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最美的书 延续中国文脉的书

 老高语文 2022-12-28 发布于河北

线装书:世界上最美的书

 引子

线装书,曾是多少个世纪之前的记忆。它是人类在经历了龟甲、兽骨、竹简、木牍、帛上书写之后的一次革命。蔡伦的造纸术、毕昇的印刷术改变了人类书写的历史,从而有了线装书。想来,那一份轻松携带的随意应该是古人多少个世纪梦寐以求的吧!

宣纸线装书传递着古色古香、浓厚典雅的文化气息,在现代依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线装书·独一无二“中国范儿”

最早的线装书出现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图书印刷出版的“黄金时代”,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装帧形式,如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均产生于宋代。“线缝作册”是当时的书籍装帧形式之一。

线装书成为中国古籍的代名词

线装书始于宋代,通行于明代中叶,至清初而大盛。这种装帧形式,便于翻阅,不易破散,在我国书籍传统装帧技术上是最进步的,故而一直流行了几百年。“线装书”也成了我国古籍的别称。

◎古籍记载的线装书

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载:“王洙原叔内翰常云:作书册,粘叶为上,久脱烂,苟不逸去,寻其次第,足可抄录,屡得逸书,以此获全。若缝缋岁久断绝,即难次序。”

南宋罗璧在《罗氏识遗》载:“余谓书少而世不知读,固可恨。书多而世不知重,尤可恨也。唐末年犹未有摹印,多是传写,故古人书不多而精审,作册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卷,后以幅纸概黏之。”

◎线装书的特点

线装书多用宣纸印制,以安徽泾县手工宣纸最为著名。手工宣纸色泽自然,韧性柔软,吸墨性好,印刷墨色清纯,字迹清晰,不反光、不累眼,视觉舒适度高,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阅读。手工宣纸采用特殊防腐技术,防蛀、防霉,能久存近千年,故有“纸寿千年”之说,便于图书收藏。线装书多为竖版,分量轻、易翻折,便于诵读。古式线装,赏心悦目,典雅大方,彰显品位。

线装书的制作工艺

线装书的装帧工艺非常复杂,历经折页、配页、齐栏、打眼、穿纸钉、贴封面、切书、包角、复口、穿线订书、贴签条、上函套等数十道工序,除少数几道工序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其他所有环节都需要熟练工人纯手工完成。

贵为国礼的线装书

线装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以线装书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主席将一套线装书《楚辞集注》送给他做纪念,田中角荣深为感激。毛主席赠书寓意非凡,成就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主体文本

线装书魅力何在?

肖伊绯

众所周知,我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源地。雕版印刷术用于印制书籍,始于隋唐五代,至宋代而鼎盛。雕版书的装帧由开始的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到包背装,最终于明朝中叶出现线装书。所谓“线装书”,即是将已印刷完毕的零散页张集中起来,用订线方式串联成册、可按页面翻阅的书籍。线装书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书籍印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还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此之后六百年间延续着中国文脉,展露着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

事实上,线装书自14世纪在中国流行普及以来,西方的所谓“洋装书”也逐渐进入中国。洋装书以胶装锁线或铁钉装订,其装订线隐藏在书皮中,因其印制便利、成本低廉,更兼便于插架、便于保存的特点,逐渐为现代中国读者所接纳,也成为20世纪至今的纸质出版物主流。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线装书的魅力与价值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线装书的阅读情趣与观赏品位,是其他书籍无法替代与超越的。

新文化运动领袖、当年曾大力倡导过洋装书的鲁迅,实际上是个线装书收藏大家,他对线装书的喜爱与推崇,不经意间时有流露。鲁迅曾在《病后杂谈》一文中这样谈道:“看洋装书要年富力强,正襟危坐,有严肃的态度。假使你躺着看,那就好像两只手捧着一块大砖头,不多工夫就两臂酸麻,只好叹一口气,将它放下。所以,我在叹气之后,就去寻线装书。”看来,如鲁迅这样的时代锋锐人物,也终究无法将深埋心坎中的“中国基因”一笔抹杀;线装书依旧是他在读书生活中的必备、枕边席间的至佳良伴。

其实在鲁迅那个时代,线装书在印制技术上不断“现代化”,仍然吸引着大量中国读者。当时,参与线装书技术革新的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知名出版机构,它们在上个世纪前半段印制的很多线装书,如今已成为收藏珍品,如《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珍本丛书》《聚珍仿宋版二十四史》《四部备要》等等。

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孙犁,就特别喜爱这些“现代”线装书,他把收藏与阅读的心得体会均一一记录,写成了《耕堂读书记》《书衣文录》等著述。譬如他曾收藏有中华书局以聚珍仿宋版印制的《后汉书》,为之题记称这部书“原是进城初期买的,想不到竟成了我老年的伙伴。它是线装大字本,把持省力,舒卷方便,走着,坐着,躺着,都能看。我很喜爱它,并私心庆幸购存了这么一本书。”又譬如他读《吕氏春秋》,收藏不止一种版本,唯独对其中清华大学出版、商务印书馆以仿古活字承印的《吕氏春秋集释》倍加珍爱,称:“我过去有广益书局的高诱注普通本,后又购得许维遹集释本,线装共六册,民国二十四年,清华大学出版。白纸大字,注释详明,断句准确,读起来明白畅晓,真能使人目快神飞。晚年眼力差,他书不愿读,每日拿出此书,展读一二篇,不只涵养性灵,增加知识,亦生活中美的消遣与享受也。”

进入21世纪,线装书的收藏与阅读潮流悄然回归。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大型都市书城、购书中心,还是图书批发市场中,各种印制精良、特色鲜明的线装书正在进入中国读者的视线。而在各种读书界、知识界、出版界的社会活动中,也不乏线装书的身影,它们崭露头角、引人注目。2011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博览会上,我国送展的一册《诗经》获“世界最美的书”奖项,该书正是一本印制精美的线装书。

应当说,线装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无论国际国内,线装书承载着的六百年中国文脉,正在重新律动与勃发,线装书的魅力与价值正在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与赞同。

(摘自渤海早报

精彩另存

线装书·古朴之美

线装书之美,首在其古朴素雅。线装的形式是与其古典的内容相生共成的,中国典籍之美,非线装无以尽其神韵。线装书的装帧,总体是以淡雅为主,不象现代的书籍,务求在封面装帧上穷极精巧。这是商品化时代的特征,倒也无可厚非,不少精装书也确定让人心生欢喜,必欲藏之而后快。但中国的传统文化,正不需要这样外在的花里胡哨的东西来吸引人的注目。藏青色的封面,竖式的题签,一份沉静之美便隐然浸润出来,如芝兰之香,如清茶之味,如古琴之韵,久而弥醇弥厚。

线装书·质感之美

线装书之美,还在其亲和柔美。线装自以宣纸印制为佳。这样的纸页,就多了一份柔和,线装的书籍,翻到任何地方,都可以柔顺的平摊,不必担心总要翻过来合上。纸页的柔软也让人阅读时一则手感温暖,这一份温香软玉的感觉,是现代书籍的挺括所不可比拟的,一则心生怜惜,务要小心翻阅,生怕有所折损。这一份敬惜之心,也正是亲近传统文化所必不可少的心态。

线装书·阅读之美

读线装书,正是闲暇之人的闲暇之趣。不可想象若一本会计师考试教材做成线装的形式,将是何等景致。大抵好读书者之于当世,已经是不太用心于经纶世务之人了,而其中读线装者,更是不求其有所致用了,唯取其自得其乐而已。

所以,线装书与洋装书精装书相比,线装书既轻便又雅致。线装书有时每卷一册,可分而阅之,多卷合为一函,布面函套,古色古香。另一方面,线装书字体大,不伤目力。线装书还有一个好处,书页的天地宽空,尽可以在上面做眉批,写点什么。当然洋装书也有好处,便于插架,便于保存,但阅读时的情趣无论如何是远逊于线装书的。

线装书·传统文脉之美

1.园林营造大师陈从周曾经说过,“江南园林,绍兴老酒,崑曲,这三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陈的好友邓云乡进一步把线装书也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邓接着说道:“没有线装书,无处看线装书,不会看线装书,那就差不多失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了,只是园林、老酒和崑曲,没有两本线装书点缀其间,岂非酒糊涂逛花园戏耍梅香乎?”           

魏泉琪《略谈线装书和毛边书》

2.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雷抒雁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线装书·拯救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结语

 

 在世俗的喧嚣里,我们习惯了在名和利的教场里狂奔、蜗行。要是哪一天发现自己身心俱疲,不妨把名和利暂且放下,沏一壶清茶,拾一本发黄的线装书,不带有任何目的,任何理由的读一读,我相信纷扰的心灵会在发黄的竖行文字间得到重新梳理、净化。

[答案]古籍  修复  人才  不足

[解析]这个语段谈论的核心话题是古籍修复的处境问题,“古籍”“修复”这两个词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古籍修复这个核心话题的处境不好,最重要的具体表现是事多人少,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人才”“不足”。

暖巢|| 街角||青春|| 感恩||怀念||愿了||复习|| 打谷场||汉字七十二变||作用题||思故人||上京城||电视放毒||泪奔|| 娘从乡下来||秋凉||家书||锁定满分||泪别||少年归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