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岁蔡奶奶意外住进酒店感悟:养老何必去敬老院,酒店才是好选择

 谢耳朵馆长 2022-12-28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蔡奶奶今年90岁了,虽然她的两个儿子愿意为她养老,但是她还是选择独居生活。她觉得一个人生活非常自由,她每天的生活也十分充实。
平时,她喜欢读书练字,也十分注重身体健康,每天都按时按点地出门锻炼。很多老人独居时都会感到寂寞,但是蔡奶奶不会。
不过,随着蔡奶奶的年纪越来越大,两个儿子都开始担心她的安全。他们和蔡奶奶商量想接她回去养老,蔡奶奶都拒绝了。
她认为,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生活,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难免会产生矛盾。
就这样,蔡奶奶一直都自己生活。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样的生活却突然被打破了。蔡奶奶突然被告知自己所住的家属院要拆迁,得知消息后,她赶紧打电话给儿子让儿子帮她租个房子。
可是那些房东一听到蔡奶奶的年纪就纷纷摆手拒绝,要知道,年纪大的老人非常容易出现意外。倘若真的发生了什么,房东是承担不起的。
就在蔡奶奶为找不到住处着急的时候,社区的工作人员为她找到一个酒店,可以暂住10天。蔡奶奶一住才发现,酒店太舒服了,这不就是最好的“养老院”吗?
首先,酒店的费用在她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其次,房间的卫生会有专人打扫,根本不用自己动手。
而且,酒店还有空调,比原来没装暖气的老房子好多了。最重要的是,酒店的服务很贴心,如果她有问题就可以直接拨1就可以打到酒店前台。
住了十天后,蔡奶奶决定就在酒店养老了。
也就是在近两年,去养老院养老才普遍被大众接受,蔡奶奶这个酒店养老的想法更是新潮,直接又给老人养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根据我国最新的一项调查数据现实,我国有65.5%的老人选择独居养老,仅有26.8%的老人选择和子女住在一起。
而在80岁的老人中,也有48%的老人选择独居养老。这些数据都表明,当代老人愿意独居养老的比例还是很大的。
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人都喜欢独居养老了呢?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该阶段的核心任务。只有在完成核心任务后,个体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否则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在埃里克森看来,老人正处于50岁以上的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个体的各方面机能都有所下降,个体需要应对这种状况的发生,及时调整心态,降低个体在这一时期产生对死亡的绝望感。
埃里克森认为,当个体用超然的态度去面对衰老与死亡时,个体就会获得智慧的品质。
那些喜欢独居的老人基本上都是拥有自己生活的老人,他们明白人生苦短,剩下的时间要为自己而活。
所以他们才选择独居,不会插手儿女家庭的事情,也不会再为儿女操过多的心。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或许已经达到了埃里克森所说的“超然”,所以才会享受剩余的人生。
当然了,这一切仍然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无论是选择养老院养老还是选择酒店养老,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普通家庭,非常富裕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那么,在子女不能完全负担老人养老费用的情况下,老人就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只有自己有钱,说话办事才能硬气。
此外,酒店养老也满足了老年人的尊重心理需求。虽然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强调,尊重需求是人类五大基本需求之一。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对于尊重的需求更加强烈
随着个体身体机能的衰退,个体也会出现越来越敏感的心理。他们需要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老年人,而老年人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样的心理落差难免会给老人带来打击。
很多老人在谈论老年生活或是死亡时都表示自己希望能够有尊严地活着或死去。这种心理在老年人身上尤为常见,表现出来主要显示出要强的特点。比如有些老人不接受年轻人的让座,他们不想让别人当成弱势群体。
而酒店对顾客都是一视同仁的。他们也许会看在顾客是老年人的份上多关照一些,但是总体来说,在这里,老年人不会感觉自己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而且,酒店养老的方式也非常新潮,这也会给老年人带来一种“赶时髦”的感觉,让老年人从心理上又感觉自己变年轻了。
其实,不管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都是为了健康和开心。只要这样生活能让老年人感到开心,那么这种养老方式的存在就绝对合理,也值得推广。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