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毛之地荒野的孤寂?是戈壁滩凛冽的寒风与雨雪的鞭打?这残缺的堡垒,是历史的切口,也是时间的沙漏。寻访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影,古城无语,阳光刺眼,风声凛冽。 许三湾与骆驼城是河西走廊上的汉唐古城遗址,千百年来,他们像忠诚的卫士屹立在荒漠之中,守护着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的西大门。河西走廊,这个汉代以来中原王朝经略西北的咽喉要地,千年前的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虽早已湮灭,但残存在戈壁沙漠中的古城遗址,还在诉说那遥远又神秘的往事。 上图:航拍许三湾城址(国五) 从规模上来看,许三湾城址逊色于骆驼城几近其一半规模,如今寻访最显眼最醒目的许三湾城址,实际上是明代洪武五年到景泰七年,高台县守御千户所的治所遗址。而风化的几乎和戈壁滩融为一体不好辨认的遗址残骸,才是旧存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古城。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许三湾在骆驼城前哨,两座古城相距约十公里,其存在的原因,很可能是汉唐时期抵御异族骚扰,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把许三湾视为驻守骆驼城的前哨阵地。 空中俯瞰轮廓清晰的明代许三湾城址,内城基本完整,平面呈长方形,四角筑有高大的方形角墩,城南有一方形瓮城,南北城垣均有马道痕迹。 沉寂的残垣断壁中,处处拥挤着历史的影子,嗅着空气中弥漫的气息,仿佛能感觉到历史的余温。闭上双眼,千百年时空穿越回眼前,你是否听到张骞一行风尘仆仆的脚步声和深沉悠扬的驼铃声?风声中依稀传来霍去病率领的万千铁骑,驰骋在河西走廊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彼时西汉王朝收复河西走廊之后,高台便成为这一通道上重要的战略要地,汉武帝在河西设郡置县、修筑关塞、移民屯田,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以推进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骆驼城既是驿站,又是商贸交易的中心地,可以想象的是,当时中原的使者与商人接踵西行,大量的丝帛锦缎沿河西走廊经驿站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也经河西走廊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各地。眼前寂寥的废墟曾经是何等的繁华?这古城,不同的地域民俗显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得到过最集中的展现,这骆驼城,他见证过西方文明与中原礼仪冲撞、兼并、发展,到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 上六图:骆驼城城址(国四) 然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如今却是满目疮痍,我努力的从断壁残垣、千疮百孔的墙体中找寻,希望还能摸索出历史变迁的轨迹。骆驼城的存在,他不仅是一个“互市”的场所,在河西走廊这一片热土,不仅是经济地位,骆驼城还有着举足轻重的军事与政治意义。结合地理条件来看,从西域穿越大漠,翻过祁连山,越过秦岭,直接关乎到长安乃至中原的安危。那些屯兵夺权,驻扎设郡,触目惊心的纷争激战,都是为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百姓的安宁幸福为目的。所以,回眸千年前的历史舞台,汉、隋、唐无不倚重河西走廊地带。 上图:高台县博物馆拍摄,高台在河西走廊所处的位置 除了城址,这两座古城周边及地下,还有极为丰富的宝藏。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彼时中原战乱频繁,而河西走廊地区却相对安定,大批逃难于此的百姓在此定居,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也与这一地区原有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促成了河西走廊辉煌数百年的河西文化。高台博物馆内数百件国家一级文物均出土于许三湾及骆驼城古墓群,上世纪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骆驼城发掘了一批魏晋砖室壁画墓。1999-2007年,骆驼城及许三湾继续考古,先后发掘了一批砖室墓,这些墓室墙壁上绘有魏晋时期的壁画。壁画内容大多展现的是彼时河西地区汉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一些农牧、打猎的场景。这说明了当时的河西地区聚居了各民族百姓,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已经基本统一了一些丧葬的习俗,对墓室都要进行装饰。 上二图:骆驼城墓群出土汉代木马,是整个甘肃省出土的木马中,体量最大者 上二图:许三湾墓群出土魏晋时期陶罐,彩绘天马神兽图案逼真灵动 上图:许三湾墓群出土胡俑牵马 上图:许三湾墓群出土魏晋时期木棺板画 上图:骆驼城墓群出土魏晋时期木帷帐,体现古代天圆地方的理念 上图:骆驼城出土扶桑人物图棺板画,充分说明骆驼城地区在汉唐时期不但是丝绸贸易的运输中转地,也是丝绸的生产地。 上二图:人物俑折射出的,是当时社会各色人物的服饰,为后世研究当时人物的穿着打扮提供依据 上图:木质院落的模型,从外观来看,中间重檐望楼,四周有墙,墙上绘有兵器,应是防卫式建筑的形制。 上十一图:许三湾与骆驼城墓群出土的壁画砖,表现各民族狩猎、放牧、宰杀、生产等生活画面,反映出的是当时河西地区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历史影像。 俯身蹲下捧起一抔黄沙,这古城与古墓已沉睡沙漠千年,眼前的景象,只是被岁月抛弃了的废墟。汉时的日月曾经映照着大漠,伴随着来来往往的使节,还有商贾们高高的酒樽和沉沉的脚步。明月未老,如今它依然映照着后人,映照着沉寂的许三湾与骆驼城,那些散落飘飞的思绪,随日升月落,让后人在重温历史的同时,透过史迹感知到昔日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繁荣与兴衰。 狼烟烽火已散尽,羌笛、胡笳、长啸、马蹄……留给后人的,不只有满目疮痍的遗址和珍贵文物的物证,数千年历史的回音壁上,这份真实最是动人。 上二图:骆驼城墓群原址现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