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

 IF枕边育儿 2022-12-27 发布于山东
敏敏说最近看了自己的女儿写的一篇作文,孩子刚上小学四年级。他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和同学一起去游乐场挑战鬼屋,原以为鬼屋非常可怕,进去之后发现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吓人,还不如妈妈对我发火时的模样可怕呢!
孩子写的这段话敏敏感到非常郁闷,确实,每次教育孩子时,自己控制不住情绪。没有想到在女儿的心目中,自己这样面目狰狞
作为母亲,都非常辛苦,也会有很多的坏情绪。最好学着接纳自己的情绪,用不伤害孩子的方式来理性的表达。情绪有的时候确实像魔鬼,伤人又伤己。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伤害。
01
家长的坏情绪,会让孩子变的懦弱自卑。
妈妈的情绪,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温暖程度,良好的家庭氛围中,会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家人并不是我们发泄情绪的垃圾桶,情绪稳定的父母,能让孩子感觉到爱,享受家庭的温馨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说,妈妈经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有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很难过。
同学的成绩一般,妈妈总是说说你成绩好一点,我也不至于这么辛苦。我打工赚钱供你读书,你学习却这么差。
母亲当着别人的面也会对孩子斥责嘲笑,同学变得唯唯诺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别人说自己各种不好,慢慢变得非常讨厌回家也不想见到自己的妈妈。
这位同学高中都没有读,就出去打工了,因为不想在母亲的唠叨中过日子。家长情绪的暴力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娃,心理上会有很大的创伤,可能终身都无法愈合,一辈子都为父母的情绪买单。
身为人父人母,我们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这些都会传承到孩子的身上。比如说暴躁,悲观,恐惧等形象都是可以改变的。家长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孩子也会被幸福感和乐观的情绪所包围。
02
心理学说,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父母对情绪的处理,还有行为方式,文化氛围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子女。即便是以后成年之后,孩子的情绪行为里都会有父母留下来的印记,这是心理文化的遗传。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母女和另一位客人同时看上了一件衣服,因此起了纷争。看起来衣着光鲜的这对母女,居然把服务员骂哭了。这对母女骂人的神态和语气一模一样。而他们身旁还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这个孩子脸上没有一点恐惧的表情,嘴里还嘟囔着:我的妈妈和姥姥就喜欢这样的衣服。
有人评论,果然这三个人留着同样的血。由此可见,可能容貌长得不一样,上一代人的基因强大,会被下一代复制下来。这样的长辈没有给孩子留下宽容,温和的情绪,家族里都充斥着暴力和坏情绪
很多人能够大方得体,与人相处,宽容淡定。他们的情绪都是从上一代人身上复制下来的,同样也会传承到孩子的身上。健康幸福的家庭,是代代相传的。
03
武志红说,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家长坐立不安时,娃马上就会警觉到,当父母放松的时候,孩子也感觉到非常愉悦。
父母可能认为是一些无所谓的小情绪,其实如同一颗种子,在不经意间就注入了孩子的内心当中,正在慢慢的生根发芽。
在发脾气之前先控制1分钟,或者离开那个场景,在心里默数20个数字。可以和孩子说你刚才的行为,妈妈感觉到很难过,你现在能够做些什么,能让我好受一点呢。要让孩子明白妈妈生气的原因和正确的做法,不要无缘无故就迁怒于娃,大人的情绪决定着自己和孩子的幸福。
从孩子哇哇坠地的那一刻起,家长们就对自己家的娃倾注了全部的爱意。有爸爸妈妈们说自己为孩子倾其所有,但是很多娃还不领情。
教育的本质就是父母的修行,家长应该做到情绪稳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才能够让孩子有底气的面对挫折和困难,更加宽容的对待这个世界。家长们即便是在外面工作了一天,非常累,进家门之前也要深呼吸,露出温暖的微笑。洗衣做饭时不要唉声叹气的,吃饭的时候全家人都放下手机,开开心心的用餐。每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一起去外面走走。这样平淡而简单的幸福,才是我们的孩子想拥有的。
枕边育儿寄语:
好的父母,从来不会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家长应该给娃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不断的改进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