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疗无效的癌症,中医这样治愈

 谷山居士 2022-12-28 发布于上海


小编导读

毛以林教授中医临床30余年,以中医药治疗肿瘤每获佳效,对于一些经过西医治疗无效的病例也能取得效果,并且对于选药用方有独特经验。今天毛以林教授通过一则病案,讲授他治疗癌症的独特经验,跟随小编一起学习吧。

病案  舌癌

刘某,男,50岁。2008年11月26日初诊。诉舌下系带生一大约1cm×1.5cm肿块已久,不痛,未在意。5个月前,其女购得麻辣猪脚,食后舌下肿块溃破,久不痊愈。3个月前在冷水江市人民医院病理切片确诊为舌癌,遂至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再次确诊为舌癌。患者拒绝手术,予化疗2个疗程,肿块依旧未见减小。经该院医生介绍,来我处就诊。症见:舌下肿块大约1cm×1.5cm大小,说话不利,口干,倦怠乏力,纳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弦。问诊得知,患者数年来每日饮酒在1斤以上。

图片

遂用药如下:

(1)汤方:生黄芪30g,白术10g,白参5g,灵芝菌15g,夏枯草20g,土茯苓30g,淡竹叶6g,砂仁6g(后下),半枝莲10g,半边莲10g,人中黄6g。15剂。水煎,日1剂,分2次服。

(2)胶囊剂:白僵蚕60g,穿山甲30g,全蝎10g,守宫60g,浙贝母10g,田三七10g,蜈蚣5条,小白花蛇3条。上药共打粉,装胶囊,每粒0.5g。每次口服2粒,日2次。

2008年12月24日再诊,诉上方汤剂服完后又自购10剂,舌下肿块尽消,亦无痛感,舌质活动灵活,舌质淡红,苔薄白。

内服方:前方加山慈菇10g。胶囊续服。

有关肿瘤的治疗目前有手术、化疗、放疗、中药、免疫疗法等,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越来越为广大患者所认同。部分肿瘤通过中医药的治疗可以完全消除。对于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且中医药可以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开窍于舌,此案患者,长期大量饮酒,以致热毒侵入心脉,热毒循经壅积舌下,发为肿毒,病久致正气亦损。因此,治疗以导赤散方意,选淡竹叶、人中黄利水清心火,导热毒从小便而去。

图片

人中黄,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玉楸药解》谓人中黄“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医宗金鉴》谓其“主天行热疾,及解中诸毒,恶菌毒,恶疮”。以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清热解毒。半边莲味甘性平,归心、肺、小肠经,《岭南采药录》谓其可以治“恶疮”。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作用。土茯苓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对梅毒、淋浊、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三味现在被广泛用于各种癌症治疗。方以生黄芪、白术、白参、灵芝菌益气扶正。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故我治肿瘤每以金蚣丸加减,做胶囊剂配合,化痰祛瘀,通络散结。实践证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金金蚣丸出自《外科十三方》,该书系近代外科名医张觉人整理民间散在铃医所传外科实用之方编著而成。书中所载十三方皆为民间摇铃走医视为枕中鸿宝、不传之秘。书中所载诸方用于临床皆颇实用,每每效若桴鼓。金蚣丸药物组成:金头蜈蚣15条(去头足,微炒),全蝎20个(去头足,米泔水洗),穿山甲20片(土炒成珠),僵蚕20条(炒去丝),朱砂6g,明雄黄6g,川大黄9g。

我在临床常去朱砂、明雄黄、川大黄,加守宫、小白花蛇、浙贝母、田三七等味解毒化痰,祛瘀散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