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匡时:一波明清瓷器成交价参阅

 自华居 2022-12-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聚乐部》

康、雍、乾盛世持续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兴旺历时最长的一个时期。由于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及帝王的爱好与重视,使得此时的官窑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清三代瓷器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不仅在技术上讲究精工细作,不惜工本,还在釉彩釉色、造型和手法上不断创新,烧制出了许多让人赞叹不绝的创新品种,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

图片

Lot 714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33cm

直径:7cm

落槌价:RMB 6,000,000

来源:前西班牙驻华外交官珍藏。


此件梅瓶造型典雅端丽,肩部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线条雄浑流畅,具有显著乾隆时期梅瓶的特征。外壁错落绘折枝花果纹饰,颈部饰一周十字花卉纹,肩部及足圈饰蕉叶纹,绘工精细,果实饱满,花盛叶蔓,生机勃勃,其青花发色浓艳,点点黑斑以仿明初御瓷之特色,展现瓷匠妙手及驾驭蓝料之高能。此类作品在清宫档案中有明确记述,乾隆三年(1738)六月《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縂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青花梅瓶一件、宣窑青花三果梅瓶一件,……传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具照样烧造送来……”。此后数十年再无烧造青花梅瓶之上旨,可见唐窑承命摹制宣窑梅瓶,为乾隆青花瓷器中上佳之品,是乾隆青花梅瓶的重要代表作品。


图片

Lot 739

清乾隆 仿汝釉八方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33cm

直径:7cm

落槌价:RMB 1,500,000

来源:伦敦苏富比,2014年5月14日,编号36。


拍品自口至足均作倭角四方形,形成不等边的八角状,档案中称为“八方一统瓶”,造型古雅灵秀,规整挺拔。通体施仿汝天青釉,釉面莹洁温润,釉质肥厚凝细,玻璃质强,色泽恬淡幽谧,仿若晴空如洗,圈足施以黄褐色护胎汁,以摹拟宋瓷之铁足效果,正是唐英《陶成纪事碑》中所载“仿宋铜骨鱼子纹汝釉”。方形瓷器制作难度很大,往往有“一方抵十圆”之说,拍品取八方为形,在各种造型的清代官窑瓷器中尤为特殊。此瓶器身光素不事雕饰,富有天然韵致,釉色与造型搭配得宜,自然淳厚却不失典雅气质,置于殿堂之中,颇富赵宋遗韵。
有清一朝,仿汝釉八方瓶仅乾隆、道光两朝烧造,乾隆时期制品存世较为少见。从清文档记载分析,乾隆一朝烧制仿汝釉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十三年以前。拍品为难得的乾隆宫廷陈设佳器,两岸故宫博物院均有相同器收藏。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掌柜
图片

Lot 711

清乾隆 胭脂红彩灵芝螭龙纹铴锣洗一对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直径:12.7cm

落槌价:RMB 790,000

出版:

1.《紫禁城的记忆—图说清宫瓷器档案·文房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页68-69,图30。

2.《清风明月:风雨游艺录》,中华书局,2022年,图132。


此对洗造型宽平端正,制坯匀厚,入手温润沉着。外壁用胭脂红彩绘饰,口沿饰如意云纹,器腹绘两条口衔爪携灵芝的 “香草龙”,底部饰莲瓣纹。胭脂红彩色泽郁丽鲜明,彩质细纯,绘饰用笔圆柔,螭身双钩轮廓,内用平涂技法,浓淡染出,微有光影质感,其上复施密集点染,更显匀谨细严。
此类型洗存世极为少见,清末民国时已为藏界深重之物,被视作无款官窑,清宫造办处活计档及陈设档中亦有同类器之记述,如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录:“二十四日……太监鄂鲁里交:……白磁紫花水盛一件(紫檀木座)(具宁寿宫),传旨具入百什件,钦此”;《养心殿陈设档》:“……东暖阁面西……白磁红龙钵盂洗壹件……”等。拍品实属难得一见之文房美器,成对保存,更为珍罕。


图片

Lot 749

清嘉庆 黄地粉彩婴戏图赏瓶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26.5cm

直径:7cm

落槌价:RMB 500,000


此瓶造型及装饰纹样皆可见乾隆时期遗风,属典型嘉庆早期风格,故极有可能为嘉庆初年,乾隆归政为太上皇帝时,特别制作敬呈乾隆之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嘉庆朝蓝地粉彩百子图双耳瓶其肩颈装饰及主图背景栏杆的画法与拍品十分相近,可对比参考。
瓶型舒展而优雅,颈两侧以双螭龙为耳,细节处施以矾红描金,腹部粉彩通景绘婴戏图,整个画面置于庭院、室内之中,童子相互嬉戏,寓意宜男多子、吉庆如意。嘉庆一朝的制瓷工艺完全承袭了乾隆时期的艺术风格,尤以早期最为突出,此时烧造的嘉庆御窑瓷器制作水准与乾隆盛世无二,确有“乾嘉不分”的感觉,其中粉彩琢器之精者,甚至超过了乾隆晚期的一般作品。

图片
图片

Lot 716 

清康熙 青花群仙祝寿图盘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高:2.8cm

直径:14.8cm

落槌价:RMB 600,000


此盘造型规整,釉面光洁,微泛青,足端露胎处可见胎体坚白细糯,颇具康熙糯米胎质特点。盘心双圈内绘寿星老坐于松荫之下,梅花鹿卧于其侧,神情安逸。外壁绘青花八仙人物图,场面宏大,可谓瑞意满溢,吉庆祥和之景跃然于眼前。青花色泽明快,画法细腻,人物形态逼真,每个人物特征均给予认真刻画,远非庸工俗匠所能为之,必出御窑精工之手。
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迎来六十大寿,为此万寿节,宫廷内外均竭力筹备,此前一年,郎廷极便榷窑江西,精心制作一批寓意吉祥、质量上乘的瓷器上供御用,拍品应为这批精心制作的贺礼之一。
本品宫廷制式定烧,人物姿态各异,以群仙祝寿为题,寓意福寿无疆,青花发色明艳,质量极佳,时代特征明显,不失为一件具有极高收藏和研究价值的熙朝御窑青花佳器,颇值收藏。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重点
图片

Lot 716 

清康熙 鸡油黄釉暗刻夔龙纹双耳杯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高:7cm

流拍

来源:或于1912年12月7日购自伦敦山中商会Marcus Ezekiel(1854-1927)旧藏。

出版:《清风明月:风雨游艺录》,中华书局,2022年,图125。


明清时期,黄色为皇家专属,对于黄釉瓷器的管理更是十分严格,不得僭越,据清宫史料记载:“里外皆黄者,皇帝用;外黄里白者,皇后所用”。
拍品造型小巧秀雅,体轻质纯,几近脱胎,腹部两侧置对称戟耳,更现玲珑。内壁及底施白釉,外壁满施娇黄釉,中央暗刻双夔龙抢珠纹装饰一周,应为取材上古青铜器化裁而来。黄釉润泽如鸡油,正是民间所说“鸡油黄”。这种釉色是康熙御窑仿明代弘治娇黄而来,且工艺精湛,釉面光亮匀净,没有明代的兔丝痕,大气尊贵中又颇显娇艳可爱。本品器形虽小巧轻薄,但却不缺沉稳端庄,华贵之气,黄釉釉质滋润,为康熙朝御窑浅浮雕品种之佳作,是为“诸巧皆备”之典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均有相同器收藏,可资参考。
拍品或属Marcus Ezekiel旧藏,Marcus Ezekiel(1854-1927)及其子Victor Ezekiel(1905-1976)二人均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伦敦中国艺术收藏发展早期的领军人物,也是著名伦敦东方陶瓷学会重要成员。


图片

Lot 724 

明嘉靖 青花喜报多子纹大盘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高:11.3cm

直径:56.5cm

落槌价:RMB 600,000

出版:《不独帝宫藏》,上海,2020 年,页45。

展览:《不独帝宫藏—明清官窑瓷器精品展》,上海,2020年。


此件大盘纹饰独特,尺寸硕大然无变形之虞,为嘉靖官窑相当少见的品种。盘心青花绘石榴喜鹊图,寓意喜报多子,多福多寿。圈足内砂底无釉,可见胎质细糯。青花呈色艳丽,纹饰均采用先勾后填之法描绘,制作讲究。与拍品相同之传世器寥寥无几,仅知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宫殿博物馆等少数机构各有一至二件藏品,且设计略异,尺寸有别,其珍罕可知。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C. M.Woodbridge先生及Eugene Bernat伉俪旧藏

Lot 710 

清康熙 青花鱼藻纹杯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高:5.5cm

直径:8.8cm

落槌价:RMB 200,000

参考记录:

伦敦苏富比,1951年5月8日,编号41。

纽约苏富比,1981年6月24-25日,编号314。


此件青花杯为康熙官窑仿嘉靖青花鱼藻纹杯之佳作。明末清初世人对瓷器的鉴赏风气中特别推崇嘉靖官窑,时人叶梦珠在《阅世篇》中评述“磁器,除柴、定、官、哥诸窑而外,惟前朝之成窑、靖窑为最美,价亦颇贵。”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明嘉靖同类器,纹饰画工皆可见传承之意,工谨细腻,可资参考。
此杯轻薄匀称,器身作鱼藻纹通景,分别绘以鲭、鲌、鲤、鳜四种鱼,取谐音寓有“清白廉洁”之意,也有连年有余、富贵有余之吉祥寓意。鱼藻图,逸趣盎然,韵味悠长,意含道家无拘逍遥之追求,亦寓意德行清廉高洁,甚得历代帝王喜爱。
此件小杯可参考同批另一只小杯,曾属C. M.Woodbridge先生及Eugene Bernat伉俪旧藏,先后售于伦敦苏富比1951年5月8日,编号41及纽约苏富比1981年6月拍卖会,编号314。Eugene Bernat夫妇是上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藏家之一。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传说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拍品展开图
图片

Lot 735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图棒槌瓶

高:46cm

直径:12.5cm

落槌价:RMB 450,000


拍品为康熙青花经典品种,造型硕大,制作工艺精湛,传世较为少见。腹部通体以青花绘山间骑行、秋江渔乐图,全器青花发色幽兰,其青翠之感又被称为“翠毛蓝”,纹饰描绘细致,画面极富立体感,不失为文人雅士案几上之文房清玩。
康熙时期的大型瓷器数量较少,而如拍品般品优质佳者则更是凤毛麟角。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相类藏品,其器型及白釉浆质感与拍品相近。另可参考纽约佳士得2014年3月20日,编号2147,尺寸、画意及青花发色亦与拍品十分相近,当时成交价为23.3万美金,可资参考。


图片

Lot 729 

明崇祯 青花苏武李陵故事图葫芦瓶

高:26cm

落槌价:RMB 180,000


此件葫芦瓶饱满浑圆,分上下两部分,造型优美,胎体敦实,瓷釉洁白。外壁以青花绘苏武李陵故事图,情态生动,所绘灌木,其表现方式为小圆球呈簇状排列,与国家博物馆藏已知的崇祯纪年款静水碗表现方式相同。整器青花发色明艳,用料讲究,笔意流转自如,在崇祯同类青花葫芦瓶中较为罕见,风格极具时代特征,所绘纹样也体现晚明文人抱节守志之决心。同纹样例,见英国巴特勒家族旧藏;同造型例,亦可参考弗兰克斯爵士藏品。
葫芦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故葫芦造型的瓷器早就登上了瓷器王国的舞台,成为我国古老陶瓷文化百花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件葫芦瓶为明代崇祯时期极具典型色彩的一件代表力作。


图片

Lot 762 

明初 龙泉官窑刻划牡丹花纹大盘

高:6.8cm

直径:42.5cm

来源:日本关西私人收藏。

落槌价:RMB 620,000


龙泉地处浙江处州,窑业久负盛名,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学术界对于明初龙泉窑的地位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均是烧造宫廷御用瓷器的官窑。但与景德镇青花瓷相较,龙泉窑釉下刻花工艺更为繁复,精品亦相对较少。拍品品质上乘,气度严谨,当属龙泉官窑之极品佳作。
通体施青釉,盘内壁浅刻官样折枝瓜果纹,盘心饰缠枝牡丹纹,外壁刻灵芝竹叶纹,刻花手法熟练明快,青釉发色明丽均匀,釉面肥厚滋润,散发出玉石般温润内敛的气质。裹足满釉,环形垫烧,火石红鲜明,当为明初龙泉官窑不可多得的珍品,映目清新。
拍品刻划装饰纹样与199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明代永乐青花大盘如出一辙,另外土耳其托普卡普宫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亦收藏有一件与拍品主题纹样类似的青釉大盘,皆可互相比较参照。由此可知,两处窑场在同类器皿有着相同一致的纹样,均由宫廷统一“定夺制样”,故拍品此类龙泉御窑器皿与明初景德镇官窑产品性质相同,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