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临【毛公鼎】

 海涛书屋 2022-12-2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毛公鼎。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鼎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

图片

   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图片

   毛公鼎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和文物价值。公鼎的存世得益于陈宫俊父子的研究与珍藏。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陈介祺,字寿卿,祖籍山东潍县,其父陈宫俊(字伟堂)历任礼部、吏部、工部、兵部尚书等高官,潜心于金石学的研究,咸丰年间买定后并运抵家乡,嗣后陈介祺对鼎的铭文作了研究,写成了《毛公鼎释文》,并将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

   《毛公鼎》是随鼎深腹内弧面形制而展开,书写以斜向,形状运动的线条和灵活多变的或方或长的结字依势完成,整个铭文处置井然有序,和谐统一,表现出纯熟的书写技巧,高超的形式美感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完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审核/陈明兴  编辑/陈俊辉   图片/名集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