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吕长磊: 儿时的味道

 中州作家文刊 2022-12-26 发布于河南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1010】  

儿时的味道

河南南阳 吕长磊

在路边看到了传统炸爆米花的铁炉子,思绪一下子穿越到了童年,小时候炸爆米花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快速闪现……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农村经济条件还不宽裕,物资相对匮乏,日常的零食也比较少,就是一些糖块、瓜子、冰糕、汽水、米花糖等,爆米花成了当时廉价又好吃的一道美食。当听到“嘭”的一声巨响,不用吆喝,就知道是村上来了炸爆米花的了,大人通常带着小孩,不约而同地从家里端上一大茶缸新收获的玉米或大米,挎着筐子,排队等候炸爆米花。


记得小时候,每年麦子种上后,差不多也快立冬了,农村正值农闲时节,隔三差五的就能听到炸爆米花的声音。传统的爆米花机是手摇式的,外形像葫芦,用煤炉进行加热,我们就给它起了个外号叫“铁葫芦”。虽说炸爆米花程序不复杂,但是也需要手艺的。师傅熟练地把玉米或大米倒进铁葫芦里,再凭经验加上少许糖精,盖上盖子并旋紧,放在支架上,炉火噼噼啪啪的燃烧着,把“铁葫芦”烤的黑乎乎的,就像架着一门火炮。师傅一手拉着木头风箱,一手转动着铁葫芦转把,不时地看着压力表。我们小孩子也都围坐在火炉旁,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等待着……


当压力表的压强达到以后,就该爆花了,这时候,我们小孩子都迅速用双手捂住耳朵,躲得远远的。只见师傅拎起铁葫芦,套住铁桶口的长布袋,左手握着转把,右手拿着加力管撬住机盖的小弯头,右脚用力踩在铁葫芦上,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股白烟升腾而起,香喷喷的爆米花喷射而出,瞬间装满了长长的布袋,那诱人的香甜味随即弥漫了半个村庄。

炸爆米花的布袋子,通常都是自己扎口的,有时候,谁家忘了扎口,喷射出布袋子的爆米花就会散落一地,小孩子都会争先恐后地拾起来尝鲜。村上也有一些调皮的小孩,会故意把帽子或小木条悄悄放在布袋子上,当爆米花爆出的时候,就会把袋子上的东西弹射到半空中,引来一阵欢笑声……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在集市上、在超市里、在电影院……色香味美的爆米花随处可见,在路边偶尔还可以看到铁葫芦炸爆米花,不过早已改用液化天然气来加热了,爆米花还是一样的爆米花儿,可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了,儿时爆米花儿的味道成了永恒的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