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王孙思邈活了142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

 新用户11384157 2022-12-27 发布于海南

神医孙思邈,估计大家都是认识的,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活了142虚岁,令人惊讶。除了活得长,孙思邈医术也非常高超,被大家尊为“药王”。作为药王,孙思邈一生都在和各种药材打交道,对药材了解非常深刻,而他临终前却告诫徒弟“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意思是要毁了“五石散”这个方子,这是为什么呢?“五石散”究竟有多毒?

孙思邈

关于孙思邈的年纪,其实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据史书记载,孙思邈出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逝世于唐永淳元年(682年),单从这份记录来看,孙思邈确实是活了142虚岁,不过很多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毕竟在我们身边,很难有活了142岁的人!

虽然现在社会的物质条件变好了,大家活个七八十岁轻轻松松,但是要想突破百岁大关,其实还是比较难的,没办法,人类的基因决定了寿命,五十岁之后人的身体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八九十岁的时候,再健康的人,也会出现老态!纵观我们的生活周边,能活到一百多岁的老人,真心不多,他们大多会被称为长寿老人,足见活个一百多岁多么难!史书中虽然记载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死于公元682年,但是中间有很大一段时间,他是在隐居的,所以对于他的真实岁数,其实也有不少的疑点,毕竟就算他说他生于公元441年,大家也会相信,因为没有证人啊!

孙思邈的成绩

孙思邈这个人的岁数虽然令大家非常疑惑,不过他的医学成就确实是非常高的!孙思邈经常走访民间,了解到了非常多的民间偏方,而这些民间偏方,虽然并非大师研制,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效,于是孙思邈将这些民间收集起来的药方、经验进行甄别筛选,最终汇编成了《千金要方》。后来孙思邈接受朝廷邀请,和政府开展医学合作,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令人叹服!

孙思邈医术高超,医学知识丰富,然而他却在临终前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这是为何呢?“五石散”究竟有何问题?

五石散

五石散这玩意其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非常流行的,上至世家大族,下至平民百姓,对五石散都是非常欢迎的,有些主人甚至把五石散当作待客之物,可见五石散在当时是多么流行!

五石散最开始是由汉朝人创造的,不过汉人虽记录下药方,但五石散的名声一直没有大显,直到魏人何晏因为治病,吃了五石散,五石散的名声才开始流传开来!五石散本来只是药物,但何晏吃过五石散后,却发现他的精神一下变好了很多,力气也增加了不少,同时他全身出汗,有了一种醉生梦死的虚幻感觉,这种感觉非常美妙,于是何晏便开始经常服用五石散。

何晏乃是曹操的继子,还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在魏国非常有名声,属于上流人物,由于他的榜样作用,大家都纷纷模仿他,于是五石散开始在上流社会流行,发展到后面,无论是上流权贵还是下层平民,大家都开始效仿,开始服用五石散,就这样,在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时间中,五石散基本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受到了众人的青睐!

可以看到,五石散这玩意其实好处是比较多的,能显著提高大家的精气神和力气,受到大家的喜欢,那么这么好的一副药,为啥孙思邈去世前要让徒弟毁掉它呢?

事实上,孙思邈之所以这么干,主要是因为五石散有两个非常大的副作用!

五石散的一个副作用是成瘾性!五石散这玩意,虽然好处不少,但是从它的药效可以看到,它有点类似于近现代的“鸦片”,能够让人亢奋、享受,但与此同时,它也会让人上瘾,最终因此家破人亡!

除了成瘾性,过量服用五石散还会使人残疾!历史上的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等人,都是因为服用五石散而致残致死,连他们这些当权者、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人都没法避免五石散的副作用,其他普通百姓又怎么可能避免呢?所以说孙思邈在临死前才会要求徒弟毁掉五石散!

结语

综合来看,药王孙思邈之所以临终前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主要是因为“五石散”有两个非常大的副作用!一是成瘾性,一是致残致死的副作用!说白了这个“五石散”有点类似于毒品,不能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