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夹竹桃

 一帆csp 2022-12-27 发布于广东

最近,不少小伙伴都喜羊羊沸羊羊躺平了,如果我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会不会被扁?别别别,我也正被“行拂乱其所为”ing......
对了,那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久前闹得纷纷扰扰,都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说是历届教材都这么写的,我都有些糊涂了。
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孩子们,对自然的认知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应是来自教科书。比如我认识一种植物就是从女儿课文里来的,那就是季羡林的作品——《夹竹桃》。

夹竹桃(Nerium oleander算是身边最熟悉的植物了吧,它是个大领导,值得了解一下。

夹竹桃,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大灌木。
因为茎部像竹子,花朵像桃花而被叫做夹竹桃。“夹”是夹杂,即兼而有之的意思,指夹竹桃兼有竹子和桃花的观赏特征。明代王世懋咏夹竹桃的诗里说它“布叶疏疑竹,分花嫩似桃”。还称作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树、洋桃、叫出冬、柳叶树、洋桃梅、枸那等。
夹竹桃的拉丁名是Nerium oleander L., 1753,其属名Nerium来自希腊语nerion,一种夹竹桃的名字 ,种加词oleander意为“橄榄(叶)一般的”,因为夹竹桃的叶片与油橄榄颇为相似。

夹竹桃原产于印度、伊朗和尼泊尔,中国各省区有栽培,尤以中国南方为多,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栽培;长江以北栽培者须在温室越冬。

最近,大家都深受新冠之害,很多人也领教过了病毒带来了各种身体的不适。
而说到有毒的植物,大家首先会剑指夹竹桃,其中大家热衷看的《甄嬛传》经常会提到夹竹桃的毒性。
夹竹桃植株的叶、树皮、根、花以及种子均含有多种强心苷类化合物,毒性极强,人和动物误食都可能致死。误食夹竹桃中毒后,会产生肠胃及心脏问题,肠胃问题包括反胃及呕吐,甚至影响中央神经系统直至死亡。而如果皮肤接触到夹竹桃的汁液,也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眼睛接触到则会导致严重发炎。
夹竹桃毒性很强,又是我国南方城市绿化带里最常见的植物,大家出门看到它,只用眼睛看看就行了,切勿动手哟。但只要不去食用,有伤口的地方不碰触到它的汁液就没事。夹竹桃的气味对人体不会有影响。
No zuo no die,偏偏有人不信邪,还记得不久前,在河南郑州,一位网友和路边鲜花合拍了一组照片,结果第二天中毒进了医院,“元凶”便是她拍照含在嘴里的夹竹桃。

每次说到夹竹桃的毒,总有人问起这个问题,既然夹竹桃那么剧毒,那为什么城市里一定要用夹竹桃作为城市里的常见绿植呢?原因大约只有一个——它是毒物,更是尤物;它的美和好,太难拒绝。

事实上,夹竹桃除了适应能力很强、花朵鲜艳漂亮极具观赏价值外,还具有较强的空气净化能力。

夹竹桃植株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附力。另外,夹竹桃的叶片有厚厚的蜡质物质,也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土。别的植物吸附了城市中的粉尘,可能会比较容易死亡,很难养护,但夹竹桃就不一样了——空气中的粉尘几乎对它没有影响。所以对于城市来说,夹竹桃算得上是天然“吸尘器”。

聚美貌与剧毒与一身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夹竹桃是它们之中最典型的代表。

夹竹桃向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生在植物界最著名的剧毒家族——家族毒名源远流长令人闻之丧胆的龙胆目。龙胆目包含5个科,钩吻科、龙胆科、马钱科、茜草科,以及夹竹桃科,常年跟巫师、谋杀犯、阴谋血案打交道。比如神农的死因为它们家族的钩吻,李后主的死因为它们家族的马钱子……
我们通常说,夹竹桃是大科长,其实夹竹桃的模式属却不是夹竹桃属,而是罗布麻属(Apocynum),出乎意料之外了。夹竹桃科好大,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大约有402属5031种,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许多种类是原生于热带雨林的高大乔木,也有些是原生于温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大陆有46属176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这些植物通常都含有乳汁且多数种类是有毒植物。
那么夹竹桃属也是个大属么?恰恰相反,夹竹桃属的独属独种,独生女一般的存在。

夹竹桃科植物起源甚早,夹竹桃属Nerium Linn.化石发现于中生代上白垩纪的威斯发利亚地区,随后出现于法国和英国的始新统中,以后在新生代第三纪这个属继续生存在欧洲,而在上新统中已经发现现代的欧洲夹竹桃Nerium oleander Linn.。其他属也出现于第三纪。

夹竹桃原产地中海,尤其摩洛哥、葡萄牙一带。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人的文字记录里,已经有它的魅影。两千多年光阴中,夹竹桃和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达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从物质到精神,相交相融。

夹竹桃最早的名字很是奇怪,叫做枸那花。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有载:“枸那花,叶瘦长,略似杨柳。夏开淡红花,一朵数十萼,至秋深犹有之。”这“枸那花”听起来就像梵语音译,说明夹竹桃是从印度一带传入。民间亦有棋那卫、柳叶桃等称呼。
那么,夹竹桃啥时来到中国的呢,各种说法不一,我看了汤欢老师的《古典植物园》,里面居然提到我家乡的罗浮山,文中提到:最早记载夹竹桃的文献可能还不是《酉阳杂俎》,而是更早一些的《罗浮山记》。《罗浮山记》收录于唐代《艺文类聚》:
求郍卫,外国树,英花红粉,至可爱玩。
“求郍卫”与《酉阳杂俎》“俱郍卫”音近,且写法相近。从文献描述来看,夹竹桃的确是“外国树,英花红粉”,且罗浮山位于岭南,地理位置也相符。方以智认为此处《罗浮山记》中所载“求郍卫”亦为夹竹桃之类。但缪启愉等先生所著《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辑释》只说是“外语音译,未详是何种植物。”
如果《罗浮山记》中的“求郍卫”是夹竹桃,那么这种植物的传入时间可追溯至《艺文类聚》成书的公元624年以前。
文中还提到:历史上写到夹竹桃的文学作品也集中于明清,且多从它的名称上做文章。例如李渔《闲情偶寄》就认为“竹”与“桃”的象征及寓意相距甚远,“夹竹桃”当更名为“生花竹”,正好弥补竹无花之憾:

夹竹桃一种,花则可取,而命名不善。以竹乃有道之士,桃则佳丽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合而一之,殊觉矛盾。请易其名为“生花竹”,去一桃字,便觉相安。且松、竹、梅素称三友,松有花,梅有花,惟竹无花,可称缺典。得此补之,岂不天然凑合?亦女娲氏之五色石也。

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中有火。我觉得十分有趣……

关于夹竹桃,好多年轻一代的盆友获得的知识大都来自这篇被广大读者称为“具有史诗性质”散文——季羡林的《夹竹桃》。我的运气可没那么好,我们那个年代的课文甚少提到植物,更别说如此优秀的植物散文了。恕我无知,我进入圈子之前,完全不懂身边那繁花似锦的植物名叫夹竹桃,名字还是我女儿跟我说的,她当然是因为来自课本,可见教材在科普方面的重要性。

虽说夹桃竹是身边最常见的植物了,可却觉得它们太多“博大精深”,不太好轻易动笔,因为款式太多了。
在《中国植物志》中原记载有两种夹竹桃,为夹竹桃 Nerium indicum 和欧洲夹竹桃 Nerium oleander 。在较新的《Flora of China》(FOC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中,则只保留了夹竹桃 Nerium oleander 一种。按老《中国植物志》记载,夹竹桃 Nerium indicum,是红色的那种,野生于伊朗、印度和尼泊尔,而欧洲夹竹桃 Nerium oleander ,大都指粉红色的那种,原产于地中海。
如今都合并了,对于小白的我而言这是大好事。相对于言,我更喜欢白色花的夹竹桃,不过在华南地区因为一些传统的问题,白色花的夹竹桃并不受待见,反而是我一次华东之行,看见那边白色的夹竹桃用得非常广泛,其效果远远超过红色花的夹竹桃呢。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黄色花的夹竹桃,名曰黄花夹竹桃,它却跟夹竹桃不是一个物种,而且不是一个属的,它归属于黄花夹竹桃属(如今叫做红果竹桃属),在园林用得也不少。而且,黄色花中接近橙色的,居然还分出一个变种,叫红酒杯花,也是醉了,下面发图给大家看看。
▼ 黄花夹竹桃 Thevetia peruviana (Pers.) K. Schum.
夹竹桃科 红果竹桃属

▼黄花夹竹桃的果实则完全不是夹竹桃的豆荚状,而是扁三角状球形。

▼ 红酒杯花 Thevetia peruviana 'Aurantiaca'
夹竹桃科 红果竹桃属

夹竹桃是常绿直立大灌木;株高达6米; 枝条灰绿色,含水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

夹竹桃的叶3片轮生,稀对生,革质,窄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尖,基部楔形或下延,侧脉达120对,平行。

夹竹桃的聚伞花序组成伞房状顶生;花芳香,花萼裂片窄三角形或窄卵形;花冠漏斗状,裂片向右覆盖,紫红、粉红、橙红、黄或白色,单瓣或重瓣,花冠筒长1.2-2.2厘米,喉部宽大;副花冠裂片5,花瓣状,流苏状撕裂;雄蕊着生花冠筒顶部,花药箭头状,附着柱头,基部耳状,药隔丝状,被长柔毛;无花盘;心皮2,离生。

夹竹桃的果实类似果荚,但是不能叫果荚,叫蓇葖果。不过栽培的夹竹桃结果率很低,我倒是在白花的夹竹桃上看见过它们的果。

蓇葖2,离生,平行或并连,长圆形,两端较窄,绿色,无毛,具细纵条纹。

种子长圆形,基部较窄,顶端钝、褐色,种皮被锈色短柔毛,顶端具黄褐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1厘米。

(图片由@李薇老师提供)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米,枝条灰绿色,含水液;嫩枝条具棱,被微毛,老时毛脱落。
叶3-4枚轮生,下枝为对生,窄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叶缘反卷,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叶面深绿,无毛,叶背浅绿色,有多数洼点,幼时被疏微毛,老时毛渐脱落;中脉在叶面陷入,在叶背凸起,侧脉两面扁平,纤细,密生而平行,每边达120条,直达叶缘;叶柄扁平,基部稍宽,长5-8毫米,幼时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柄内具腺体。
聚伞花序顶生,着花数朵;总花梗长约3厘米,被微毛;花梗长7-10毫米;苞片披针形,长7毫米,宽1.5毫米;花芳香;花萼5深裂,红色,披针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栽培演变有白色或黄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长和直径约3厘米,其花冠筒圆筒形,上部扩大呈钟形,长1.6-2厘米,花冠筒内面被长柔毛,花冠喉部具5片宽鳞片状副花冠,每片其顶端撕裂,并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冠裂片倒卵形,顶端圆形,长1.5厘米,宽1厘米;花冠为重瓣呈15-18枚时,裂片组成三轮,内轮为漏斗状,外面二轮为辐状,分裂至基部或每2-3片基部连合,裂片长2-3.5厘米,宽约1-2厘米,每花冠裂片基部具长圆形而顶端撕裂的鳞片;雄蕊着生在花冠筒中部以上,花丝短,被长柔毛,花药箭头状,内藏,与柱头连生,基部具耳,顶端渐尖,药隔延长呈丝状,被柔毛;无花盘;心皮2,离生,被柔毛,花柱丝状,长7-8毫米,柱头近球圆形,顶端凸尖;每心皮有胚珠多颗。

蓇葖2,离生,平行或并连,长圆形,两端较窄,长10-23厘米,直径6-10毫米,绿色,无毛,具细纵条纹;种子长圆形,基部较窄,顶端钝、褐色,种皮被锈色短柔毛,顶端具黄褐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1厘米。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中文正名   夹竹桃

拉丁学名      Nerium oleander L.

别名 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树、洋桃、叫出冬、柳叶树、洋桃梅、枸那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捩花目

科  夹竹桃科

亚科 夹竹桃亚科

族  夹竹桃族

属  夹竹桃属
种  夹竹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