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近山英勇了半辈子,一个女人就把他打倒了,其实还是性格的原因

 新用户25253672 2022-12-26 发布于云南

王近山一仗打死180名日本军官,陈赓称赞:比消灭5万日军意义都大

1943年10月,王近山收到刘伯承师长的一封亲笔信:

“近山,奉党中央命令,派你带16团赴延安扩编部队,保卫陕甘宁边区。现在日寇正集中重兵在太岳地区扫荡,敌情复杂,形势紧张,路上一定多加小心,此次西行,你是独立作战,在敌众我寡时机变幻很快,而上级又无法及时指导的条件下,必须发挥我军机断行事的优良传统……”

王近山很激动,师长派他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这封信分量太重了。一定要完成好师长交代的任务。

临走前,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亲自送行。陈赓叮嘱:近山,此去任重道远,要尽快赶赴延安。路上不要求战,如发生战斗,也要力求速战、速决、速离。你还要掩护一批负责干部和家属子女,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文章图片1

王近山说:“陈司令,记住了。”10月18日,王近山到达山西临汾。侦查得知,一小股日军要经过洪洞县韩略村。当地党组织汇报:“每天上午都有若干辆汽车,经过韩略村,去支援扫荡的敌人。下午到根据地抢劫财物粮食,再运回临汾。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王近山猛拍了一下桌子:“狗日的,太嚣张了,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武委会的同志一听,兴奋地说:“韩略村附近的公路两侧两丈多高的悬崖,是个很好的伏击点,那是最好的舞台。”

王近山说:“出发前,陈赓司令员曾嘱咐我,尽快向延安开进,不可求战,可是现在敌人的胸膛已经扑到我们的刺刀上了,难道我们睁一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见,任他们胡作非为吗?”

团政委常祥说:“我们要把刺刀狠狠地插进敌人的胸膛。”

王近山说:“刘师长说,扬扬沸沸,不如釜底抽薪,你只要在敌人胳膊肘的麻筋上弹他一下,敌人胳膊自然会收回去。如今我们在这里开刀,就是要调动和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腹地的反扫荡作战,也一解本地老百姓的心头大恨。”

代团长袁学凯也表示赞同。他说:“部队士气很高,三天不打鬼子,手就痒痒。只要能打仗,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王近山说:“既然大家没异议,就打好这一仗。就当是保卫延安的一场热身赛,打一场速战速决的伏击战,记住陈司令的指示,抓一把就走。”

10月24日3时,第16团进入韩略村设伏。到了9时左右,13辆汽车大摇大摆进入伏击圈,车上的日军大声狂笑,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股天兵正在等着他们。

王近山一声令下,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除3人侥幸逃脱外,全歼日军180人。

八路军牺牲了有五六个人, 5连的指导员郑光南,抱着一捆手榴弹扑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了。

王近山智勇双全,知道不能恋战,他向部队命令:“传我的命令,急行军,马上出发!”

他跟当地领导孙明烈道别。他说:“孙主任,谢谢你,也谢谢老乡们。这么多人在敌人的中枢阵地,停留了整整两天,居然没有走漏一点风声,没有群众的配合是不可思议的。这次伏击战体现了人民的威力。重伤员还得麻烦你们安置和掩护,战利品和战场也留给你们打扫。”王近山有情有义。

孙明烈说:“旅长放心,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你们是我们的亲人!赶快走吧,敌人不会就此罢休,一路上保重。”

王近山边走边问,参谋长林克夫汇报:“180多个日军全部被歼,有三个人逃脱。还缴获了九二式重机枪一挺,歪把机枪2挺,步枪80多支,击毁汽车13辆。”

文章图片2

王近山说:“感觉这股日军很凶顽,而且都配着战刀,身份好像不一般。”

王友谅说:“旅长,你猜对了。我刚才看到一份缴获的文件,查明了这股敌人的底细。他们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是中国派遣军步兵学校学员组成的日军军官观战团。内有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有联队长6名,其中还有日本天皇的侄儿。”

王近山说:“这可大赚了一笔。完全没有想到啊!”这一场战斗的确使日本朝野震惊。那么多军官丧命,冈村宁次别提有多怒了。

冈村宁次觉得丢了面子,派出10架飞机追踪王近山,并从临汾和正在进行“扫荡”的日军中抽出3000多人,向王近山实行合围。

冈村宁次近乎咆哮地对部下说:“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吃掉这股共军。”

结果底下人报告:“共军特别狡猾,早已消失地无影无踪了。”冈村宁次只好拿底下人出气,把韩略村据点的日军中队长挥刀给砍了。

为了对这次惨败有个交代,冈村宁次还撤掉了一名中将师长,当了替罪羊。想想够倒霉的。

很多年后,冈村宁次对战场战斗耿耿于怀,他在回忆录里写道:“共军确实长于谍报,而且足智多谋,经常出现小股部队被全歼。”

王近山快速离开韩略村到达霍山,侦查得知有三路敌人尾随而来,重兵压境,显然是来报复。

王近山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成若干小分队,利用夜色掩护,迅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他命令一个连长在不同的方向实施佯动,吸引敌人主力,为掩护部队突围。

敌人分不清共军待敌有多少部队,不敢贸然追击。小分队就这样快速突围成功,而且无一伤亡。王近山因为这场战斗在战争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韩略伏击战成为三十六计中“顺手牵羊”的典型战例。

王近山的老领导陈赓说:“韩略伏击战比消灭5万日军的意义都大。”刘邓首长对王近山的这次伏击也给予高度赞扬。

王近山一到延安,毛主席亲自接见。在没有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打了这一仗。毛主席说,“一二九师有个王疯子,敢打没有命令的仗,很好!”

主席还说:“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了不起啊。这次伏击战说明你很勇敢、果断,有胆略,抓住战机打了一个漂亮仗。”

王近山握着主席的手谦虚地回答:“报告主席,我跟刘、邓、徐首长学习打仗。”

毛主席说:“刘、邓、徐是我们第一代军事家,你要做第二代军事家。”毛主席留下他一起吃饭。

文章图片3

之后,王近山被任命为新四旅旅长,担负起更重要的使命。

韩略伏击战也被搬上了银幕,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带领一营官兵伏击日本军官战地观战团,让晋绥军的楚云飞佩服不已。这场战斗的原型正是韩略伏击战斗。

上甘岭战役成就了两位领导,一位成正国级领导,一位当了国防部长

上甘岭战役最焦灼的时候,王近山到了三兵团驻地。一见面,王近山傻了眼,怎么秦基伟一下子老了这么多。

眼眶深陷,眼底很深,眼睛发红,布满血丝,感觉几天几夜没休息。

连日来,上甘岭战役打得十分残酷,一会阵地丢了,一会阵地又夺回来了,循环煎熬,成千上万的战士在战斗中牺牲,秦基伟吃不上饭睡不了觉,当然消瘦了很多。

王近山体谅秦基伟的难处,想来给他鼓鼓劲,在战役最焦灼的时候,需要的是鼓舞与激励。战士需要鼓励,主帅同样需要鼓励。

文章图片4

王近山打仗有一套,不按常规出牌。他跨步握住秦基伟的手,问道:

“怎么样?我看你瘦多了。”秦基伟苦笑着:“你不也一样吗?”

王近山严肃地说:“秦麻子,你给我说实话,能不能顶住?”王近山开门见山,直来直去,要的是最新的战斗情况。

秦基伟回答:“我四十五师搞得差不多了,二十九师一个团……哎”

“四十四师、二十九师还有其他防区,兵力无法调动……”秦基伟越说越难,感觉快要撑不住了。

王近山重重地说:“我问你能不能顶住?要是顶不住,我让十二军上!”

秦基伟一听,火了,他大声吼道:“我不下,我死也要死在上甘岭。王司令,你不能扇我的耳光啊!”

秦基伟觉得挺委屈的,自上甘岭战役以来,他一直战斗在最前线,这个时候,上级要他下,他觉得自己被否定了,好像拿不下这场战斗,当然很生气。

王近山看出了秦基伟的心思,这小子还是不服输。虽然仗打得很焦灼,但是还是要拼到底。

王近山将手在桌子上一拍,大声说:“好!一言为定,十五军不下来,不过十二军也要上,

我把十二军配属给你指挥,怎么样?再增调些炮兵,还有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

秦基伟高兴了,咧着嘴笑了:“我说王司令也不会扇我的耳光啊……把十二军这样的主力部队配属给我,这种支持和信任还有什么说的。”

十二军是王近山的嫡系部队,是从六纵改编过来的,而且战斗力很强。这支部队在王近山的带领下,打过不少硬仗。

他手下有三员虎将:李德生、肖永银、尤太忠,个个风格鲜明。能把这样的部队配属给秦基伟指挥,当然是求之不得。

秦基伟的第十五军,在解放战争中是陈赓四兵团中相对弱的一个,不是陈赓倚重的部队。

但秦基伟这个人不服输,既然把我派到上甘岭,我一定要打出个名堂,为十五军正名。

秦基伟对王近山说:“既然兵团首长这么信任我,我就咬牙打下去,保不住上甘岭,我提脑袋见。”秦基伟斩钉截铁地回答。

秦基伟回头就给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打电话。秦基伟说:“崔建功,十二军要参战了。”

崔建功说:“好呀,总算熬出头了。”

秦基伟说:“能不能把阵地重新夺回来再交给十二军。”“那当然,不能让人家给咱擦屁股。”

“那好,我给你补充新兵。你抓紧训练一些完整的连队,参加反击。这是最后的反击,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崔建功在作战会议中做出了“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剩下一个班,我当班长,我牺牲了,副师长是第一代理人“的坚定表态。最后指挥45师经过43天的激战后成功守住阵地。

事后,王近山说:“秦基伟这个人英雄主义很厉害,爱戴高帽子,好胜心很强。

我给他来了个激将法,这一招真管用,他还真凭着四十五师那点残余力量,在坑道里坚持了下来。”

什么部下,就用什么方法激励,王近山用人拿捏得很准。

10月30日夜间,上甘岭战役开始大反击,十二军在李德生副军长的带领下投入战斗。

王近山信心十足,对杜义德说:“李德生一上去,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

事实上,李德生上去后,王近山睡得并不安稳,因为上甘岭战役随时牵挂着他的心。

上甘岭战役打得很焦灼,记得王近山入朝前,曾拜访了林彪,他向林彪请教上甘岭战役如何打?林彪半天不说话,最后说了一个字:“熬”。

王近山心想:林彪真是一个罕见的军事天才,简直是料事如神。战斗后期,十二军三十四师一〇六团最后投入上甘岭战役。

文章图片5

王近山的意思很明确,一〇六团要在上甘岭战役打到底,收摊子。

这支英雄的团队在武效贤团长的带领下,最终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当然也是一个血淋淋的大句号,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换来了胜利。

一个团硬是打下了伪二师、伪九师三个团,坚守阵地20多天,完成了“打到底,收摊子”的任务。

秦基伟军长在道德洞十五军指挥所接见了武效贤和他的英雄部队,秦基伟发自内心地赞叹:“一〇六团的仗打得顽强,打得技巧啊!”

十五军的参谋长特意赠送了一面锦旗:“主动灵活,英勇顽强。”

15军军长秦基伟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这样说过:“12军是取得上甘岭作战全部胜利的保证。12军是在什么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呢?是当战斗最紧张、最艰苦,15军二梯队已无法战斗时,赶来参战的”。

“要充分肯定12军的作用。没有12军的参战,当时的这个客观情况,要是只靠15军,很难把它打成最后这么个结局的”。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第15、第12军击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冲击650余次。

并进行了数十次反击,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最终守住了阵地,粉碎了“联合国军 ”的“金化攻势”。

而王近山这一战为自己正了名。第五次战役中第三兵团所属60军180师遭受毁灭性重创。

白马山战役中指挥万岁军38军进攻韩军第九师阵地失利未完成战役目标,成为王近山将军一生打仗中少有的遗憾。

曾经一度,王近山不愿意见彭老总。他觉得,180师在他心中是难以逾越的一道伤疤。所以,他一直憋着一口气。

但是,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王近山功不可没。

在战役最焦灼的时候,他适时调整作战部署,派上李德生的十二军去增援,凸显王近山将军的智慧与谋略。

当然,这场战役也让秦基伟一战成名。秦基伟在新中国成立前,打仗虽然可以,和王近山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名气上更是没法比。

级别上将,秦基伟是军长,而王近山是兵团副司令员,二人差了很多。但是,上甘岭战役打完之后,秦基伟身价倍长。

1953年6月16日上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了秦基伟。

毛泽东指着秦基伟对刘少奇、周恩来介绍说:“15军军长秦基伟,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又是上甘岭的英雄。”

刘少奇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上甘岭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

周恩来也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你们打得很苦,很顽强,打得很出色。”

好长一段时间,人们记住的是秦基伟的十五军,对十二军参战了解的并不多。十五军后来被称为“千岁军。”

1961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决定将15军改建为空降军,15军成为新中国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的空降部队。

文章图片6

其实,如果没有十二军参战,这一仗还真不好说。历史给了秦基伟一个出头的机会,王近山作为兵团副司令帮了忙,秦基伟把握住了机会。

所以我说,上甘岭战役王近山司令员派出一个人李德生,成就了一个人秦基伟。

毛泽东评价上甘岭战役时说:“上甘岭打得很好。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它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利坚合众国的钢铁还要硬。这个奇迹是你们创造的。”

秦基伟说:“是主席和军委指挥得好,战士们打得顽强。”

毛泽东很高兴,笑着说:“你们打得好,我要有表示。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那就请你吸烟吧!”

秦基伟心里一直心存感激两个人: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12军副军长李德生——最默默无闻的指挥官。如果没有他们,上甘岭战役真不好说。

上甘岭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是王近山,因为家庭生活原因,之后,他的官做得并不大。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国家公安部副部长,这两个职务类似于副省级(副部级)。

后来复出,他的好多部下成了他的上司,最高职务是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等职。

性格决定命运,战场上他的二杆子性格的确是不怕死、敢于牺牲,造就了他,也成就了他,邓小平说他是:“一代战将。”

但是,生活中这样的火爆脾气并不值得提倡,和妻子离婚是他走得最错的一步棋。

如果没有这一步,不说副国级,大军区的司令员或者更高的位置,王近山的资历与能力,干起来绰绰有余。

秦基伟后来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秦基伟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人生,好“玩”的将军,靠着上甘岭战役积累的人气,最终走向了更高的位置。

如果没有上甘岭这一仗,秦基伟可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将军。王近山成就了他,帮助了他,这一点不容置疑。

在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李德生奉命统一指挥在前线作战的第12军、15军所属部队,机智灵活,浴血奋战。

反复争夺,击退敌人数百次猛烈进攻,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回国后,他担任了第12军军长。

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特殊时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能够看上他。

李德生个人能力强,很会做人,也会做事,情商也高,比较谦虚,后来官至正国级。

1973年8月,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文章图片7

这两位部下,日后的成就都超过了王司令,可能他也想不到。不过,王近山不是一个官迷,对待这些事他很平和。

后来他的旅长肖永银成为他的上级,他很尊重。不得不说,将军是一个非常厚道的人。

如果王近山将军格能稍微柔和一些,他的人生一定不一样。可惜,没有如果……

肖永银处理王近山美人案,如果当时严肃处理,还会有后面的王近山的离婚吗?

杨尚昆晚年说:“有的同志打江山很勇敢,坐江山就不行了。王近山打江山没得说,一坐江山就坐出了个生活作风问题。”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当年毛主席带领解放军进北平时,就说了一句话,“我们不能当李自成”。

革命战争年代,王近山立下了赫赫战功,毛主席称赞王近山:“129师有个'王疯子’,很能打仗!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

邓小平曾说: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大?是王近山同志,在许多艰苦战斗中最后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还有很多领导人对王近山给予高度评价。

1949年秋,刘邓大军解放了大西南,王近山随着大军去了大西南。部队进驻重庆后,三兵团的副司令员王近山登台演讲,底下坐着很多的仰慕者,有大学生也有知识青年。

王近山戎马一生,虽然文化水平不高,演讲却富有鼓动力,加上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当然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听讲。

经典战例和战役,台上讲得激情澎湃,底下听得如痴如醉。这时,有一个年轻的女子冲上台来,给王近山将军献了一朵花。王近山很自豪。

这个姑娘为什么敢冲破人群向年轻的将军鲜花呢?原来这个姑娘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小姨子,也是一个知识青年。

因为跟着姐姐见过姐夫,所以她就大胆地献了一束花。他是真心地为自己的姐夫自豪。

王近山有些飘飘然了。看着眼前美丽的姑娘,王近山心想:多好的姑娘。

王近山风流倜傥,当然成为知识青年的偶像。美人仰慕英雄,英雄喜欢美人,再也正常不过。

想不到王近山难过美人关。更想不到的是王近山与自己的小姨子相爱了。

有的人想干不敢干,有的人想干就干。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有非分之想,也要及时地悬崖勒马。

王近山在战场上的大胆,在情场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王近山大胆地往前冲,最终倒在了小姨子的石榴裙下。

共产党的部队靠什么赢得天下,靠的是民心,靠的是铁的纪律,靠的是团结等等。王近山越过雷池,当然要受到惩罚。

上级机关3兵团部责成12军副军长肖永银负责审理“此案”,并特别指示要求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上“公审”王近山。

杀一儆百,杀鸡骇猴。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如果人人都像王近山一样,那还了得。

肖永银是王近山的老部下,肖永银与李德生、尤太忠长期在王近山手下出生入死,号称王近山的三张王牌。而且二人私人交情很好,是好兄弟。

肖永银当然护着老领导,希望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上级的要求,肖永银软磨硬抗,反复推脱,最终没让老领导王近山出丑。当众审讯也不了了之。

3兵团政委谢富治很认真,他亲自到12军督导“铡美案”。肖永银极力劝说领导手下留情,而且讲了王近山很多战争年代的故事,讲了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谢富治感动了,王近山“铡美案”逃过一劫。

王近山在川东,并不知道肖永银为他所做的一切。有人在背后说坏话:“你的老部下落井下石!”

王近山一听就火了,你肖永银还敢在背后收拾我。心里记住了这件事。因为输理,也不好向肖永银发作。

朝鲜战争爆发,对打仗痴迷的王近山踊跃报名参加。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带着12军等部队就去了朝鲜。

但他故意留下一个人,就是12军副军长肖永银。肖永银知道王近山一定在生他的气,可是无可奈何。肖永银提起打仗,也是一股脑地往前冲的人,朝鲜战争,岂能少了他。

文章图片8

他跑到老首长刘伯承那里哭诉,请求王近山下一道命令:肖永银入朝作战。刘伯承的面子王近山必须得给,就这样肖永银去了朝鲜。

我们想去了朝鲜,二人应该有机会和好,冰释前嫌,也不是多大的事。结果朝鲜战场打得热火朝天,两个人谁也不理谁。也就是有工作交集的时候,俩人能坐在一起。私下里,老死不相往来。

战争年代,特殊的友谊,最纯洁的兄弟,想不到闹得这么僵。王近山够绝的,为了女人,兄弟也不要了。

肖永银也挺委屈,自己为你做了那么多,不理解罢了,在上战场这个问题上,你不让我去,最后还是刘师长,简直不可理喻。

朝鲜战争胜利后,二人都回了国。依然是你走你的阳关路,我走我的独木桥。俩人成了两条永远不想交的平行线。

王近山回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上甘岭战役再次让王近山扬眉吐气,虽然180师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成为一生永远的痛点。

和平年代,守住江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任何的骄傲和自满都会带来祸端。王近山个人事业正在走向更高的平台,但是,他的旧情复发了。

在高级将领们的舞会上,王近山又一次陷入情海。本来以为,三兵团的“铡美案”虽然没有实施,也够丢人的,应该引起自我警戒。

王近山在爱情方面还是很勇敢,爱的还是那个人,他的小姨子。王近山的妻子韩岫岩个性很强,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一怒之下给组织写信告状。

王近山脾气火爆,你敢向上级告状,那就别过了,干脆离婚。党的高级干部离婚,一下子就成了当时的热点新闻,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领导都很关注。

文章图片9

毕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离婚类似于“休妻”,这不是资产阶级作风吗?必须严惩不贷。

期间,老部下、好战友轮番劝解,不顶用。老部下们几乎要给他跪下:“王司令,我们都希望在你手下再打胜仗,你就承认你不离婚,行吗?你哪怕等形势缓和一点再离,也行!”

王近山的老领导邓小平劝说,无效。周总理当面做工作,没用。王近山走上了一条自认为幸福的道路,自古华山一条路,王近山笃定要走下去。

中央的最后通牒是:“收回离婚报告就算了,否则,开除党籍、军籍!”

王近山依然很硬:“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组织要怎么处理我都接受。”

最后结果:王近山被开除党籍,没有了大军区副司令职务,没有了中将军衔,也没有了家。

小姨子无法面对姐姐,永远地消失了。王近山一撸到底,到河南农场去了。

儿女们觉得父亲是一个现代版的陈世美,跟着妈妈生活了,王近山为爱付出了代价。

好在照顾他的小保姆同情他,跟着他去了河南,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王近山因为一个女人连官都不要了,这在当时来看,不是什么英雄好汉的举动,而是对革命不负责的态度 。

因为,建国后有更多的大事需要处理,需要我们投入更大的精力,儿女情长能成什么气候。王近山的为爱执拗不值得提倡。

毛主席本来很赏识王近山的,因为离婚,主席对他有看法了,觉得王近山这个人没有出息。

王近山离开北京,总政的一位高级领导跟他谈话:“王近山啊,王近山,你白英勇了半辈子,怎么让一个女人就给打倒了呢?”

王近山沉默不语,向首长深深地鞠了一躬,扭头走了。这就是王近山!认定了就永远不回头的人。

反过来说,如果肖永银当时狠一下心,亲自主持王近山这个“铡美案”,严肃处理一下,王近山的人生道路又该 如何会走。

文章图片10

他会悔改吗?以王近山的性格,我想他一定不会。但是,如果能让他和小姨子的爱情刹住车,或许还会有新的女性出现,再出现了,还是很难避免。

性格决定命运,王近山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肖永银没有错,王近山为爱糊涂,应该给予严肃处理。或许,能挽救一个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