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长卿最经典的一首诗,意境悠远,在这个冬天令人爱不释手

 长风文史 2023-10-23 发布于广东

一年将尽,寒冬腊月。

冬天,心底最温暖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在那万家灯火里,其中有一盏灯是属于你。

即使风雪再大、天再冷,只要有这一盏灯,那就有温粥,有暖火,有在你脚下窜来窜去亲热的大黄,还有那最可亲最可爱的家人。

无论你在外面多累多苦多晚,只要你回到那盏灯火下,它就能让你放松身心,赶走疲惫。因为那是家,有家就会很温暖。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读一首写冬天很美很温暖的诗,也是一首关于回家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这首诗写太好了,很多朋友也都听过,都知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

刘长卿是中唐诗人,字文房,其生平在新旧《唐书》的传记中均无记载,只在《新唐书艺文志》中有点滴记述,他是安徽宣城人,

刘长卿在天宝年间得中进士,但很快发生了安史之乱,为了躲避战火,他到江南了。在江南先后担任长洲县尉、海盐县令,但因自己性格刚烈,为人正直,所以屡遭小人陷害被贬谪。

第一次是被贬南巴(今广东电白),第二次是在唐代宗大历年间,他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被贬为睦州司马,最后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他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作品就是上面《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是他第二次被贬途中所写。

诗题八个字就非常有画面感,有山有雪,有人物,又有动作,很有意境。

全诗更是叙事藏于写景,写景如同绘画,抒情寄于画中,意境如在画外,给人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不长,却用很简洁的笔墨,为我们描摹了一个很宏大的天地中苍茫风雪茫茫的壮美景色,刻画出一幅传神的风雪夜归图。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刘长卿笔下的世界,去领略他一句一景的诗歌之美。

“日暮苍山远”,作者先给了我们一个宏大的远景,描绘出了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把环境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同时又很有意境。

天色越来越暗,苍山茫茫,这路感觉没有尽头,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在行走的旅人显得那么孤单,那么艰难,又是那么疲惫。

这种经历我们都有过,置身于这种人生地不熟环境下,我只想快点到目的地,如果天黑来不及到家的话,也要赶快找个地方落脚。

五个字,虽没具体写人,但行人旅途的孤寂,劳顿和急于投宿的心情跃然纸上。

这里也很自然地引出第二句“天寒白屋贫”

风雪日暮,目的地肯定是到不了,但幸运的是看到了一所山野之间的小房子,诗人管不住脚步往房子里赶,越走越近,仔细看看这小屋显得多么低矮简陋,说家徒四壁也不为过,再加上又是大雪纷飞,就更显出这户人家的贫困了。

天寒、白屋、贫,这些诗人看到的景物,更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

前两句写日暮时在山路上行走,和投宿山家时所感所见,虽然只有十个字,却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描写得惟妙惟肖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接下来两句就是写在主人家住下入夜后发生的事。

诗歌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能以少量的文字表达丰富的信息,所以要怎么写来表达最多的信息就非常考验作者水平,字数更少五绝更要如此。

刘长卿这里就非常有经验,在他在进门到睡觉之前,这段时间应该是有一些所见所闻的,比如是什么人来开的门?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家庭成员情况又是怎么样?

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情节刘长卿一概略过不写,他直接跳到写睡下后在万籁俱寂中突然听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

刚刚歇下,风雪大作的屋外突然传来声声犬吠,还有柴门开关声等一番动静,是这家的主人踏着风雪归来了。

这里他描写非常的出人意料也很符合实际,因为人也已经进房睡下了,所以就不可能再和前面一样写所见,只能是写所闻了,这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用耳朵来感知外界的奇妙世界。

尽管我们没有看到未曾目睹,但我们可以和作者一般想象,想象出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面。

我相信实际听到的声音肯定不止犬吠,还有风雪声、脚步声、开关门声、家人应答声等等。

正是这些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使得“风雪夜归人”这幅画更美更温馨,更令人遐想。

刘长卿的这首诗很短,笔法简练,也没有刻意抒情,呈现出的效果却是景物丰富,感情丰富,具有悠远的意境和无穷的韵味。

全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从旅客在傍晚山路上赶路的所见所感,再到投宿这所小屋的所见所闻,每一句都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关联,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我每次读到这首诗,特别是在冬天,都会被温暖到,因为寒冷困乏的赶路途中,却有一盏灯火在等待着我们,这想想都让人感动。

因为它就像我们的人生,虽然充满了艰辛,但在艰辛的过程中往往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这些温暖,不就是来人间一趟,苦中作乐的我们最需要的吗?

长风愿朋友们天天都拥有自己的那份温暖和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