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岁女孩自杀未遂被送精神病院,医生给她一天一套黄冈密卷

 优家教育 2022-12-26 发布于北京

文丨 优宝

所有图源:@天才捕手计划,网络配图(与故事女孩无关)这是来自一位精神科医生分享的真实故事。 医生名叫陈百优,在她接收过的众多患者中,自杀的孩子她见多了。 但不知为何,这个叫小璐的18岁东北女孩却让她有了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下意识联想到了少女时期的自己。 一个十分乖巧的孩子,却选择用最极端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 

谁也想不到她会自杀

小璐被送来时吃光了整个药箱里的药片,有感冒药、消炎药,最致命的是一瓶降压药。 好在洗胃及时,没有给她的身体带来太严重的后遗症。 然而医生却在她的身上发现了许多伤痕,原来这已经不是女孩第一次伤害自己了。 她的身上满是刀疤,布满了两条大腿内侧、肚子、胳膊,都是衣服盖得住的地方。 这些伤口深浅不一,有些已经变白,有些轻微感染,还有的伤口刚刚结痂,看起来是新伤。 可女孩似乎根本感觉不到这些伤痕的疼痛感,她和医生坦白,这样的行为已经持续了两三年了。

 把女孩送来的是她的奶奶,满头白发一脸憔悴,听到孙女这么说,身体便开始不停地微微颤抖。 自从女孩父母离婚后,奶奶一直与她朝夕相伴,竟然没有发觉孙女的这些异常行为,震惊、后怕充斥着老人的内心,只能不断重复着: “这丫头有啥事咋不跟我说呢?咋这么傻,作孽啊!” 对于多次自虐及自杀的原因,女孩支支吾吾,始终都不肯说, 医生认为女孩可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因此建议将她转到精神科接受一段时间治疗。 精神科是一幢独立的三层小楼,坐落在医院角落里,平时都没什么人来这里,寂静的氛围让此地平添几分神秘与凄凉。 整个医院也只有这里装着厚重的铁栅栏,这也是陈医生将这个故事取名《笼中鸟》的原因。 在她看来,被关起来不止是那些患者的身体,还有他们的精神与内心。

 刚到来这里的小璐对所有检查和治疗都十分配合,乖巧到让人心生疑惑。 哪怕是这里的患者,都觉得小璐“不正常”。 可陈医生知道,越是乖巧的孩子越没有安全感,有了委屈也不会说,内心极度压抑,最后只能用极端方式来解决痛苦的纠结。 表面上的乖巧,只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孙女变成了陌生人

乖巧的小璐很少与人说话,也拒绝陈医生和她谈心,倒是每天来陪护的奶奶没事就会找陈医生聊天。 奶奶说起了小璐的身世,父母在小璐还没上学的时候就离婚了,孙女是她和老伴一手养大的。 从小到大,孙女几乎没让她操过什么心,上学更是如此,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初二那年,老伴去世了,只剩下她俩相依为命,眼看着自己身体越来越差,奶奶暗暗发誓,无论如何她也要看到孙女能养活自己才舍得闭眼。 初中毕业时,奶奶听人说技校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个好选择。 于是她和老师商量,老师也觉得他们这里只是个小县城,小璐成绩虽然不错,但不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而技校不但门槛低,还可以提前两年工作。 一番合计之下,奶奶让小璐去了附近一所“3+2”的职业技术学校。 在技校,小璐依旧保持着好成绩,甚至门门功课都是第一名,年年都能拿奖学金。 

说起这些,奶奶的脸上抑制不住扬起了骄傲,但很快这股神色就消失了。 她想不通,那个每周回家主动帮忙干活,拿到奖学金给自己买电子血压计,从来不顶嘴的孙女,到底是从何时起开始自残的? 直到看见药箱中被吞下的药片,奶奶这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了解过孙女,如今小璐就像个陌生人。 这些事奶奶想不通,陈医生也想不通,她观察着小璐日常里的言行举止,除了“完美”二字简直给不出其他评价。

 小璐隔壁病房又住进了一个初中女孩,也是抑郁症,她俩爱好还很相近,这让小璐开始与女孩交流。 见到那个女孩妈妈时,小璐也会像个成年人一样,说一些场面话:“阿姨真漂亮,人又好。”、“我可以帮她辅导作业。” 护士们也总表扬小璐,说她特别有礼貌,每次打针都早早准备好,之后会认真地道谢。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开朗大方,人缘极好的孩子。 可陈医生却知道,小璐就像一只受过伤的小猫,表面温顺,内心却让人捉摸不透。 但她找不到突破口,不知道从哪里才能打开小璐的心门。 直到高考前夕,转机出现了。 

压力并非来自学习

一天下午,小璐主动来找陈医生沟通,且一改平时讨好人的模样。 她说自己必须出院回去复习,因为马上就要高考了。 技校也要参加高考吗?面对陈医生的质疑,小璐终于吐露了内心的一个秘密。 她一直都想上大学,她曾听邻居家姐姐讲过大学的事情,觉得那里好有意思,可她又不想让奶奶失望。 于是她服从奶奶的安排去了技校,可那个位于郊区,周围鸟不拉屎的学校,和她想象中的大学相差太多了。

 小璐痛苦地说:“姐姐你知道吗?我只要一看书,就会被人嘲笑。” 哪怕回到寝室后躲在帘子里学习,也会被说是在干见不得人的事情。 室友还故意弄脏小璐床上的帘子,往她的饮料里倒肥皂水…… 在学校里,小璐始终都是一个人,她被孤立了。 “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好多天没说过话了,就忍不住哭。” 有一天,她在削彩色铅笔准备画画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用裁纸刀划自己,会是什么感觉? 她真的拿刀划在皮肤上划了一下,很疼,但心里一直紧绷着的某个地方突然放松了:“我觉得舒服了很多。”

 从那之后,小璐就经常用刀划自己。 看着血冒出来,她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感,甚至为了让血流得更多,她会再次加深已经划开的伤口,她迷上了那种疼痛的感觉。 小璐平时说话声音很小,还总低着头,可在说到流血的快感时,声音一下大了许多,表情中也带着一丝兴奋。 这让她的状态越来越放开,终于告诉陈医生,她真正自杀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校园霸凌,而是因为一个男同学。 小璐发现,身边的同学不是当众打架,就是泡在网吧,还有很多人在谈恋爱。 久而久之她也被影响了,她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可两人没有明确关系。 那个男生一边和她暧昧着,一边又和另一个女生勾勾搭搭。 这让小璐逐渐感到了绝望:“没人喜欢我。” 男生成了压垮她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在那个周末的晚上,她偷偷打开了家里的药盒,把奶奶的药全吞了下去。 了解了小璐的心结,陈医生非常想帮助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于是她找到主任说:“小璐要参加高考。” 主任却并不赞同:“还考什么高考啊!这样回去也考不上,到时候刺激更大。最好劝她明年再考。” 这话倒是事实,可陈医生不放心让小璐出院,孩子的心结还没有解开,并且她感觉这里面肯定还有其他事情。 正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时,一位师弟走了过来,在听说了小璐的事情后当即拍胸脯保证:“就让她在这里复习啊!咱们还可以帮忙。” 这位师弟可是个才子,曾在高中会考拿过市里第二名,小璐在这里复习绝对比她回家自己学好得多。 而这个计划也让小璐非常高兴,病房没有写字台,她白天就坐在床上用学习桌,晚上就来医生的办公室。

 主任嘴上说不赞成,但还是给小璐安排了一个单间,并且在查房时还到处提醒患者和家属:“说话要小声,给小姑娘一个安心复习的环境。” 在师弟一天一套黄冈密卷的安排下,小璐安心地准备着高考,此时距离小璐住进来也过了快一个月,她的父母终于露面了。 

孩子天生都爱着父母

率先姗姗来迟的是爸爸,陈医生想和他确认一件事——小璐的妈妈究竟有没有精神病史? 她曾问小璐对于妈妈的印象,可小璐说,奶奶告诉过她,妈妈就是一个疯子,总是在枕头底下藏一把刀,想杀了爸爸。

 听到这些,坐在沙发上的爸爸不仅开始用双手搓脸,从上到下,反复几次后才深深吸了口气:“她妈妈不是精神病。” 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被母亲看好,结了婚,婆媳矛盾引发了夫妻矛盾,最后闹得很严重:“俩人成天打架,扔东西。” 每次他们打架,奶奶就带着小璐出去溜达,直到家里没有动静了才回家。

 有时候走得久了,小璐就在奶奶的背上睡着了。 离婚后他也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逃到外地重组家庭。 两个城市之间,开车大约6个小时,他一年回来看小璐两三次。 而小璐妈妈,在离婚后就再也没了消息。 因此对于小璐而言,妈妈始终是一个影子,她说自己脑子里一直有幅画面:妈妈抱着她,爸爸站在旁边,一家人在校园里合影。 可妈妈的脸始终是模糊的。

有时她会梦到妈妈,总在一个浓雾缭绕的地方,没有任何场景,且不论时间,怎么都等不到大雾散去。 家里没有一张妈妈的照片,每次小璐想妈妈时,就会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因为奶奶说她和妈妈长得很像。 她的内心也一直有个疑惑:“如果我太想妈妈,会不会对不起奶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她说不清,正如她对自己的内心同样说不清楚。 爸爸这次来看她,身边还带着同父异母的妹妹,爸爸一直以为她最喜欢和妹妹玩了,所以便把妹妹带了过来,以为这样她能好得快一些。 

可小璐却偷偷对陈医生说,她恨妹妹,因为妹妹的出现,自己失去了爸爸。 只是在看见爸爸和妹妹一起来到病房时,依旧会扬起让人觉得虚假的笑容,甜甜喊着爸爸和妹妹。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情绪仿佛不重要一样,而她也会被内心的真实声音吓一跳。 几天后,小璐得知妈妈也要来,她的情绪十分激动:“昨天晚上很久都没睡着,说不清楚是高兴还是难过。总是又想哭,又想笑。” 买早餐回来的奶妈也笑着说:“小璐一大早就起来洗头,一会扎上,一会披下来。换了好几身衣服,后来又穿回了病号服。” 

奶奶轻松的语气让陈医生有些意外,之前她提起小璐妈妈时,语气里总是带着怨恨。 妈妈终于来了,长长的头发、瘦高的个子,她们母女果然长得很像。 她叫了声“璐璐”,就站在床前,用手捂着嘴,流下眼泪。 小璐让陈医生陪在自己身边,她坐在床沿,看着母亲,抓着陈医生的手也开始微微发抖。 奶奶则在一旁打圆场:“傻孩子,叫妈妈啊!” 小璐嘴巴动了一下,没有声音。 妈妈走过来抱住她:“好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奶奶把你养得真好。” 一开始,小璐的身体有点僵硬,到后来逐渐柔和一点,她也用手去抱着妈妈。 奶奶和爸爸站在靠门一点的位置看着,这一次,后妈和妹妹都没来。 

妈妈回头看了看奶奶,叫了声“妈”。 眼泪一下子就从老人的眼眶中漫出来了,十几年的时间,或许早就让她内心的怨恨消散了吧,她说:“我让孩子受委屈了。” 相隔多年,因为一个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原因,这家人又聚到了一起。 那天以后,妈妈也住进了病房,陪小璐做考前的最后准备。 她们把屋里的床并在了一起,晚上,小璐就搂着妈妈睡觉;白天,爸爸和奶奶过来给她们送吃的;傍晚时分,一家人就会去空旷的停车场上散步。 之后,小璐写下了这样的话: “看见残阳如血映红了整个天空,我的内心极度安静,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从来没有这么有力量。身边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奶奶和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我再也不孤单。” “希望高考永远不要到来!” 

后记

2016年11月,小璐又回来了。 陈医生却并不感到意外,很多人以为抑郁症患者的“心结”打开了,人生就好像被疏通的管道,一切都顺畅了。 但实际情况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 抑郁会像黑洞一样把人牢牢吸住,因此对于患者再次治疗她并不感到意外,可看到小璐时,她还是吃了一惊。 小璐长长的头发被剪得乱七八糟,想来应该是她自己剪的。 奶奶告诉陈医生,小璐高考没考上,就从技校退了学:“专门报了高考补习班,从头开始复习。” 补习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每个月只能有一个周末回家。 

小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奶奶不清楚,还是在接到老师的电话后才知道小璐的状态又不好了。 小璐也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姐姐,我又回来了。” 她告诉陈医生,这次她并没有遭受霸凌,身边的同学们也都在奋力备战高考,学习氛围很好。 而且妈妈每个月都会去看她,爸爸也常常回来,有时候一家三口甚至能在一起吃个饭。 可是很奇怪,之前和奶奶在一起,她没觉得什么不好,现在有爸爸妈妈陪着,自己反而常常觉得不开心,而且特别容易发脾气。 高考的重压之下,发脾气才是正常的,小璐觉得这是缺点,但陈医生听来却觉得挺欣慰。 因为小璐不是没有脾气,而是不敢有脾气,害怕和人发生争吵,所以才一直压抑自己,这也是导致她自残的原因。

 对小璐来说,发脾气意味着治疗的进步,她不再压抑了。 而小璐也告诉了陈医生心里最后一个秘密,她之所以如此执着于上大学,只因为她始终没有忘记,年幼时父母曾对她的要求:考上个好学校。 这次短暂的住院,小璐主动加了陈医生的微信,2017年,陈医生从朋友圈里看到,小璐终于如愿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是一所医学院。 离婚后,父母早就忘了曾经的那份期待,只有孩子还记着。 而生病的小璐还记得上大学的愿望,却唯独忘了自己。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即便是在阴暗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不会停止爱父母,但他们却会放弃爱自己。” 仅仅因为他是我的爸爸/妈妈,孩子就会选择原谅那个带给自己伤害的人。 而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也不过是想成为父母眼中最好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而父母却是孩子的全部,哪怕不能做孩子的铠甲,也请不要成为刺向孩子的那把尖刀。 也希望每一个像小璐一样的孩子,敢于释放自己的脾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遵从内心,不再惧怕那些真实的声音。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