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牧不死,赵国真的不亡吗?从李牧入手浅谈赵国的灭亡

 金华303 2022-12-26 发布于江苏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这是宋代学者苏洵在《六国论》中,对于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作战的总结,其中李牧的战绩格外的耀眼,连续两次击退了秦军对于赵国的攻击。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名将,最后的结局却是因赵王迁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没有战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接下来本文就来详细的分析一下李牧之死与赵国灭亡的关系。

文章图片1

要说到赵国灭亡的那段历史,李牧是一个避不开的人物。李牧其人的主要事迹记录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他是赵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名将,早期活跃在赵国北疆战场上,在代地大破匈奴十余万大军之战使李牧一战成名。

李牧二败秦军

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军发兵攻赵,秦将桓齮在平阳之战中一举斩首十万赵军。第二年(前233年),秦将桓齮再度领兵,越过太行山进攻赵国的后方。由于赵国前年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后方兵力极度空虚,为此,赵王迁只能就近把驻守代地的李牧军团抽调过来与秦军作战。秦、赵两军在肥下遭遇,结果是赵军“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此战秦军惨败而归,秦军主将桓齮生死不明,李牧凭借战功被赵王迁封为武安君。

文章图片2

为了报上年秦军战败之耻,秦国在赵王迁四年(前232年)又一次集结大军攻赵,秦军兵分两路:南线秦军为主力意图直取赵都邯郸,北线秦军为助攻意在牵制赵军。

赵军由于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只能让李牧统帅大部分赵军投入到阻击南路秦军的战场上,在漳河流域、在军事要地番吾,秦、赵两军经过四次激烈的拼杀,秦军最终不敌赵军,又一次大败而归。随着南路秦军的败退,北路秦军也立刻停止了作战,秦国此次攻赵之战再次以失败告终。

李牧这两次胜利极大的振奋了赵国的军心士气,只有李牧能够继续指挥赵军作战,秦国要是继续攻打赵国,肯定还会吃不了兜着走的。可是就在短短的四年后的秦灭赵之战中,赵国这一次不仅没有像之前两次那样击退秦军,反而是李牧被冤杀、赵王迁被俘、赵国灭亡的结局。

文章图片3

有关李牧的死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广为人就是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那个版本:“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反,而捕得李牧斩之。”;在《战国策》里还有两个版本,《战国策·秦策四》记载为:“秦王资弱顿以万金,北游燕、赵而杀李牧。”《战国策·秦策五》的说法是赵王迁的宠臣韩仓诬陷李牧而使其自杀。

这些记载粗略一看似乎是十分合情合理的,中国历史上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点,但是仔细一品却会发现其中疑点实在是太多了。赵王迁无论再怎么昏庸无能都不会傻到因为手下人的几句谗言,就把赵国的顶梁柱李牧给杀掉,而且李牧可以说是被赵王迁一手提拔上来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赵王迁做出了如此举动呢?

以上的这些版本的核心人物都是李牧和赵王迁,而重点都差不多因中了秦国以上的这些版本的核心人物都是李牧和赵王迁,而重点都差不多因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赵国的昏君奸臣错杀了李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了解赵国最后那几年的处境。

从两国国力上看,战国后期秦国的国力远在赵国之上,虽然李牧能够击退秦军的两次攻击,但是也根本改变不了秦强赵弱的局面。

李牧的军队自从平阳之战十万赵军全军覆没后就成为了赵军绝对的主力,在大破匈奴的作战中,李牧麾下拥有一千三百辆战车、一万三千骑兵、五万步兵和十万弓手,据此推测李牧在与秦军作战的过程中其兵力应该不会超过十五万人。在经历了两次秦赵大战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赵军的损失也不轻,尤其是赵王迁四年的这次秦赵大战。

史料记载:“秦、赵战与漳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胜秦之名,而国破矣。”赵军在四次激烈的战斗中,虽然最后是打败了秦军,但自身的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的。

文章图片4

此时整个赵国的可战之兵我估计应该不会超过十万,好在秦国这时候也无力继续进攻赵国。在前232年——前229年的这几年时间里,赵国本来是可以趁此机会休养生息、训练和补充军队,迎击秦军的下一次进攻,但是在此期间赵国国内却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天灾。

前230年,也就是秦灭韩的同一年,赵国的代地传来噩耗。“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史记·赵世家》

这次大地震毫无疑问彻底粉碎了赵国的未来,代地作为赵国大后方是保障赵军与秦军作战的主要后勤供应基地,经历了地震之后,代地不仅无法和原来一样提供军粮补给,也大大影响了赵军军力补充。而且赵国军队中的士兵大多是李牧从代地招募来的,这些将士的家乡发生了大地震,赵军的军心士气也同样遭受到极大的打击。

邯郸危急,赵王危急

到了前229年,秦始皇嬴政决定趁着地震的天灾,要发动对赵国的最后一战。为了毕其功于一役,秦国在国内进行了总动员,攻打赵国集结了更多的兵力。

与前232年那次攻赵之战相比,这次秦军拥有了更充裕的兵力,秦军主帅王翦因此得以部署了三路伐赵大军:王翦带领主力大军从上党郡出发越过太行山攻击赵国中部地区;杨端和与羌瘣带领大军从河内郡出发,攻打包括赵国首都邯郸在内赵国南部地区;李信带领军队从云中郡、太原郡出发牵制赵国在代地的军队。

文章图片5

面对这三路浩浩荡荡的秦军,赵国的处境可以说是相当的困难,赵国大部分的军队在李牧手上用于抵抗中路王翦的攻击,以至于赵国首都邯郸被南路的杨端和部迅速包围,邯郸保卫战在一开战的时候就已经打响。实际上邯郸城的被秦军包围,才是赵王迁杀害李牧的直接原因,赵王迁见邯郸被围,势必要求李牧率军解邯郸之围。

而作为身经百战一代名将李牧,他的战略判断依旧没有什么大问题,王翦指挥的这一路秦军才是赵国最大的威胁,只有击败了王翦,赵国才有可能击退秦军的攻击。邯郸城虽然被秦军围困,而且赵王迁本人也在城中,但是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防御是十分牢固的,秦军一时间是无法攻下邯郸的。在秦灭赵之战中,邯郸城也一直坚持到了赵国灭亡的最后时刻。

不过赵王迁此时已经坐不住了,要求前线的李牧迅速回师增援邯郸,李牧是以将在为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没有选择立刻回师救援邯郸。

这样一来,赵王迁和李牧君臣之间必然就会产生矛盾,最终丧失理智的赵王迁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下令诛杀李牧,并且同时撤掉了李牧的副手司马尚,让自己的亲信赵葱和齐国人颜聚指挥赵军。赵王迁的这个行为无疑是加速了赵国的灭亡速度,在李牧死后的三个月后,赵葱统领的赵军被秦军所击败,赵王迁本人在逃亡到东阳后也被秦军所俘虏,赵国被秦国所灭。

文章图片6

在这里我们重新来说说秦国的反间计,在了解了上述赵国的情况后,秦国的那些个反间计能够成功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李牧之死的事件中,反间计仅仅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而并没有我们所想象当中起到了那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秦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赵王迁宠臣郭开这么一个有收受秦国贿赂前科的人,在此时此刻也就理所应成为一个卖国贼了,给赵王迁进谗言。即便当时没有没有郭开,张开、李开在这种形势下也是都有可能会出现的。但是他们都不是李牧之死的直接责任人,归根到底还是赵王迁自己的问题。

不过话又说话回来了,如果赵王迁没有错杀李牧,以当时赵国的力量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熟悉秦赵两国国情的司马空曾经在开战之前预言道:“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司马空的预言是十分准确的,李牧担任赵军主帅的话或许还能够勉强支撑战场局面,等到其死后,赵国只撑了半年的时间就迅速的亡国了。

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杀了他就等于自毁长城,给历史留下了所谓“李牧死,赵国亡”的千古之叹。但是一座残破的长城最终是抵御不了敌人攻击的,赵国灭亡的命运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