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现代版画发展史探析

 高观点笃者 2022-12-27 发布于上海

张一弛

摘 要:基于苏州现代版画的历史发展,具体从传统版画的源起与传播、现代版画的形成与发展、当代版画困境与突破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在梳理苏州现代版画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索其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

关键词:苏州;现代版画;时代特征;地域性

一、源起与传播

苏州地处江南,四季分明,风景秀丽,自古以来为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吴地的水墨丹青便是在江南山水的滋养下,渐而勃发。从六朝的陆探微、张僧繇到唐代的张璪,再至明代的“吴门四家”,而后又有以“四王”为代表的“虞山派”与“娄东派”,文人画之文脉由此延续而来。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之兴起的市民文化与文人传统交织又促发了吴地版画繁荣的新貌。

明代万历年间是中国版画史上的黄金时代,各具特色的传统版画流派交相辉映,互相影响。戏曲题材版画、小说插图、绣像版画取代宗教版画,成为当时的潮流,也由此催生出带有喜庆吉祥图案和故事情节的版画的印制与传播。苏州作为全国刻版中心之一,传统版画在此逐渐走向成熟。桃花坞传统版画就在此时应运而生,渐成规模。清代中期以后,桃花坞传统版画从技法上形成了仿古画谱法和仿泰西笔法两种风格。它既保留了江南地区的文人画传统,同时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作品远销日本及南洋地区,分流至欧洲,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日本的浮世绘在主题、形式等方面都受到桃花坞传统版画的影响。至清晚期,随着上海石版印刷技术迅速发展,桃花坞传统版画面临转型,其在审美取向上更趋于世俗化,题材通俗易懂,色彩十分鲜艳。

由此可见,明代以降,苏州传统版画的兴盛,不仅构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审美趋向,而且反映了其超越时代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二、博兴与繁荣

苏州版画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情怀发展至今,在全国颇具影响。若从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来看,自20世纪30年代新兴木刻运动兴起,全国相继出现各类版画社团,这些社团作为时代的战鼓与革命的号角由城市深入农村、深入部队,走入大众生活,用刻刀与木版投身战斗,苏州版画家陆地就是这个时期版画队伍中的一名“战士”。20世纪30年代开始,陆地自学木刻版画,作品多数发表于苏州当地的报刊,而后他自办刊物。受到当时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陆地于上海新华艺专求学时,与陈可默共同发起创办了“刀力木刻研究会”。抗战爆发后,研究会成员深入上海工厂,刻制传单,从事救亡宣传工作,并举办了一系列小型木刻展,在当地已有一定影响力。陆地在此期间所作《雪地行军》《愤怒的矿山》等作品颇具感染力,正是动荡年代的图像实录。值得一提的是,陆地在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展中获奖,这也是苏州版画首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得殊荣。

20世纪50年代,水印木刻在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已有教学实践,加之李桦、古元、李平凡等老一辈版画家的推广,全国很多地区都相继开始了创作。受大环境的影响,江苏作为自古以来具有水印木刻传统的地区,意图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进行版画创作,实现一种转化。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江苏省美协组织了省内版画家们深入各地写生,于1962—1964年举办了三期版画创作进修班,并将这些创作成果集中起来,进行全国巡回展览。此时,苏州版画家已经成为水印版画创作的重要力量。

这个时期,就苏州版画创作而言,一方面,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重组,版子重新印制,创作了一批以年画创作形式为主的版画;另一方面,本地开始形成版画群体,如劳思、周伟明、吴鸿章、禇铭、杨明义、管牧等人开始组织专业活动。这批版画家至苏州东山、西山、吴县等地采风,与当地百姓交流沟通,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作品。1962年,劳思、周伟明、吴鸿章、杨明义等人发起的苏州市业余版画创作小组成立了,这是苏州历史上第一个版画组织。而后,他们在苏州市群众艺术馆办了苏州市首届版画展,展览呈现一定规模,苏州版画创作的队伍迅速扩大。同一时期,劳思、杨明义响应江苏省美协的号召,赴南京参加江苏水印木刻进修班。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后来入选了1963年的第五届全国版画展,由此打开了苏州版画参加全国性版画展览的新局面。

至20世纪70年代,苏州版画家们坚持实地写生,至乡间田头深入群众,创作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例如,1972年业余版画创作小组集体创作的《太湖新貌》组画中的4幅入选了全国美展,1974年集体创作的《苏州新貌》入选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的全国美术展览。劳思、杨明义等版画家回忆起那段时期,皆有诸多感叹。他们认为当时苏州的版画家们,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不仅毫无保留地互相学习,而且创作热情高涨,从而创作了一批艺术水平较高的版画作品。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创作氛围,苏州版画事业在20世纪80年代又进入了新的高潮。

1981年,杨明义、劳思、周伟明、吴鸿章、陈设等人创办了苏州市版画艺术研究会,聘请了李平凡、吴俊发等版画家作为顾问。同年,蘇州版画廊在网师园成立。版画廊的作品多为木版水印作品,以描绘苏州风貌、小桥流水景致为主要内容,充满水乡情调,富有诗意且气息优美,吸引了一大批国外游客,效益颇丰。可以说,版画廊不仅是当时活动经费积累的平台,也是打开苏州现代版画走向国际的一扇大门。而后,版画研究会将版画廊的销售利润用于创作展览活动,在1982年举办了首届“姑苏之秋”版画展。“姑苏之秋”成为当时国内艺术界的品牌展览,这将苏州版画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苏州版画的影响力遍及江苏,乃至全国,而后又与日本版画群体举办联展,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效应,这种效应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至20世纪90年代后,苏州本土又出现了一批新兴力量,如顾志军、凌君武、张天星、王雨中等人。他们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探求传统文化与西方观念的交融,从内容主题到图像形式、创作理念、表现手段皆有新的突破。他们在深谙传统版画工艺的基础上,一直在追求技艺、语言的新转化。这种探索持续到21世纪。顾志军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谈古论今》源自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一次思考,而其在2000年后的作品如《时尚物语》《飞累了歇会儿》以借古论今的方式反映其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中国画颜料的特殊性展现出来;凌君武的《太湖石系列》《园林印象》植根于对家乡物景的眷恋,从技术上采用水墨、色彩结合套印,拓展了版画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一种意象化、写意性的表达方式;张天星从版画语言上探索“线”的独特性,不囿于水印墨色的束缚,创作出了《丝绸春秋》;王雨中起初尝试创作了苏州主题的油套版画作品,15年后又以水印版画在材料上的改变,试验不同块面的印迹重叠,产生了平面化的装饰效果,《姑苏漫记》则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作品。

三、式微与突破

随着2012年第十一届姑苏之秋版画展落下帷幕,苏州版画的影响力较之前来说,似乎稍显式微。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高效率的复制技术、新的传播媒介对传统意义上的版画创作都带来了较大冲击。版画进入当代语境中,开始更注重于个人思考,像之前带有地域特性的团体便逐渐淡化。苏州版画亦是如此,团体的解散意味着缺少了一种创作氛围。苏州版画院的运营如今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当地仍坚持版画创作的多是一些业余画家。同时,专业的版画教学多集中于高等院校,作品体现的学术性较强,地方性的特征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逐渐削弱。

面临这样的变化,苏州的版画家并未止步,在接收新信息的过程中,仍然坚持对创作的思考。张天星在版画制作中运用电脑辅助,使得造型更为准确,创作了齐白石、梅兰芳等名人头像的版画。在2014、2015年,他较为关注形式构成,从横、竖、撇、捺四个角度来追求一种观念性的效果,并有一定突破。顾志军在2000年的创作中也会有意识地更多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同时其作品多以借古论今的方式加以表现,如《时尚物语》《飞累了歇会儿》等。王雨中从2015年開始重视材料的变化性,以不同块面的印迹反复重叠,平面化的装饰感更强,其《姑苏漫记》就是很典型的作品。

而今,苏州版画界又涌现了诸多年轻艺术家,如庾武锋、姚永强、韩东、顾勤、李影、王允等。这些版画家在当代语境下,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洞悉着社会发展与时代瞬息,以当代艺术的视觉形态,持续着观念与技术上的创新,试图在传统与当代中探寻一个支点。庾武锋的《夜色微澜》、姚永强的《时光飞梭》、韩东的《物象本心生》、顾勤的《在路上》、李影的《诗和远方》、王允的《重构·守望》皆是这类既带有传统文化因子又具备观念性的作品。他们作为苏州版画的新先锋在全国美展、版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观澜国际版画展中屡获佳绩。

同时,苏州版画界每年仍会举办各类版画活动,如“局内局外”版画展、桃坞镌印——2020全国版画(木版)学术邀请展。应该说,当代版画家对于版画艺术的坚持,一方面来自前辈学者对于后辈艺术家的滋养,另一方面也出自苏州艺术家对于版画当代转型的一种拓展。如今,在苏州当代版画作品中,仍可见传统文化的因子在新的视觉表达下不息跳动。而这些浸透着姑苏风物与情调,扎根于土壤的作品随着社会的变迁,又延展出了一幅时代的画卷。

参考文献:

[1]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1930—2000)[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2]齐凤阁.中国现代版画史(1931—1991)[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3]范梦.中国现代版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4]陈琦.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

[5]孙晓云.江苏水印木刻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