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斑蛙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无心堂主人 2022-12-27 发布于辽宁

_赵军

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俗称青蛙、田鸡等,属蛙科,侧褶蛙属,主要生活在沼泽、池塘、稻田等水域。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在苏浙沪川等地一直广受欢迎。随着烹饪技术的提高与发展,消费区域、消费群体逐年扩大,黑斑蛙有望成为新的大宗名贵水产养殖品种。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统计结果,2018 年国内黑斑蛙养殖面积超过 6 700 hm 2 ,年产量超过 10 万t。近几年,由于黑斑蛙产业存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病害发生日渐增多、经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养殖热情有所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养殖面积下滑现象。推行稻田生态养蛙,可提高商品蛙品质,减少病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黑斑蛙养殖业健康发展。现将近年来开展稻田养殖黑斑蛙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供相关养殖户参考。

1 场地建设

1.1 选址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远离村庄、土质为沙壤土、水源充足、水体清新、交通和电力、网络通信便利、无蛙类严重病害的地方建设养殖基地。

1.2 养殖池建造与设施安装

1.2.1 场地布局与养殖池建设

根据场地现状与养殖规模,科学安排消毒池、生物净化池、专用孵化池、养殖池的位置与占比。养殖规模在 1 hm 2 左右,消毒、生物净化池面积 1 000~1 300 m 2 ,专用孵化池 150 m 2 。用无污染水源养殖的可不设消毒池,建设 500 m 2 左右生物净化池,用于收集处理养殖废水。

养殖池宽 8~9 m,长度不超过 30 m。池中间开挖“一”字形水沟,沟面宽 1.2~1.5 m,沟底宽0.8 m 左右,深度 0.5 m,水沟两端距池埂 2.5 m 左右。消毒池、生物净化池深度为 1.5~1.8 m。专用孵化池宽度 2~3 m,深度 30 cm 左右。

养蛙区四周大埂、主交通埂面宽 1.2~1.5 m,埂高 50 cm;养殖池之间的小埂,面宽 40~50 cm,埂高30 cm 左右。同一区块相邻养殖池食台、休息区应保持相同高度,便于生产中水位管理。

1.2.2 设施安装

养蛙区上空铺设网目为 2~3 cm 防鸟网,四周用网目为 1 cm、高度为 2.5~2.8 m 的聚乙烯网片圈围;围网上端与防鸟网固定在一起,下端埋入土里20 cm,防止鸟类、蛙、蟾蜍、老鼠、蛇等进入。养殖区四周外围用高度 1.5 m、网目 6 cm 荷兰网圈围,防止非生产人员、牲畜随意闯入。

养蛙区四周大埂内坡用防渗膜及孔径为0.425 mm 的聚乙烯网片护坡,防止滋生杂草和蚂蟥钻入越冬。养殖池用孔径为 0.425 mm、宽度为 1.2 m网片圈围防逃,围网下端埋入土里 20 cm,网片上端做成 T 形防逃倒沿,也可缝上宽度为 20 cm 的塑料薄膜防逃,围网用木桩或钢管固定。池内“一”字沟用孔径为 0.425 mm 聚乙烯网片护坡,防止沟埂被蛙爬塌。

养蛙池安装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水管道直径110 mm,排水主管道直径 160 mm,排水分管道直径110 mm,均采用 PVC 管。进排水由闸阀控制。丘陵地区可开挖进排水沟渠代替进排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与消毒池或水源相连,排水主管道与生物净化池连接。

蛙池内四周每边制作 1 个整体食台,食台宽80~90 cm,长边的食台两端与短边食台之间留 1 m宽过道,便于人员进入池内工作。先安装食台框架,将直径 2.5 cm 的 PVC 管锯短成 40 cm,在食台两侧每间隔 30 cm 打 1 个桩,桩入土 30~35 cm,桩上端包 1 块防渗膜,用塑钢绳在桩上端连防渗膜一起捆扎攀连呈网格状并绷紧。再铺上孔径为0.425 mm 白色聚乙烯网片,网片两端缝成圆筒状,插入钢管,把网片拉直、绷紧、固定,再将网片四边用土压实并埋入土中 20 cm。食台框架可连续使用7~10 年,只需定期更换老化损坏的食台网片。也有人将防草布铺盖在食台区,然后用压膜器把膜边缘压入泥土中制成简易食台。这种食台雨天干燥较慢,地面不平整易积水;高温期间防草膜表面温度高,易烫伤蛙。

蝌蚪高密度养殖池,常用充气式增氧机增氧。增氧曝气盘按 30~40 m 2 布置 1 个,每个曝气盘缠绕 1.0~1.3 m 的粗气泡曝气软管。一般 1.0~1.3 hm 2 配备 1 台 2.2 kW 旋涡式鼓风机。

2 人工养殖

2.1 亲本选择与繁殖

选择嘴大、背宽、体长、腿粗长、体表颜色与花纹美观、无病无伤、体格健壮的 2 龄黑斑蛙作亲本。雄蛙个体在 40 g 以上,雌蛙 75 g 以上,父母本血缘关系应较远。挑选种蛙在越冬前 30~40 d 完成。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应雌雄亲本分池饲养,有利于茬口安排。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工养殖的黑斑蛙主要自然产卵期在 3—4 月份。在产卵前期时有冷空气南下,常选择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所产的受精卵用于生产。选择连续晴好、日最低气温在 10 ℃以上的天气,向种蛙池加水,然后保持池内休息区水深10 cm,将雌雄种蛙并池,任其在休息区自然产卵。第 2 天即有少量卵块,第 3 天最多,至第 5 天产卵基本结束。卵块采集时间为 11:00—15:00。黑斑蛙产卵量较大,体质量 50~75 g 的雌蛙 1 次可产卵 4 500~6 000 粒。将当日产的卵块采集后集中孵化,标记日期。黑斑蛙秋季反季节人工繁殖,一般采用人工催情、自然抱对产卵的方式。选择性腺发育较好的亲本,在腹腔注射催产素,体质量 50 g 左右的雌蛙 1 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80 IU、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2 )5~8 μg,雄蛙不注射或注射雌蛙剂量的 1/3~1/2。气温20~22 ℃时,效应时间约 44~48 h。

2.2 蝌蚪阶段培育

2.2.1 蝌蚪孵化

卵块人工孵化通常有 2 种模式,即专用孵化池孵化、蝌蚪培育池孵化。(1)专用孵化池孵化。先在孵化大棚内的孵化土池中铺设无滴膜、土工膜等,布置孵化网箱,再放入卵块进行孵化,蝌蚪出膜后充气增氧。放卵密度为 1 m 2 4 万~5 万粒。孵化率一般为 70%~80%。(2)蝌蚪培育池孵化。小型养殖户常将卵块直接放入蛙池“一”字沟内进行静水孵化,在养蛙池中进行蝌蚪孵化与培育。放卵密度为1 m 2 1.0 万~1.5 万粒。在天气晴好、管理得当情况下,孵化率可达 80%以上;但遇天气突变时,会严重影响孵化率。卵块孵化期间,应保持受精卵水深不超过10 cm,孵化水温在 15~25 ℃,最适孵化水温18~22 ℃,不低于 13 ℃,不高于 30 ℃。平时根据天气及孵化水质状况,每日换水 1~2 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量的 1/3~1/2,换水时间 07:00—08:00、18:00—19:00。一般情况下,受精卵经 3 d 左右孵化开始脱膜,待孵化结束、卵膜外胶质溶解后即可充气增氧。气石按1 m 2 布置 1 个,保持中等充气量。18~25 ℃时,蝌蚪 3—4 日龄后达到平游期,开口吃食,即可计数下塘。

2.2.2 蝌蚪培育

用养蛙池培育蝌蚪,放养密度一般为每 667 m 2投放 30 万~40 万尾,蝌蚪变态后原池养殖;高密度蝌蚪培育池,放养密度可达每 667 m 2 投放 60 万~80 万尾,在蝌蚪变态前或变态成幼蛙人工驯食成功后分池。蝌蚪下塘后第 2 天开始投饵。下塘 1周内,将粉状饲料兑水搅匀后全池泼洒;1 周后将粉状饲料加适量水调成面团状定点投喂;20 d 后逐步改喂粒径为0.8 mm 的蝌蚪饲料。投饵量以投喂后 1 h 内吃完为宜。蝌蚪较喜食的人工饲料种类较多,如黄豆粉、菜粕粉、蝌蚪专用饲料等,但以蝌蚪专用饲料养殖效果最好,生长速度快,变态较整齐,容易驯食。蝌蚪下塘时保持“一”字形沟内水深20~25 cm,之后定期加水,20 日龄时加至最高水位。平时坚持每日巡塘 2~3 次,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加、换水,定期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底质;勤观察蝌蚪活动与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蝌蚪经 35~40 d 培育,逐渐长出后腿,个别发育早的开始长前腿,此时应加强管理,适量添加动物性饲料,加大换水量和换水频率,严防缺氧,促进蝌蚪变态整齐。

2.2.3 水稻栽插

挑选抗病性强、抗倒伏、全生育期在 150~160 d的单季晚稻品种。苏南、皖南地区可选择南粳系列等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一般在 5 月上中旬开始旱育秧,秧苗达 2 叶 1 心时即可栽插,株行距 50 cm×60 cm,每兜 7~10 株苗。

2.3 黑斑蛙饲养

2.3.1 人工驯食

蝌蚪变态率达 5%以上时,逐步降低水位,露出少量陆地供幼蛙栖息。变态率达 70%~80%时,水位降至露出食台位置,开始进行人工饲料驯食。用防草布等材料铺设简易食台,在蝌蚪变态率达到 10%~20%时,即可排水铺设,施工完成后再加水进行正常管理。驯食一般采用粗蛋白含量 40%~42%、粒径为 0.8~1.0 mm 的黑斑蛙专用饲料。驯食过程中,添加少量无菌蝇蛆活体,可明显缩短驯食时间,提高驯食成活率。驯食期间,每日 07:00—08:00、16:00—17:00 各投喂 1 次。投喂前先喷洒适量洁净水于饲料上,让饲料颗粒保持一定湿润和柔软度,提高适口性。投喂量以每次投喂 1 h 后尚有少量剩余为宜。晚上幼蛙活动频繁,吃食旺盛,因此夜间可保持食台上有少量饲料。原则上,驯食期间饲料中不添加保健药物和其他添加剂,防止幼蛙拒食。一般经 2~3 d 驯食,多数幼蛙会主动上食台吃食,5 d 后即可进行正常投喂管理。

2.3.2 日常管理

刚完成驯食的幼蛙,投喂粗蛋白 40%~42%、粒径为 1.0~1.2 mm 的膨化饲料;1 周后开始添加粗蛋白 40%、粒径为 1.5 mm 的饲料,2 周以后加喂粒径为 2 mm 的饲料;4 周后幼蛙个体达 15 g 以上,逐步改喂粗蛋白 40%、粒径为 3.0 mm 饲料。养殖前期宜采用多种粒径饲料混合投喂,利于不同规格幼蛙选择适合口径的饲料,减少自相残杀;中后期逐步改喂单一粒径饲料,促进幼蛙规格整齐。前期日投喂 2 次,每次以 1 h 内吃完为宜,待幼蛙平均个体达 10 g 以上,逐步改为每日下午投喂 1 次,以30 min 内吃完为宜。皖南、苏南地区,一般 8 月底达到摄食最高峰,9 月上中旬摄食食量开始下降,但 10 月底仍有少量蛙吃食。

刚完成变态的幼蛙皮肤娇嫩,肺部发育尚未成熟,环境适应力弱,因此,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有利于幼蛙尽早适应两栖生活。一般情况下,池内水稻可基本满足黑斑蛙遮阳避雨的要求,如果蛙密度较大,水稻植株尚小,在天气炎热或暴雨来临前,可在池两端覆盖几块规格为 1 m 2的泡沫板、木板等隔热避雨效果好的板材,板材应距离地面 10 cm,利于遮阳、避雨、通风。平时根据“一”字形沟内水质状况,及时换水,经常使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沟内可适量投放鲤、鲫、泥鳅夏花鱼苗,以吃掉部分剩饵、粪便、昆虫、蚂蟥等,但在闷热天气、水质恶化情况下,要防止沟内缺氧死鱼。养殖尾水排出后,集中流入生物净化池。生物净化池中种植莲藕、菱角,放养鲤、鲫、花白鲢,并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水质净化剂,尾水经净化达标后方可向外排放。平时做好巡塘工作,勤观察蛙的摄食、活动情况;在台风、暴雨期间,勤检查防鸟网、围网、排水系统等,防止出现意外。立秋以后,气温逐渐转凉,在皖南、苏南地区,9 月 10 日后,会发现有零星蛙打洞休眠现象,9 月底出现打洞高峰。如果气温较高,土壤干燥,甚至 10 月底仍有不少蛙未打洞休眠,可在水稻收割后,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向蛙池中加 1 次“跑马水”,便于蛙打洞休眠,减少营养消耗,提高越冬成活率。越冬期间,应保持池内土壤干燥,不能存有积水,允许池内生长部分杂草,以维持较高土温,利于黑斑蛙安全度过严寒、暴风雪等恶劣天气。

整个生长期,蛙白天基本上在休息区,特别是在水稻基部周围栖息,除了不断捕食水稻害虫,还使休息区特别是水稻根部周围粪尿增多,土壤湿润,对水稻生长极为有利,使植株分蘖多,叶片宽大,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生长茂盛的水稻植株为蛙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大大减轻了蛙粪尿造成的环境污染,蛙病发生少,生长快。

3 捕捞

通常用地笼捕捞黑斑蛙,在傍晚或者清晨,将地笼放在食台与休息区之间,地笼头尾相连,在养殖池内围成 1 圈,然后在食台上少量投饲,蛙闻到饲料气味后上岸吃食进入地笼,待地笼里有一定数量蛙时及时取出,防止挤压、缺氧、闷热造成大量死蛙。黑斑蛙停止吃食或者春节过后销售,选择最高气温在 15 ℃以上的天气,向池内加水强行促蛙出洞,再用地笼捕捞。气温过低时加水捕蛙,蛙尚未从休眠中苏醒,无力爬出,易造成蛙被淹死在洞里。

4 收获

至 9 月中下旬,经 75~90 d 养殖,黑斑蛙平均体质量 40 g 以上,达到上市规格。一般每 667 m 2 产量1 000~1 500 kg,高产池可达 2 000 kg 以上。蛙池水稻 10 月中下旬成熟,每 667 m 2 可收获优质水稻200~250 kg,高产池 300~350 kg,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