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瑯玡榜》: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

 新用户0751s46w 2022-12-28 发布于湖南

自从阳了后,晚间便睡不得了。幸得以前下载了一部电视剧《瑯玡榜》,于是,睡不着的夜里便追了起来。

追完《瑯玡榜》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里面的三位母亲的教育方式和三位皇子的结局了。可以说是母亲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先说太子萧景宣,一看就不是很精明的样子,他之所以能当上太子,完全是源于梁王对他母亲越贵妃的宠爱。且看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打压竞争对手誉王,竟然毫无遮掩地直接派出杀手,想要在誉王回京的路上截杀他,可惜,他派出的杀手又不行,只伤了誉王的手掌,想逃还未逃脱,死在了誉王的贴身保镖手里。我想,若不是一品军侯谢玉在他的阵营,就他那智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只不过,太子之所以用这么损的招,与他母亲越贵妃的处事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想越贵妃为了拉拢掌握十万边防铁骑的霓凰郡主,竟然用一杯“情丝绕”迷倒郡主,想让自己阵营的司马雷趁机侵犯郡主造成生米煮成熟饭的局面。更令人咋舌的是当靖王来救郡主时,越贵妃竟然下令侍卫直接射杀靖王。可见,越贵妃不仅胆大包天,而且做事是毫无底线的!太子后来在被罚闭门思过时还不顾忌太皇太后刚去世而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也是源于越贵妃没有规矩的言传身教的影响。

只不过,对比誉王,太子的无能虽然招致被贬,但是至少保全了他这条小命,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再说誉王萧景桓,比太子聪明许多,虽然生母身份低微,又早逝,但是却自幼养在皇后身边。我想,誉王之所以能被养在皇后身边,一是源于梁王对他母亲的愧疚,加上他的脾气性格最像梁王,一般父母对最像自己的孩子都有偏爱,二是因为皇后自己的孩子早夭,皇后自己需要精神寄托。只不过,皇后虽然身份尊贵,但是这格局却很小。就因为一场瘟疫,她的儿子和慧妃的儿子同时染病,慧妃的儿子活了下来,她的儿子死了,她就总是看慧妃不顺眼,处处为难慧妃。可见,这样的女人心胸是极度狭窄的。也正是这狭窄心胸的潜移默化,将誉王推向了谋反之路。想誉王被贬之后,明明可以退出夺谪之争,和太子一样做个富贵王爷的,然而他却听信夏江的怂恿,走上了不归路。其实,在誉王意欲谋反之时,皇后明明可以阻止他的,然而她却没有。可见,很多时候,母亲的一念之差就能造就孩子不同的结局。

最后来看靖王萧景琰,因为一直坚信皇长兄祁王和林氏是被冤枉的,所以被梁王冷落十几年。虽然战功累累,却连个亲王都没封上。他的母亲静妃也始终隐忍,不刻意去争宠,也不为他谋划什么,一切都顺其自然。当靖王奔波于各大战场时,静妃也只是默默的做自己,只待儿子回来看望自己时为儿子做一顿好吃的。当靖王决定夺谪时,静妃也是满心支持,从不阻拦。尤其是在发现身边侍女小新挑拨离间时,静妃并没有急着处置小新,而是让小新把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的告诉靖王,以此教导儿子要有识人之明。静妃的智慧不仅仅在于此,还在于她在面对多疑的梁王各种提问时,能够找到最优解去解答。其实,静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隐忍,靖王也因了这隐忍,才有了后来的夺谪成功。

因此,母亲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想想,现实生活中,也有好多孩子如太子一般,在如越贵妃这样的母亲的逼迫和托举下,也跻身名校,辉煌炫耀一时了,只是后来就没有后来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更有甚者还选择了啃老。还有一部分也如誉王一样,虽然有些许聪明气,但是没有聪明到一定的程度,自己定的目标太高,未达,人心胸又狭窄,就只能往死胡同里钻,走向抑郁了。

可能,最幸运的要属如靖王这般的孩子了,拥有如静妃这样只求孩子平安的母亲,他始终只需坚持做自己,只需按部就班的努力。前期的蛰伏只为后来的腾飞,因为人生没有捷径,唯有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其实,很多时候,你越想得到越得不到,你越没有什么想法,命运反而会优待于你。

想来,追剧也不算摆烂哈!至少我们可以从剧中领略很多,学习很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