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美人的处世之道: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应该是“相忘于江湖”

 谢耳朵馆长 2022-12-28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欧美人的家庭关系不像亚洲人这样紧密。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中,大家庭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时代发生变化,传统中国式家庭也出现了变化。
大家庭变成了一个个小家庭。虽然中国式的小家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小家庭仍然和大家庭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一点和欧美人不同。在一些诸如“原生家庭”“PUA”等多个西方心理学领域的概念进入中国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而成年人和父母最合适的关系就是“相忘于江湖”。然而,这种“相忘于江湖”并不是指对彼此不管不顾,完全冷漠对待对方,而是指不干涉对方的家庭事务和财务。
父母对子女彻底放手,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子女也应该完全在经济上独立,而不是嘴上说要脱离原生家庭,实际上却仍然在做啃老的巨婴。
为什么说这种关系是成年人和父母最合适的关系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代际冲突”这个概念。
“代际冲突”指的是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代际冲突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它最容易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
由于出生的年代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所以两代人的三观、行为模式、生活态度等多个方面都会出现差异,冲突就往往会出现在这里。
其实,代际冲突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经历。那么,要如何处理代际冲突呢?成年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经营?
首先,理解和沟通是解决代际冲突的重要手段。虽然父母和子女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是如果彼此能够互相理解,那么矛盾和冲突也会少很多,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及时解决。而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是真正的爱。
什么是真正的爱?著名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经对爱下了一个定义。她认为,真正的爱在于爱的感受,而病态的爱则出于安全感的需要。
武志红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无条件地爱子女,有些父母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或是虚荣心。
子女也是如此,如果子女爱父母只是出于对金钱的渴望,那么这样的爱也不是真正的爱。这两种病态的爱无法真正建立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其次,父母应该学会分离。中国式家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在于边界感的模糊,这种情况是由传统大家庭模式导致的。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长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晚辈只有服从一个选择。
但是,这种相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家庭关系了,父母和孩子必须经历分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只有父母主动和孩子分离,才能让孩子在分离中成长,并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
很多家长并不明白这一点,也有很多家长享受对孩子的控制。在这种家庭下长大的孩子通常是懦弱的,他们习惯于被决定,无法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大小事件,沦为一个成年巨婴。
而且,很多家庭中出现的婆媳关系问题都来源于此。婆媳关系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家庭中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包括家庭中所有的事务,甚至还包括对这个男人的争夺。
很多婆婆不想失去对儿子的控制和占有,仍然想插手小家庭的内部事务,这样自然会导致矛盾发生。其实,这就是一种不愿意分离的心理表现。
最后,子女也要实现经济独立,不能变着法“啃老”。当前社会内卷十分严重,不少年轻人都选择直接摆烂或是躺平,这种思想是对“躺平”的严重误解。
“躺平”是一种努力之后心态上的淡然,并非指具体躺平的动作和行为。
出现啃老行为的成年人通常都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之下,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自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却不顾父母身上的压力。
此外,子女在成年后啃老也有可能是成长过程中挫折教育的缺失。他们的父母有很大可能就是做事畏首畏尾的人,也不会轻易让孩子冒险。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问题自然会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所以,没有经历过挫折和打击的孩子在走出学校的象牙塔后就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环境,一旦遇到挫折就想打退堂鼓。
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他们退化到孩童时期,通过啃老来获取安全感,以此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因此,父母和孩子最好的关系就是“相忘于江湖”,你不干涉我,我也不干涉你,但是我们爱彼此,成全彼此,仍然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亲人。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