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入1.4亿,斯坦福课程全部满分,谷爱凌背后的真相少有人知

 周冲的影像声色 2022-12-26 发布于广东

我们虽然要为目标奋斗,但更要享受沿途的风景。专注于事情本身带给你的享受,要比得到那个结果更为重要。 

——谷燕

就在刚刚,谷爱凌发博了。

博文是对2022年的总结。‍‍‍‍‍‍‍‍‍‍

她说:

“上了中国新华社体育部最佳十个运动员,美国最大电视台NBC奥运会最佳十大时刻,纽约时报21个最佳运动时刻, CNN年度时尚选择等。”

真的是牛逼PLUS。

最令所有人惊叹的是,她在斯坦福第一学期里,所有功课,全部满分。

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

这就是。

要知道,这一年里,谷爱凌什么都没落下。

时尚、活动、运动、学习、社交、赚钱、拍杂志、走秀......忙得热气腾腾。

但每一项,都交出了佼人的成绩。‍‍‍‍‍‍‍‍‍‍‍

而在这见缝插针之际,她还谈了个恋爱。‍

谈恋爱之余,人家这一年,还赚了1.4亿。

感觉她就是玩儿。

但玩着玩着,就玩出了N个世界冠军;玩出了亿万身家。也玩出了一张斯坦福通知书以及一个斯坦福学霸头衔。

而她现在,才19岁。

此处是不是应该有一万个羡慕得流哈喇子的表情.gif

  但谷爱凌更令我羡慕的是,一个人身兼多职,往往分身乏力,又苦又累。

她没有。

她的脸上,全是阳光与舒展,没有半点受苦的神色。

用陈丹青的话说,“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

她是那么地快乐,快乐得令人嫉妒。整个人的气场,又温暖又积极。‍‍‍‍‍‍‍

仿佛有魔法。或者有结界。

负能量绕路走,留在她的世界里的,全是最积极的心态,最纯粹的好奇心。

你会看到,她试试这个,试试那个。

跑马拉松。 

话剧。

 钢琴。 

 芭蕾。 

 演讲。

走秀。

骑马。

冲浪。

蹦床。

样样做得出类拔萃。

看到这里,大家想必和我一样,好奇这样的小孩,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靠鸡娃吗?不可能。

‍靠做一个虎爸狼妈吗?更不可能。 答案只有一个: 她有一个非常快乐、非常自由、非常优秀的母亲。 这样的母亲,不鸡娃,鸡自己。

  首先,谷爱凌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

所以单亲妈妈们可以停止焦虑了。有父亲当然有,没有父亲,谷爱凌可以成才,你的孩子也可以。

就看你怎么做。

谷爱凌的父母虽早年离异。但她的母亲谷燕,活得太精彩了。

从北大毕业后,谷燕考上了斯坦福。

之后赴美留学。

‍93年,谷燕在华尔街工作,为中国成功运作一笔2亿美元贷款,开创了中国金融界在华尔街商贷的先例。

‍98年,她从华尔街回国,创立风投公司。

事业极其成功。

‍在谷爱凌的一个纪录片里。

‍我们发现,她家在上海有房子(姥姥的)。 北京有房子。 在旧金山有房子(富人区)。 

 谷爱凌练滑雪的太浩湖雪场附近,也置了一套房子。 

足见经济实力。

‍一个经济没太大压力的家庭,父母的选择更多。 孩子的自由度也更大。 更重要的是,有了钱,钱才不再重要。 活着,可以不再被迫谋生,或为谋生而被迫学习。

‍父母和孩子,才能真正为快乐而活,为实现自我价值、探索未知而活。

‍但只有钱,培养不出这样的孩子。

‍多少豪门,养出一批败家子。

‍比如某某富二代。那比如某某公子哥。

‍所以,重中之重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 你抬头看日,孩子跟着仰望星空。你屈服于阴沟,孩子跟着苟且于淤泥。 父母的高智商会遗传。

‍比如,谷燕毕业于斯坦福。谷爱凌也跟着考入了斯坦福。 

 性格内核会遗传。

谷燕坚韧不拔。

谷爱凌也意志非常强大。

爱好也会遗传。

谷爱凌说过,她玩滑雪,也是因为母亲爱滑雪。 

她说,她三个月大时,母亲就把她带到了雪场。 

 3个月玩雪。

4岁开始粉雪。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奇迹的诞生,首先源于兴趣。

当父母表现出对某一种东西兴致盎然、孜孜不倦,孩子自然也会好奇。

谷燕说,我从小就喜欢玩。

 她觉得,带女儿上雪场,不是为了让女儿学会什么。 而是“找了一个陪玩的”。 

 所以你看——

与其去教孩子什么,不如去做给他看。与其告诉他,你要坚持,你要热爱。不如先爱给他看。‍

而在心态上,谷爱也给了谷爱凌很好的传承。‍‍‍

谷燕总是对女儿说:

‍不在乎输赢。只在乎过程。要快乐。要享受。

她说:“我们虽然要为目标奋斗,但更要享受沿途的风景。专注于事情本身带给你的享受,要比得到那个结果更为重要。 ”

‍因为这种快乐、好奇与自由,谷爱凌呈现出特别舒展的状态。

她在纪录片中说过: “生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找着一个你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去享受它。” 

 2022年的奥运赛场上,女子U型池资格赛赛后,她也说:

‍“就是去玩和享受……” 

人生之于他们,就是轻装上阵。 他们ALL IN其中,真正活在当下。

而专注于当下的人,才有更大概率,做得出类拔萃。  

  我们不需要孩子成为第二个谷爱凌,也成不了第二个谷爱凌。

但更科学的教育理念,还是要了解,要懂得。 谷燕说过,教育不是你吧吧吧吧地说教,凶神恶煞地控制。 “教育是言传不如身教。” 

 你想孩子抵达哪里,你先前去。

‍比如歌手陈美龄。她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斯坦福。

为什么?

‍因为她自己在怀孕8个月时,以一种惊人的毅力,考上了斯坦福的教育博士。 

 再比如吉田穗波。 她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好榜样。

‍于是,在带五个娃的同时,考上了哈佛。 

 谷燕,也是一样。

‍希望孩子优秀,谷燕自己先拿下斯坦福硕士,创业成功、资源广阔、视野开放。

‍希望孩子乐观。自己先做到心胸开阔。

‍爱凌就说: “妈妈是我认识的心胸最开阔的人,她永远会对她身边所有的人付出全部。” 

正因母亲如此,谷爱凌的选择、谈吐、气质,才有大格局、大气魄。

而在孩子决定上路之后,她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对她充分信任。

‍谷爱凌第一次参加职业赛时,和妈妈说她的战术。

战术难度超高,非常危险。‍‍ 

后来果然摔得很惨,但谷燕当时一句都没反驳。

‍只有一个单词:“OK。”

‍不打压孩子。始终信任。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许多父母要么因为保护欲太强,要么因为太焦虑,会因为孩子一点失误,一点不足,就将他贬得一无是处。 只有真正内心强大的父母,才能战胜琐碎的、日复一日的失落感,

不怪孩子,不发泄怒气,

对孩子一直保持健康的、坚定的引领。  

  谷燕还有一点非常开明。 她没有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维。

她不觉得,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的私有品。不能以孝之名,绑架孩子,为自己养老送终。

‍孩子来到人间,只需倾尽所能,去让生命绽放得更精彩。

这一点解绑之后,她对孩子就真的没有控制欲。 她对谷爱凌说:

‍“你长大不用感谢我,你一点都不欠我的,我谢谢你就行了。” 

‍她不会给孩子施加道德压力。 不用苦大仇深式的教育,去给孩子增加负荷。 看《谷爱凌:我,18岁》的纪录片时,有一个细节,令我非常触动。 爱凌去太浩湖参加第一次比赛时,忽然生重病。 

 她喉咙灼痛。 对妈妈说: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感觉吗?就像我从嘴里生孩子,但是宝宝卡在脖子了……” 

 妈妈问她:“你这个怎么知道的?” 

 爱凌说:“别人告诉我的。” 接着好奇地问:“听说生孩子很痛苦,是这样吗?” 

 此时,一般的母亲,大多会大倒苦水。 说怀孕不易。说生产痛苦。说养育艰难。说你以后要孝顺妈妈,要报答妈妈…… 谷燕没有。 她一如既往,轻轻地说:“不,宝贝,没那么糟。” 

 我不知道,一个女性是怎样克制住本能的诉苦欲,用更宽广、更深沉、更温柔的爱,去呵护自己的孩子。 特别是她与爱凌父亲,在女儿3岁时,就已经离异。 一个人,带着女儿长大。 艰难可想而知。 

 但她只会温柔地告诉女儿,没那么糟。 她穿过午夜的厚雪,在大雪中跌跌撞撞,去帮爱凌买药。 

 沉重都是她的。 她不说。 她给予的,都是温柔与快乐。 以及无尽的信任和鼓励。 

 父母所有点点滴滴的行动,都在无声地改变着孩子。 谷燕的强大、沉稳、智慧,令爱凌佩服无比。 她曾说: “我知道所有的小孩儿都觉得,自己妈是最好的妈,但是我真的觉得,我妈是最好的妈。” 

 “因为她做的东西,比别的妈多了好多。然后还有自己一个人弄。” 

 “真的比所有的妈都好。对不起别的妈。但我的妈比你好。” 

 这种感情,又朴素,又催人泪下。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 当父母为儿女,活成了一个近在咫尺的标杆。 他们就会知道,要长成什么样的人。

‍当父母为儿女,创造了一个自由、坚定、充满希望的环境。 他们就会在其中,汲取养分,抽芽,开花,结果。 

 并且,将你曾经滋养他的,反过来,滋养你们。

‍望子成龙,已是控制的代名词。

‍时代已经来到了2022。

‍属于这个时代的科学育儿观,是鸡父母,而非鸡孩子。 因为—— 你若是谷燕,孩子就是谷爱凌。‍

你若不求上进,孩子就会蹉跎一生。

‍你是什么人,孩子才会成为什么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