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哲学24】荀子说:人类有各种认知局限性,通晓万物的“道”,需要做到三点

 小播读书 2022-12-26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荀子》的第21篇《解蔽》,所谓解蔽,就是解除遮蔽,而解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认知,发现真理,这一篇荀子讨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也谈到圣人“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内容非常精彩。

荀子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 人最大的问题在于,偏执于一种观点而无法看到真理。整治思想就要回到经典,游离于偏见和真理之间就会产生迷惑。

01

荀子说,天底下没有两种相互对立的真理

荀子说,天底下没有两种相互对立的真理,圣人也不会有两种对立的观念。现在诸子百家的学说各有不同,其中一定有对有错,有安国之政,有乱国之政。那些搞乱国家的君主,和搞乱学派的学者,不过都是自以为是,他们偏袒自己的学说,只怕听到反对的意见。他们用自己的偏好去考察别人的学说,很怕听到对异己之学的赞美。

所以,他们和真理早就背道而驰了,也就是,被某一种观点遮蔽了,从而丧失了寻求真理的机会。

那什么会造成这种遮蔽呢,荀子说,爱好会造成遮蔽,憎恶会造成遮蔽;只看见开始会造成遮蔽,只看到终点也会造成遮蔽;只看到远处会造成遮蔽,只看到近处也会造成遮蔽;知识广博会造成遮蔽,知识浅陋也会造成遮蔽;只了解古代会造成遮蔽,只知晓当代也会造成遮蔽。

大凡事物有不同的对立面的,无不会交互造成遮蔽,这是思想方法上的一个通病。这里荀子指出了造成我们思维局限性的几个方面。

02

一言以蔽之就是:道

然后,荀子列举了古代圣王,以及诸子百家中的各家思想的遮蔽。

荀子说,墨子受遮蔽于只讲实用而不知晓礼仪制度;宋子受遮蔽于,只知道人有少欲,而不知晓人还贪得;慎子受遮蔽于只看见法治,而不知晓任命贤人;申子受遮蔽于只看见权势的重要,而不知晓智慧的重要;惠子受遮蔽于只知道能言善辩、口才取胜而不知道事物的实际情况;庄子受遮蔽于只讲求顺从自然、无所作为而不知道人的力量和作用。

那什么才是权衡事物的准则呢?

荀子说,一言以蔽之就是:。道是恒久不变,但又能穷尽所有的变化。这里荀子说的“道”就是自然之道,也就是天道,也是道家思想的“道”,道就是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荀子说,如果只从实用的角度来论道,人们就会去追求功利;只从欲望的观点来论道,人们就会去追求满足欲望;只从法治的角度来论道,人们就会去硬搬法律条文;只从权势的观点来论道,人们就会去追求权势的便利;只从言辞的角度来论道,人们就会去追求不切实际的辩论;只从顺从自然的观点来论道,人们就会去追求听天由命。这几种讲法,全是道的一个方面。

荀子说,人心要是不了解道,就会否定道,然后违规道。没有人希望生活在跟自己相反的价值观里面。用他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就会选择肯定自己价值观的人,而不是亲近于道的人。这就是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这就像今天心理学中的“确认偏误”一样,我们都倾向于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忽视否定自己的证据。

03

那如何才能通晓“道”呢?

那如何才能通晓“道”呢?荀子说答案是:心。心是身体和智慧的君主。这里的心就是我们所说的“脑”,古人没有大脑的概念,普遍认为心是具有思考的器官。

那心是靠什么来通晓“道”的呢?荀子说靠:虚心、专心和静心。这里的虚心专心和静心,并不是一种道德品质和状态,而是一种理性的认知能力。

荀子说,人天生有智能和记忆能力,记忆可以把已有的知识存储起来,这里的“虚”就是不让这些已有的知识去影响将要接受的知识,也就是不受经验认知的影响。心天生有智力,智力可以让我们分辨和理解不同的事物。而这里所说的“专心”,就是不让其他事物来妨碍对这一事物的认知。心会不停地运转,休息的时候也会做梦,疲劳的时候就会随意遐想,在用它的时候就主动思考,所以,心是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的,而这里所说的“静”,是指不让梦境和纷乱的想法扰乱了我们的智慧。

简单来说就是,虚心可以摒弃经验认知的影响;专心可以摒弃周围环境的影响;静心可以摒弃私心杂念的影响,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正如荀子说,真正明白“道”的人,就会将虚心、专心和静心作为自己行动的标准。心思分散了就不能获得知识,思想动摇了就不能精深,三心二意了就会出现疑惑。一个人竭尽全力地做到一心一意,就可以洞悉万物本质。

04

最好的办法就是通晓圣王之道

荀子说的这种状态和《孟子》的“尽心“,以及《中庸》的“至诚”是类似的。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能够做到至诚的人,能洞悉人的本性,也能洞悉万物的本性,可以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与天地并立。

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意思是说,我们可以认识事物,这是人的本性,事物可以被认识,这是事物的规则和原理。其中这里荀子就提出了“理”的概念,万物之理,就是关于事物的客观知识。但荀子同时说,事物的理有千千万万,我们一个人穷其一生都无法学习完成。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晓圣王之道,向圣人和圣王学习。圣人是通晓事物道理的人,而圣王是通晓治国道理的人。

荀子说,领悟了“道”的圣人,可以顺应人的欲念,尽有人的情感,而处理所有事情都恰到好处,仁者做事并非有意为之;圣人做事,常常无须勉强;仁者的思考,是谨慎的;圣人的思考是愉快的,这就是治心的方法。正如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看似随心所欲,却有恰到好处,这是一种完美的状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