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敲门行动,把党的温暖贯通到家庭的最后一步

 京都闻道阁 2022-12-28 发布于北京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师利国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赵萍 
丨师利国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今天看到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两个通知。我仔细阅读全文,认真琢磨每一个细节。我认为这是近半个月以来,看到的最温暖的文章,最受欢迎的文章,更是一篇有血有肉有骨感的文章。
近十几天来,人们对防疫政策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专家教授发声的,有的互相碾压的,有的发牢骚的。其实有些问题不得不让人反思,似乎有一夜失控状态,阳的人四处开花,患病数量远远超过专家教授预测,患病程度远远超过专家教授说的感冒,打疫苗也不是过去宣传的有预防作用。人们也在盼望着有人出来说话,解决大家的疑惑,解决患病买不到药的问题。直到今天看到湖北省《关于组织开展关爱重点人群″敲门行动"的通知》,这个敲字,也许敲醒了很多人,敲出了冬季送暖活动。通知里详细介绍了,重点关注农村特困供养户,低保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以及城镇独居,空巢,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人为重点。应该说覆盖面很广,包括了所有重点人群。

此文发出,似乎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关系,拉近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全文没有空洞的说教,更没有华丽的语言,全是实实在在的做法。说实话,为人民服务不是说说,朴实的语言就是要用朴实的做法,人民在想什么?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要送什么?人民要的不是锦上添花,需要的是雪中送炭。湖北省这个通知无疑就是一场及时雨,使人民群众有希望有盼头。
记得在三年前,十堰市张湾区,正因为社区排查工作做到位,做的及时,找到了死在家中的老人,救出了老人的小孙子。这就告诉我们,做工作千万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能做样子摆花架子,也不是记录在一个不会说话的本子上。
疫情三年,大家经历的事情太多,有很多的无奈,也有很多的辛酸,就是现在很多人都是朦朦胧胧,没有方向感,走一步看一步。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又临春节,湖北省的这个通知多多少少是一个安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就给基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农村,无论是社区还是村组,多数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人,对这里一草一木,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了如指掌,谁家什么情况比较了解,稍有变化基本上很快掌握,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相比而言,城市就不太好处理,从理论上讲,机构职能都很健全,有街办,社区,居委会,还有所谓的网格员,但真正了解所辖区域能有几个。我这绝对不是否定成绩,要说写总结有东西写。要说真正做到了解,并解决问题就大打折扣。我在这个小区住了五年了,不知道谁是网格员,社区干什么的不清楚,他们职责是什么更不明白。也许我还没到麻烦他们的时候。
过去的老大妈们,没有办公场所,每天走东家串西家,张家长李家短,谁家中午来个亲戚,都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因为他们把治安巡逻当成本职工作。现在人员流动频繁,是不是你小区的居民都弄不清,该怎么管。就像小区门口张贴选举投票大红纸一样,我谁都不认识,男女都分不清,投谁的票?
现在一再强调做好最后一公里工作,这不能只是口号,这里面有文章,有内涵。所有职能部门都涉及到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的好与差是认识问题,态度问题,方法问题。只要我们心中装着人民都不是问题。三年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出"做有温度的人民保险",″人民有期盼,保险有温度″。这不是一种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全公司上下紧紧围绕温度上做服务文章。大家一致认为,中国人民保险是以人民命名的保险公司,一定要认真履行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要让人民切身感受到人民保险有温度。细细品味这个提法有深度有广度。
希望各行各业在为人民服务上,都需要有温度,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图片选自“敲门行动”相关媒体报道)

2022.12.27十堰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