油会顺着棉线源源不断的往上走。
有的同学爱动脑筋,使用坏自行车轮胎的气门芯制作煤油灯灯头,因为气门芯可以调节火苗的大小,但是用气门芯做的灯头,灯芯比较粗,用煤油也比较浪费。

整个冬天,晚上我们去学校上晚自习,就用自己制做的煤油灯照明写字。我们的教室也是土坯墙,每间房都有窗户,而且窗户的窗楞都是白色的小木格子。冬天,老师担心我们坐在教室里边冷,就在窗格子上糊上浆糊,从外面贴上一层白面纸。有时候外面刮风,为了防止透过门缝里的风把煤油灯吹灭,我们就用作业本的纸卷一个纸桶,将煤油灯套起来,还在纸筒上挖个洞,从这个洞里透出的光亮,刚好可以写作业。
那时候我们还学习写毛笔字,煤油灯的油烟是研墨的最佳原材料,围煤油灯的纸筒高一点,在顶上放一块硬纸片,油烟就会在硬纸片底部越积越多,等到油烟堆积的可以用小刀刮下来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研墨了。如果煤油灯里使用的是柴油,一晚上就可以收集好多油烟。
那时候,我们的课桌面是水泥板,桌子腿是泥土坯,有的同学为了不让煤油灯侵占书本的地方,会用铅笔刀在桌子腿的土坯上挖个洞,白天把煤油灯放进去,晚上使用的时候再取出来。
“你闻到香味了吗?”有一天,坐在教室第一排的同学在班里传说,昨晚上,班主任在他的煤油灯灯罩上放了只铁盒,铁盒里有芝麻,芝麻烤熟了,闻着真香。这下好了,许多同学都跟着老师学。有的带了白大豆,有的带了黑大豆。一晚上,教室里总能听到噼啪噼啪的炒豆声音,空气中弥漫着炒熟了的豆香味。
白天,教室里没有炉火,我们就站在屋檐下晒太阳,爱动的同学推着身边的同学往墙角上推,大家便一齐用力,那就叫挤油油,大家活动起来,身上就暖和了。

艰苦的年月,人们的生活还不够富裕,有的小孩子穿着大人的衣服,而且还是补丁摞补丁。袖子短的棉袄,没有手套戴,手指冻伤后,红肿的手指纹裂开带血的口子,看着只让人心疼。
听说麻雀的脑浆可以治疗冻疮,就有人夜里去屋檐下掏麻雀,抓住麻雀把麻雀脑袋砸烂了,把脑浆直接涂抹于冻烂的伤口上。现在想想那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可是,在那个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岁月,人们的生活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小孩子们抓到麻雀就能享受一顿美味佳肴,他们将打死的麻雀放进火塘里烧烤,等到火塘里飘出来浓郁的肉香味,就把烧得乌黑的麻雀从火塘里取出来,剥去不能吃的内脏,冒着热气的麻雀翅膀和两条腿,肉味鲜美诱人,孩子们争着分享着。一边吃一边说:“烤焦的麻雀肉脆香脆香,真好吃。”让没有吃到嘴的人,馋得直流口水。
感谢麻雀用生命温暖那个贫困的年代,逮麻雀,成为烙在童年时光里最美好的回忆。
在冷寒的冬天,人们总是盼望下雪的日子赶快到来,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瑞雪兆丰年,望着满天纷纷扬扬的雪花,大人和孩子一样开心,人们都希望来年是个丰收年,日子会越来越好!另一个原因是冬天过后,春天就要来了。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李红波,1970年10月生,义马市作协会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热爱文学和剪纸艺术,散文、诗歌、剪纸作品散见于报纸杂志,现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义煤集团公司常村煤矿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