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余萍的随笔《河南菊花来黄石》

 黄石新东西 2022-12-28 发布于湖北

河南菊花来黄石

余萍

湖北是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地方,而我们黄石这座四线城市原本就比较闭塞,加上三年的疫情,人们的日子就过更单调了。所以一旦有点新鲜的事情来临,就如同过节一般快乐。比如鲜花盛开的时候就成了黄石市民的节日。  

  
今年秋末的时候,市园林局从河南开封把10万多盆,200多个品种的菊花,一盆一盆地移到了团城山公园,办了个为期一个月的大型菊花展,花仙驾到小城就沸腾了起来。团城山公园依山傍水,园林造型,经过半个月的精心布展,顷刻变成了一座鲜花怒放的菊园。公园的正门前,内湖中,环湖边,山坡上,假山里,都错落有致地摆上了花色各异的扎景。逸趣园里的书画院、牡丹亭有了名品菊花,书画展品立刻就活了起来。  

菊花是那种有层次感的草本植物,从秋天一直要开到冬天,比梅花、樱花都要经老,即便老去了也不把花瓣撒得一地,仍保持着枯萎花型。在植物园,在小区或者院子里,只要你给它一块地或一盆土,到季节就发芽、长枝、开花,开得一簇一簇的,还要翘动着兰花指来一个亮相。我发现低矮的植物更亲近人,菊展中,小朋友们与盆栽花是一般高的,他们看花时总是撅着小嘴要去摘,妈妈马上会说不要摘花花啊,小手立马就缩了回来了,红色的小雏菊像极了他们。八十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低头看花是一脸的慈祥,他们或成双成对,或由儿女陪伴,我非常羡慕这些身体健康的老人,他们灵醒得像那大朵大朵的黄菊与白菊。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爱闹的大妈们了,她们笑脸的皱纹如丝丝花瓣,着盛装地穿梭于扎景之中,着了魔似的天天来,没完没了地拍不够。沉心静气地盯着一朵花不放的是痴迷的摄影大叔了,每当拍到一张好片,他们暗中窃喜,随后左右一望,生怕与摄友雷同。那段时间,我坐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些人在做拍花的视频。  

 
我是一个爱花之人,一般花到了我手上,它们的命就很难保了,所以干脆去花园欣赏园丁的极品。要说我们山水黄石,国家园林城市是不缺花花草草的。春天,团城山公园环湖樱花带,有五公里长,那气势不输武大。但它的花期短,去拍樱花一定要抓紧时间,还要选个好天气,不赶紧一点,一场春雨就把它们给打落了。夏天,磁湖的荷花开得比西湖多得多。荷花,红花绿叶,亭亭玉立地开在水中,可以让你欣赏一个夏天。但这花不会便宜你,天气越热它开得越旺,骄阳似火,烈日当头,即便把荷叶当帽子顶在头上,也早把你热跑了。摄影爱好者如果没有长镜头,想拍到最美的那一朵,就必须湿身了。冬天和秋天,小城里腊梅暗香,丹桂飘香,带着鼻子独自去享受,比你挤我挤地去寻花要轻松得多。那为何一年一度的菊展,闹得沸沸扬扬呢,不是因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那是被疫情憋死了的人们太需要有一个换心情的地方。  

  
我与家人一起是避开双休日去的。那天,秋高气爽,映入眼帘的是人头与鲜花争艳。大景展示黄石形象,小景赋予文化内涵。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扎景设在一处背阳的小山边,诗情画意中,游人们很滑稽的把自己放在景中连拍,仿佛越拍越美,越能表现对诗句的理解。我有些叹息,这不叫赏花,也辜负了布展人的用意。  

穿梭在人群与花海之间,有些拥挤,我的裤腿轻扯了一下,驻足蹲下细看,是一盆被游人端起来欣赏,没有归到原位的黄色小菊花,这种黄色和紫色的小菊花最多,它们在花展扎景中,众星捧月般地给家族中的名品当陪衬。由此,我想到了磁湖对岸,白马山、柯尔山公园步道边,那朝阳的山坡上,还在孤零零开着的黄色野菊花,它的花朵有点像多年不见的向日葵,这也是我小时候最常见的鲜花。那时,只有家境好的女孩,才穿得起印染有菊花图案的花布棉袄罩衣。深秋里,我常看到有妇女在小路边,或山坡上采摘这种民间传说的药菊,如有路人问起,妇女便说用来给小孩子做枕头,有清热、明目的功效。后来,物资丰富了,夏天,我会选择上等的杭胎菊当茶饮。眼睛干痒的时候,在白菊花中放点盐,冲泡开后用水蒸气熏眼睛,洗眼睛很是受用。非常好笑的是,养身风刚刚刮起那会儿,身体无恙的我,似懂非懂地把杞菊地黄丸当保健品吃。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菊花谢了,提醒我要买花茶了,花店的菊花扎品摆在了门前,我要挑上最新鲜、最饱满的那一束去祭奠已故的亲人。  

  
初冬的黄石,天空是湛蓝湛蓝的,早上,公园里弥漫着淡淡的花草香,红彤彤的太阳翻过西塞山,从磁湖上撒了过来,将花与我渡上了一层金边,在这个天然氧吧里,我们一起尽享大自然给予的光合作用。坐在软软地草地上,我对花使们说,原来只知道河南的牡丹花有名,今天还见识了河南的菊花,你们大老远的从外省来到黄石,没有打疫苗,一路上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羡慕死我了。我们进公园要查绿码,要带口罩,小喇叭反复提醒保持距离,不要扎堆,你听得懂不?这一波接一波爱热闹的人来看你、拍你,你们看见了吗,你很受我们江南人的待见。2020年春,援鄂医疗队来黄石,那年黄石的天气异常晴朗,樱花开得比那年都旺,肆虐的病毒,我们被封在家里,也没能让医护人员观赏磁湖的樱花和美景。古人说大疫不过三年,快看到曙光了,待到重阳时,还来就菊花。  

菊展时间过半的时候,我本想游人少些再去拍几张,这时疫情反复,公园闭园了。等再次开园,它们一起来的河南老乡,有三分之一被分配到了黄石其他几个城区设展了,主展场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人不能扎堆,花儿也受到了牵连。到12月初,开了两季的菊花已经没了精神。拆展那天,花们中身强力壮的和出生高贵的都一一返回了故乡,还有一部分把根留在了黄石。  


  

2022.12.26


余萍,土生土长的黄石人,媒体退休记者,喜欢散步街拍。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