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教授张珍玉,国家第一批名老中医,善用古方治今病,屡收奇效

 朱永林548cr9af 2022-12-28 发布于湖南

张珍玉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都非常擅长,一生著述众多,获奖众多,救人无数。

张珍玉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其父是其家学医术的集大成者,医术非常精湛,在当地有非常高的声望。1936年,16岁的张珍玉中学毕业后开始随父学医。张父家教极严,从不溺爱儿子,而且教学有方。第一步,他要求张珍玉背诵比较内容简单的《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和《汤头歌诀》等。父亲要求非常严格,在出诊之余,将精心全部放在儿子的教育上,他经常抽查,他随便从书中说一句,要求张珍玉熟练地往下背诵。

文章图片1

不到两年的时间,张珍玉将四本医书全部背得烂熟。然后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学习,攻读《内经》《金匮要略》《灵枢》《伤寒论》等历代典籍,主要的方法依然是背诵。在家父的严格培养下,张珍玉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在此基础上,他开始了第三阶段的学习:临床实践。每诊过一个病人,他都进行整理,向父亲汇报,说明理论、方法和用药,父亲认可后再开方,如果不对,父亲再进行讲解。

经历了无数次的磨炼,张珍玉刚过而立之年就习得了非常精湛的医术,掌握了家传医术后核心,随着诊治病人的增多,在当地声名鹊起,大家都知道老张又出了一个名医。有一次,张珍玉接诊了一位远亲,看上去就像死了一样,气若游丝,医院认为无药可救,让家属抬回家中,准备后事。

文章图片2

患者家属突然想起张家是其远亲,医术高明,于是急忙抬过来诊治。张珍玉仔细诊断后发现,病人有目赤的症状,于是诊断为阳厥,用四逆散煎药而急服,两剂而苏醒,乡人惊为神医。

还有一次,他接诊了一位年仅30岁的男性病人,患胃疾多年,身体羸弱却脉象弦大。诊毕后说:此脉症不合谓逆,已经难愈,于是没有开处方,不久病人果然逝去。

1952年,青岛市中医学校成立,张珍玉被被安排首批进修。1956年,山东省中医学校成立,又作为师资对象被推荐首批入学。1958年,被选派赴南京参加卫生部中医教学研究班进一步深造,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调入山东省中医学院执教,成为该校基础理论学科的创始人。

文章图片3

张珍玉特别重视经典理论的研究,他认为,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而好的疗效源于科学的中医理论。中医的根基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这是中医的源头活水。因此,张珍玉极其重视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

但是,张珍玉但不拘泥于传统,而是认为中医一定要与时俱进,要善于将传统理论与现代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现代人健康服务。他看到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生活节奏加快,因此,很多人处于精神的高度紧张之态,这样容易引起肝脏的问题。

文章图片4

于是,他提出了肝主疏泄和调畅情志的“肝藏象”理论,认为“诸病皆可从肝治”。此外,他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止咳之要在宣降”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自拟了“桑薄清宣汤”一方,治疗咳嗽常获神效。

张珍玉灵活化用古方,对于不少疑难杂病常常收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比如,他在知柏地黄丸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愈了大量的不射精病症;在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愈了咬牙病症;在逍遥散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愈血精病、乳泣病,等等。

文章图片5

他治学严谨,先后主编《内经摘要语释》《中医基础学》《灵枢经语释》等著述,并参加编写多本全国通用教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