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堇||乡村骂街记

 三只荆棘鸟 2022-12-26 发布于山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乡村最深的记忆之一,就是婆娘们骂街。
       那时候通讯基本靠喊,不像现在丢只鸡少个狗的,在微信群里找一找,或者在万能的朋友圈里发一下,很可能就解决了问题,所以那时候如果谁家的鸡丢了,或者该下的那个蛋没下到自家鸡窝里,或者是自己家的鲜玉米、嫩黄瓜、萝卜地瓜什么的被偷了几个,很多人采取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骂街。
       村子里最会骂街的是张三奶奶。年轻时的张三奶奶长得细皮嫩肉,看似弱不禁风,干活却是一把好手,利索得很。平时见了谁,都是未语先笑,大娘长婶子短,亲亲热热地和大家打招呼。看外表,谁也不会料到她的性格泼辣得令人头皮发麻,隔三岔五,村子里边就会有张三奶奶的一次精彩表演。
        跑丢了一只鸡,张三奶奶会火速上房,站在房顶上,双手一插腰,胯往前一送一送的,张嘴便开骂,骂黑心黑肺黑肚肠的人偷吃了她的鸡,那鸡正下着蛋呢,一个个红皮大鸡蛋温乎乎滑溜溜,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可都指着这鸡屁股呢,现在鸡不见了,被哪个遭天杀的给偷着吃了?偷吃了一只鸡,你是长了一块肉,还是富了一个家?你就不怕吃下去烂心烂肺烂肚肠,你这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生儿子没屁眼的王八羔子。张三奶奶开始跳着脚问候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那架势不把十八代祖宗从坟里骂出来,就是她骂功不到家。问候完祖宗才是大家最乐于看见的,只见张三奶奶收回跳着的脚和指向东西南北方的手指,往地上盘腿一坐就开唱。唱一出“老母鸡,蛋儿圆”,再唱一出“小白菜,叶儿黄”,唱得声泪俱下。这时候不但她家院子里挤满了人,墙头上也爬满了人。大家仰头伸颈,将目光聚焦在张三奶奶身上。张三奶奶似乎受到了鼓舞,唱得更加声情并茂。唱着唱着不由自主站起来,拉着长腔哭一阵子鸡,再骂一阵子天打雷劈的偷鸡人。观众们看到精彩处,忍不住高声叫喊,说三奶奶不要停。这时候张三奶奶反而傲娇起来,冲着起哄的人一阵怒骂,被骂的也不生气,嘻嘻哈哈说,三奶奶,说不定明儿鸡就回家了。
      你见我家鸡啦?
     见不见的!你家的鸡能下那么好的蛋,肯定和相好的公鸡私奔啦!
       看我不撕烂你的嘴!张三奶奶作势要下房顶,大家起哄说,撕,撕,赶紧撕烂,撕成鸡屁眼儿。
       在一片哄笑中,张三奶奶半恼半怒地下得房来,追着要撕那人的嘴。到了此时,一场演出基本落下了大幕。
       除了上房,张三奶奶还会绕村骂。这个时候,常常是因为谁家有娘生没爹管的王八羔子糟蹋了她家的庄稼。骂街,决不是即兴演出。那一定是要有策划的,比如专拣黄昏时分,家家户户冒起炊烟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大人孩子基本都在家,这就骂的范围广且有针对性。赵三奶奶穿戴整齐,打开家门就开始了演出。她先喊一声“叔叔大娘老少爷们们,我现在要开骂啦!谁家养出来的手贱脚贱没屁眼的小王八羔子,把我的庄稼祸害了。庄稼长在那儿动也不会动,爱着谁的蛋疼了?棒子还没秀穗,它是能吃还是能喝?你给我弄折了好几棵!生孩子不管,养孩子不教,我骂不懂屎尿的小王八羔子,也骂不知道怎么当爹娘的王八蛋”。开场白一结束,张三奶奶就正式开骂了。
       只见她左手叉腰,右手大幅度的舞舞扎扎,走三步停一下,每走一步骂一句,第三步一停下就跳个高高。随着跳高高,最后一句的尾音也随之拔高。若是谁家是怀疑对象,她就在谁家门口停留的时间长,骂的声音大,跳得也更高,于是明眼人都知道是谁家的孩子闯祸了。绕村一周,骂的声音也像一条长蛇,从山脚一圈圈盘旋而上了山顶。若是没有人出来“领骂”,张三奶奶就斗志昂扬地开始第二轮冲锋。
       而此时,各家各户也基本做好了饭,大家左手端一碗热乎乎的玉米面粥,右手拿着一两个眼儿里塞满了老咸菜条的窝头,蹲在自家大门口,一口窝头一口粥,边兴致勃勃地吃,边兴致勃勃地看张三奶奶骂街。更有自在的,脱一只鞋下来垫在屁股底下,光着的一只脚叠放在另一只鞋上,一晃一晃的,恣意得很。吸溜一口热粥,大嚼一口大窝头,和旁边的人交流一下观看心得,并预测最后谁家的谁会出来领骂。
       看到大家都或坐或站在自家门口看自己骂街,张三奶奶骂得更起劲儿了,跳得也更高了,而且骂着跳着就有了韵律感,在众村民的眼里,几乎可以算是舞蹈了。这时就有好事者忍不住又开始叫好了,张三奶奶对此毫不理会,甚至连个眼神都不会丢给他,可扭得更欢实了。
       这是乡村里的一道风景,是一次难得的盛会。
       往往骂到第三圈时,就有人灰溜溜出来领骂了,对着张三奶奶低声下气地陪不是,说自己没管好孩子,回头把这手贱的熊孩子揍个半死,甚至有人领骂的时候,就把自家的熊孩子拽了出来,当着张三奶奶的面一脚把孩子踹倒在地。这时候这次骂街就接近尾声了。张三奶奶接受了道歉,施施然打道回府,大家也都端着空碗,兴尽而归。
       节目结束了,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
       像张三奶奶一样骂街的婆娘每个村里都有几个,只是村子里的其他人,都没有张三奶奶骂得精彩,所以多年之后,提起当年村里喜欢骂街的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张三奶奶。
       不知道从哪天起,村子里再也没人骂街了,就连骂孩子打老婆的也少了,张三奶奶们也都成了历史。
        文明,是在社会进步中产生的。

作者简介:小堇,本名李晶,聊城一中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希望用温暖的文字温暖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