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训练卷
2022-12-26 | 阅:  转:  |  分享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训练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M2.5”是指
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 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
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 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2. 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
是(  )A.地面 B.上升的电梯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3. 如图所示,小华将一
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时感觉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
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 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A.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
大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5. 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
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
柜里6. 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k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
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 ℃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B.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C.当
水从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密度逐渐增大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着物质的状态而发生改变的7
.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从侧面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
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8. 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
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
误差9. 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B.当u=15 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虚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C.当u=2
5 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10
. 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C.用透明
玻璃做窗户 D.用塑料泡沫作为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11.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水>ρa B.  ρb>ρa>ρ水C.ρ水>ρa>ρb
D.  ρa>ρ水>ρb12. 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B.用天
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C.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28分)13. 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1和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 __cm,温度计的示数是__ __℃。14.
李老师选了一款对听力损伤较小的头戴式带麦耳机进行直播教学,老师的讲话声通过 _________传入麦克风,老师可以通过耳机中声音
的 辨别是哪位同学在回答问题,当外界有声音干扰时这种耳机能有效的在人耳处 噪声。15.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
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中时发生了__
______现象。16. 如图是某小组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
了________min。由此图象发现熔化时间过短,不易观察熔化过程,请你为此提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17.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__ 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2 kg水,如果用它来装酒精
,最多能装__ __kg;如果要装下2 kg酒精,瓶子的容积至少为__ __L。(ρ酒精=0.8×103 kg/m3)三、作图题(
每题3分,共6分)18. 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容器内装有水,为了使从A点发出的光照亮水面上的B点,可以在C点安装一块平面镜。请你把安
装在C点的平面镜画出来并完成光路图,同时大致画出这束光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19. 请完成图中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再经平面镜反射的
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20.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1)如图
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
“放大镜”)。(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
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3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
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填“近视镜”或“远视镜”)。21. 小军和小亮分别利用图甲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
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的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1)在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逐
渐变小,主要原因是气泡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_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2)分析图乙可知,小亮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
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 __。两人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水的沸点未达到100 ℃,原因可能是__ __。(3)小军在第9 min撤掉酒
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理论上由于水汽化要吸收热量,且烧杯侧壁向外散热,会使水温下降,但水温却保持不变,说明这段时
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__ 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22. 小强想测量标有净含量是“250 mL”的舒化奶
的密度,请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1)小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这盒舒化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盒
与舒化奶的总质量为 g。(2)小强把包装盒打开,将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如图乙所示),称得包装盒的质量为11.4 g,则他测
得的盒中的奶的质量是 g,利用舒化奶的“净含量”求得它的密度为ρ奶= g/cm3。若牛奶的“净含量”标注准确,则他测得的密度值偏
。(3)小强又想到了另一种方法测舒化奶的密度,利用一个记号笔和水(密度为ρ水)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①测出图乙中塑
料杯和舒化奶的总质量m1;②用记号笔在塑料杯上标记出液面的位置,倒出舒化奶擦干塑料杯,用天平测出塑料杯的质量m2;③向塑料杯中倒入
水到记号处,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质量为m3;④舒化奶密度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3. 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
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 m,车在到达某位
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 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 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
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 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2)若人以1.5 m/s
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 m)(3)请你为驾驶人员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
警示语。24. 建筑工地要用500 m3的砂石,现取这种砂石1×10-3 m3,测得其质量为2.6 kg。则:(1)这种砂石的密度
为多少?(2)若用载质量为4 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多少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BBACDC 7-12DCCDDD二、填空
题13.1.90 -414.空气 音色 减弱15.水中 空气 折射16.48 1 增加海波质量(或将酒精灯的火焰调小
等)17.体积 1.6 2.5三、作图题18. 解:如图所示。19. 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20.(1)D;照相机 (2)①
2f>u>f;②增大(3)像在光具座100 cm之外;远视镜21.(1) 液化小亮加热水的质量较多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高
于22. (1)271.4(2)260g 1.04 小(3)ρ=·ρ水五、综合应用题23.解:(1)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 s
,故反应距离s=vt=15 m/s×1.2 s=18 m。(2)汽车从A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t总=t反+t=1.2 s+1 s=
2.2 s,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s人=v人t总=1.5 m/s×2.2 s=3.3 m,考虑到车的宽度问题,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驾驶人员: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24.解:(1)这种砂石的密度ρ===2.6×103 kg/m3。(2)砂石的总质量m总=ρV总=2.6×103 kg/m3×500 m3=1.3×106 kg=1 300 t,需运送的车数n===3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2520z...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