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3岁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为了研究核武器,隐姓埋名28年|钱三强

 大风兮云卷云舒 2022-12-26 发布于天津

2019年1月16日,我国著名科学家“氢弹之父”于敏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先生的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礼堂的门口排起了上百米的队伍,前来送行的人们都神色悲伤,心情沉重。


中科院院士张棕烨是于老曾经的学生,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眼里饱含着泪水,说道:“于先生是我的恩师呀!带我工作了10年”;“他对所有做的事情都无怨无悔。”于老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隐姓埋名的;名成之后,他也很少露面。

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是2015年,那一年,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一次公开发言则是在20多年前,他代表23位科学家,被国家授予了“两弹一星”的奖章。

于敏先生被称为“中国科学界五座大山”之一,与钱学森、杨振宁、华罗庚、屠呦呦这四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并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于敏先生的世界,一起说说这28年来“不为人知”的故事!


年少立志,为中国崛起而读书

1926年8月,于敏在河北省宁河县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出生了。家庭虽不富裕。但还在年纪小小的于敏十分好学,经常可以在班上拿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自幼就喜欢读古代的小说故事,最喜爱的书莫过于《三国演义》;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里。因此,从很小的时候,于敏就立志要做大事,救国家于危难之间。


青年时期的于敏先是经历了军阀混战,后来又经历了抗日战争。这段时间,他目睹了外国侵略者在中国为非作歹的行径,又感慨国内本土的势力只知道追逐利益,毫无民族大义的时局。

经历了这样的动荡岁月,于敏心中憋着一团火;他立誓要愈发地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为中华民族而读书!

于敏的奋发图强没有被辜负,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所录取;大二时他改修物理,并开始了在物理道路上的专业研究。1951年,正在读研的于敏凭借着出色的头脑和成绩被钱三强看中,破格招入了中科院的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里到处都是拔尖的人才,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跟他们一比,于敏可以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专家了;但他并不退缩,没出过国又不代表做不出研究,只要肯努力就是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研究所里呆了几年,于敏在物理上的发展又更为深入了;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要想更进一步就必须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实验;到目前为止,国内的条件尚且还跟不上。为此他决定去美国留学,进一步地发展自己。

钱三强来访,邀请其参与氢弹研究

1961年,于敏正在家和妻子孙玉芹一块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但一个人的到访,改变了这对夫妻的命运。来人是钱三强,他对于敏说:“上级同意你参加核武器原理的研究,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钱三强的到访,让于敏感到很突然,他不解为什么就突然要去做这个研究了。这时的于敏面临了两难之境,一方面是他与妻子准备已久的出国留学计划,另一方面又是祖国发展的号召。

经过很久的思考,于敏下定了决心。他取消了原定的留学计划,毅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且由于任务的保密性,他必须要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就连家人也不可以透露一个字。


也许在离开之前,于敏不知道这一隐藏就是28年,但就算是知道,我相信他也会义无反顾。于敏曾坚定地说过“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真正地独立,因此我别无选择,必须要去。”

在接受这项任务之前,于敏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和氢弹打上交道。在中科院的时候,他主要是从事着原子弹的理论研究。直到那天与钱三强的会谈,从他的话语中,于敏清晰地知道了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武器必须要大力发展;因此,不仅是原子弹,氢弹理论的研究也不能落后。


放弃前途无量的出国留学,选择留在国内搞研究的这个决定,于敏几乎是没有犹豫的。他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武器发展事业。据于敏后来回忆:“我当时的动力就是国家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必须有核武器作为保障。”

选择留在国内发展核武器事业与于敏青年时期立下的雄心壮志不谋而合,终于到了他一展抱负的时候。而当时的情况却是非常艰难,我国在核武器方面几乎是没有什么基础的,对外又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压迫。可以说,氢弹的研究迫在眉睫。


隐姓埋名于大漠,为祖国奉献28年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了。任务一开始进行,于敏就不分昼夜地专心搞研究,为此甚至几度晕倒。为了早日研究出成果,解决国家的燃眉之急,他没有喊一声累;身体好了一点就再次奔向研究室。

无论身体上是多么的劳累,条件是如何的艰苦,都没有打击到于敏的积极性。他还时常和自己带的学生开玩笑:“我是'土专家’,没有出国学;你们以后有几乎了一定要出去走走,和别人多交流交流,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虽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但他却对学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学成之后必须回国:“不要辜负了祖国对你的培养!”


于敏他们一大帮子人虽然干劲十足,但氢弹的研究哪里是这么好研发的。这项研究在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都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因此,他们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突破口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很长一段时间内,氢弹的研究都没有丝毫进展。所幸,于敏他们没有放弃,等到了苦尽甘来;在“百日会战”中,于敏和同事找到了突破口,他们设计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到西北荒漠按照方案进行试验;然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的试验并没有取得成功。于是,他们在西北扎了根,日复一日的,反复的实验研究成果。


西北大漠里的条件不比之前,组员们的生活条件相当差,吃的馒头,窝窝夹杂着漫天的黄沙,喝不到干净的水源。天气状况也十分恶劣,白天烈焰高照,狂风呼啸,晚上的气温又低得像冰窖一样。

幸运的是,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1966年,氢弹原理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6月,氢弹的投空爆炸试验再次取得成功。


看着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的蘑菇云腾起,于敏表现得很平静;直到测试队向他汇报:数据完全一致。这个时候他紧绷着的弦才开始放松,一回到宿舍就睡着了,他太久没有睡过这么踏实的觉了。

就这样,从未出国留学也没有见过氢弹的于敏,硬是凭借着一台计算机,一张纸,一支笔和一把工具尺,带着团队用不到3年的时间里研发出了中国的第一枚氢弹。

自此以后,我国在核武器上面的研究又跨越了一步,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4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贤妻良母,恩爱如初

于敏为了工作跑到离家几千里的地方,他的家人受到了“牵连”。1961年,自从他答应了钱三强的邀请后,于敏这个名字就进了国家的保密档案,没有人知道他做什么,家人也不清楚,每过几年他才可以回家一趟,看看孩子和妻子。

于敏走后,他的妻子孙玉芹独自负担着家庭的重任,当时他的女儿还小,儿子都还没出生;孙玉芹生孩子的时候是独自一人步行到医院,其中的辛酸苦楚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的。

只知道每隔很长一段时间于敏回家时,一双儿女都不太与他亲近,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认识他,问道:“叔叔,你是来找谁的呀?”因为长时间不着家的缘故,左邻右舍也开始有一些闲言碎语。

“你们说他是不是在外面犯了什么事呀?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回来几次,怕不是有什么仇敌,躲着不见呢?”妻子孙玉芹听了这些闲言碎语也无力反驳,她确实也不知道丈夫这些年在外面做了什么,连信都很少往家里寄。


虽然自己不了解,但她也从不反驳别人的闲话,孙玉芹曾对于敏说:“我不清楚你在外头做了什么,但是我相信你绝不会做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

直到1988年,于敏的身份终于公之于众了,孙玉芹听到了报道后,一脸骄傲的神情:“没想到我们家老于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呢!”

工作彻底完成之后,于敏受到了国家的表彰,获得了各项荣誉,面对这些名誉,于敏面色平静。反倒是回家之后紧抱着妻子,缓缓地说道:“对我来说,你才是这个家的功勋!”

看来长时间的异地分离并没有消磨这对夫妻的感情,他们恩爱如旧!

1967年,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举国欢庆,于敏也被大家称为“氢弹之父”,面对如此誉名,于敏先生十分谦虚,说道:“这是大家的功劳,一个科研成果少不了团队的协助。”


当时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杜祥琬曾这样说:“于敏同志那一代人,身上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感,这是他们强大的精神动力呀。”

现在我们享受的和平美好的生活,少不了于敏同志那一代人的无私奉献,我们应该向“氢弹之父”于敏先生致敬。

32167部队陈观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