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 | 秦国敏:邮政,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桥梁

 精彩人世 2022-12-28 发布于上海

 

跨过外白渡桥,沿着苏州河逆流而上,来到北苏州路沿岸,这里的建筑个个都有着响亮的名头: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德国复兴时期风格的“俄罗斯上海总领事馆”、曾经是中国第一家西商饭店的“浦江饭店”、周恩来总理曾陪同外宾观赏外滩美景的“上海大厦”、全球第二家宝丽嘉酒店……

继续向西走,来到四川北路和北苏州路的交叉口,与曾被誉为亚洲最大公寓的河滨大楼一马路之隔的,是一栋欧洲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花岗石筑砌基座,外立面围以贯通三层的科林斯柱式列柱,远远望去,气势恢宏。它就是——上海邮政大楼。

一百年,风云变幻,上海邮政大楼始终矗立在苏州河畔,成为独特的地理坐标和历史风景线。而在大楼内,更有一座由邮政人亲手打造的博物馆,继续诉说着中国邮政发展的点点滴滴,成为珍贵的记忆宝库。

IP SHANGHAI专访原上海邮政工会副主席、上海邮政博物馆副馆长秦国敏,听邮政人讲述上海邮政大楼的百年传奇。

IP SHANGHAI:从1922年始建到现在,邮政大楼已经走过了100年,想知道为什么这座大楼会成为近代上海邮政历史的起点呢?

秦国敏: 邮政大楼是1922年开始建设的,1924年10月底竣工,12月开始正式启用,至今为止差不多100年了。大楼坐落在四川路桥下,距离黄浦江、火车站、苏州河的十六铺码头都比较近,过去不管是陆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非常便利。现在这幢大楼是全国的文保单位,也是我们中国邮政建设最早,规模最大,至今还在使用的唯一的一栋楼,可以说是上海邮政,乃至中国邮政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因为这样,注定了它在整个中国邮政发展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图片1922年,建造中的邮政总局大楼

图片邮政总局大楼正面

IP SHANGHAI:在中国邮政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上海邮政率先做出了哪些开创性的标志性事件?

秦国敏:这栋大楼原来叫上海邮政总局,冠以上海邮政总局,首先我们的业务是最全的,所有的信函、包裹、汇兑,包括报刊发行、国际包裹,都要到总局来办理,所以在老上海人的心目中,到邮政总局去寄信,到邮政总局去寄包裹,是非常放心的。

从邮政国际业务来说,上海邮政大楼的国际业务的开办在全国也是最早的,且业务量也是最大的。解放以后,人民邮政为人民,邮政业务开始更加贴近老百姓。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报刊实行“邮发合一”,全国的报纸杂志订阅发行都由邮局统一来办理,业务发展得非常快,当时我们整个大楼的地下室都是报纸车间,每天《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求是杂志》等报纸刊物从这里出去,投递到千家万户,发行量从全国来说也是靠前的。

图片1950年,上海邮局报纸零售流动车

上世纪80年代,恢复代办邮政储蓄,上海也是全国第一个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的城市。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厅在1924年建成的时候就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厅”,也就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一个邮政营业厅,它有1200平米,几乎涵盖了信函、包裹、汇兑、保险等所有邮政业务。

到了1999年,邮电分营。我们把一些包裹、信函的分拣场地、报刊发行处理的转运场地等全部转移到上海其他的枢纽,这栋楼的面积相对富裕多了。于是我们邮政自己筹钱出资,按照建成时的图纸和老照片,对邮政大楼进行了修缮恢复,把整个大楼的历史风貌给展示出来。

其次,我们也开始思考怎么把文物利用得更好。当时老百姓只能进入二楼的营业大厅办理业务,一楼不能去,屋顶花园也不能去。于是我们把二楼原来的分拣场地拿出来做了一个陈列主展区,展出邮政的历史、邮票的故事,把一楼原来的转运场地,做成了一个邮运工具的主要展示区,陈列了过去邮政运输的马车、汽车、火车的模型,包括大清邮局,让市民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邮政是怎么发展过来的。楼上还有一个屋顶花园,可以看到标志性的巴洛克风格的钟塔,还可以俯瞰我们浦江两岸的美景。

图片

远东第一大厅

IP SHANGHAI:上海邮政博物馆是邮政人自己参与筹建的博物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秦国敏:我是从2003年开始参与博物馆筹建的。作为一个行业的博物馆,整个资金的筹措、博物馆设计、展陈内容的编写,包括施工布展,都是由我们邮政员工自己来操作的。对我们而言,做博物馆是外行,因为我们都是搞邮政专业的,但同时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邮政人自己来参与做博物馆,能够把邮政的故事讲得更到位,把邮政的历史挖得更深。

这个过程当然遇到过困难,因为邮政大楼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大楼的结构是固定的,不能被破坏,我们在保护邮政大楼结构的状态下,怎么把中国3000多年的邮政历史融入进去,怎么把展陈做得更加合理,是当时遇到的一个难点。

这个期间,我们走访了一些专业的历史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看人家是怎么做的,走访了文物部门、文保单位,了解怎么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边学习边积累经验。记得当时我们白天基本上干自己的本职工作,晚上6点以后,分管的领导就召集我们成立了什么文书组、工艺组、施工组等好几个小组,大家一起开会,集思广益,讨论设计方案。虽然大家都不是专业的,但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嘛,从八九月开始,一直到十一二月布展阶段,基本上就是这样连轴转。

图片

邮运工具的主要展示区

图片

塔楼上的雕塑

IP SHANGHAI:或许有人会好奇,上海邮政博物馆的众多展品中,哪件藏品可以说是镇馆之宝呢?

秦国敏:我们常说,做邮政博物馆,大楼就是我们最大的文物,所以最大的镇馆之宝就是这栋楼。不仅是因为邮政大楼独一无二的建筑设计,它还承载了我们这些邮政人的记忆和使命,为上海这座城市文脉的传播发挥了作用。

从内部展厅的藏品来说,有一枚红印花小字当两分的邮票最有特色,这张邮票目前存世量不超过10枚,从价值上来说,也是一个镇馆之宝。

图片

红印花小字当两分的邮票

IP SHANGHAI:在邮政博物馆内,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个人的捐赠物,它们的所有者一定与这栋大楼以及上海邮政有很深的渊源,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秦国敏:在博物馆筹备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邮政老员工、社会集邮爱好者的支持,他们把手中的一些老邮票、老物件捐献出来,丰富我们的馆藏,使我们的展品更有说服力,背后的人文故事也很让我难忘,比如我们曾收到一个叫“卓娅”的美籍外国友人的来电。

卓娅的父亲原来是这栋邮政大楼的总工程师,1934年从中华邮政被委派到上海,在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工作,只有6岁的卓娅就跟随父亲住到大楼,一直到1948年离开,可以说她最美好的少女时代就是在大楼里度过的。因此当她得知我们在恢复筹建博物馆的时候,非常激动,表示想要回“邮政老家”看一看,还陆陆续续把童年时代收集的珍贵邮票、一些自己的素描画、老照片寄给了我们。

图片卓娅赠送给博物馆的珍贵资料

图片
卓娅应邀重回邮政大楼

2006年1月1日,邮政博物馆开馆,4月卓娅就来了,她在上海待了一个星期,短短的一个星期来了三次。我记得4月24号,上海电视台还专门为卓娅重回邮政老家做了直播,电视播出后的第二天、第三天,我们就收到了两个上海老市民打来的电话,他们说在新闻里看到卓娅的老照片,里面和她一起合影的一男一女,是他们的家人,是当时同在大楼工作的中国籍员工的子女。因为同住在一栋楼里,他们和卓娅曾是童年的玩伴,一起在屋顶照了这张相片。解放以后,这户人家的子女就分散到全国各地。

图片

图片

阔别60年,童年玩伴再度重聚

4月30号,我们把卓娅约了过来,两家人时隔60年以后在大楼重聚,又在原来的地方合了张影,非常令人感动。因为这栋大楼给了他们这么一段经历,这栋大楼又使他们能够在60年后相聚。可以看到,邮政不仅是沟通人间书信往来的一座桥梁,它还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成为情感交流的桥梁,那我想我们做博物馆也非常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