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产价格缩水后,钱到哪里去了?

 安喜的空间 2022-12-27 发布于上海
内容提要:
1、货币的蓄水池是什么?
2、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失去了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也不存在蓄水池;
3、房地产仅仅是经济社会中众多的资产形式之一,任何一种资产价格的下跌,都不会造成另一种资产的必然上涨;
4、财产价格缩水后,钱到哪里去了?
今年以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化解房地产企业债务、确保房地产刚需、确保已开工售卖的房子继续施工交楼的化解风险的措施,但也一直在强调,将继续执行房住不炒的房地产红线。不过,一些卖楼的、或者卖楼的花钱雇佣的人,总是喜欢借国家的一些政策来炒作房地产将东山再起、房价还将继续上涨的假相。他们的最拿手的忽悠伎俩,一是房子是支柱产业房价不能跌,二是房子是超发货币的蓄水池,房价如果跌了,蓄水池里的货币里流出来将推动物价暴涨。
房价只能涨不能跌的鬼话,我早在2021年12月10日的《后房地产经济时代,您准备好了吗?》一文中进行了驳斥,在此不再赘言。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这一谬误,这么多年流传在自媒体上,让很多人信以为真。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是骗人的鬼话!
第一、货币的蓄水池是什么?
经济学理论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是流通手段的蓄水池,具有调节货币流通量,从而促进市场供求平衡的作用。
而货币的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大家阅读理解这句话时,一定要注意一个重点: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才有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才存在货币蓄水池一说。
什么是金属货币?金币、银币、铜钱,统称为金属货币。
第二、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失去了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也不存在蓄水池
现代货币已经脱离了金属货币,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已经消失,蓄水池也不复存在!
在信用货币时代,即使是留存在我们手中的现金,存储在银行中的活期与定期存款,也不属于贮藏货币,它仍是计算在流通中的货币量之中。因为在信用货币时代,调节流通中货币数量的,是央行的货币工具。大家切记,只有央行的货币工具才具有调节流通中货币的职能。
所以信用货币时代,妄谈什么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要么是不懂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要么是为了忽悠大家编造的鬼话。
第三、房地产仅仅是经济社会中众多的资产形式之一,任何一种资产价格的下跌,都不会造成另一种资产的必然上涨
因为在经济学理论中,影响一切价格、包括资产价格的,都只有供求关系。供过于求,价格上涨,供不应求,价格下跌。只要央行保持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不变,房价下跌后,并不会凭空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因为你手里头的房子不管原价是多少,都只是一处资产,而你之前所购买的资产价格,并不必然等于你转手的市场交易价格。
比如你几年前1000万买下这套房子,现在你只能卖100万,你收到的100万是买家支付给你的,只是货币流通总量中这100万从A账户更名到B账户而已,价格的涨跌对流通中的货币量没有一毛钱影响。同理,你100万买到的房子卖出1000万,也不会必然减少流通中的货币。
房价下跌对流通中货币的影响,跟股票下跌一样趋于零。2018年股票从6000多点跌到现在的3000多点,中间亏损的几十万亿的股票市值,有没有变成流通中的货币来冲击其他财产定价?没有啊!你6000点买和卖的资金,只是流通中货币账户名的变更,跌到3000点之后,也如此。
第四、财产价格缩水后,钱到哪里去了?
之所以很多人稀里糊涂地把房地产是超发货币的蓄水池、房价不能跌当作真的,是因为大家不理解资产价格缩水后,钱去哪了。就好比很多人看到恒大负债上万亿,为什么资不抵债一样不能理解。
信用货币,只是你购买资产的媒介。比如你花1000万买了开发商的房子,开发商的手里不可能就一定持有或者长久持有1000万。这个钱会继续流通。比如开发商可能拿200万交税了,500万支付给施工队工程款了,100万发工资了,剩下200万,可能会再向银行借1000万,一起去买地,开发下一个项目。如果土地买到手还没开工,银行要提前收回贷款,他这块地再出手可能只能卖800万,他就破产了,因为连本带息还差银行300万。
接着你急用钱要卖房,房价跌了,1000万你只能卖700万,减去交易税费,你可能只剩下600万。你消失的400万去哪了?随你卖房后进入了流通流域?并不存在。因为你买房子时的1000万,早已离开你和房企,继续参与货币流通了。你卖房子时剩下的600万,是买家参与货币流通的600万,流到你手里短暂停留,随时等待着继续流通。
你看,你这1000万交给了开发商,没几天他不仅身无分文,还倒欠银行300万成为老赖。
你1000万买房,若干时间后只收回600万,你亏了400万。你前面的买和后面的卖,既未增加、也未减少你买卖房子时流通中的货币量。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看懂了吗?地产行业的,也不要继续忽悠大家给房地产上什么价值了。他除了居住价值和投资价值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价值,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功能,怎么可能交给钢筋水泥呢?
你们编几个故事,也改变不了房价的变化趋势。
【作者:徐三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