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儒家君子之行的典范,对西周的发展有何影响

 茂林之家 2022-12-29 发布于湖南

引言:

礼是一个民族开化与否的外在标准,是千万百姓的日常生活信条,是文明进化的集体规范。

中国向来是一个礼仪之邦,孔子曾言:“不学礼、无以立。”,儒家思想作为华夏文明的根基一直将“礼”作为君子的外在修为。

若要追根溯源中华文明的礼仪之源头,《周礼》、《诗三百》无疑是最好的文献资料。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如同春风沐雨般将中国人从原始的茹毛饮血中唤醒了过来。

《诗三百》中的风雅颂既是音乐,也是文学诗词。西周的礼乐制度,包括礼和乐两部分。礼是乐的核心内涵,乐是礼的外在形式,二者互为表里。

西周礼乐的政治功用在于分贵贱、分是非、序尊卑,在于稳定整个封建统治根基,在于规范那些被西周王朝征服的国家的礼仪制度。

因此探讨西周礼乐制度,对于了解西周政治权力的运转、西周社会的风俗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周礼之制始于文王,为西周立国之魂

周朝的礼和乐是一体的,礼乐的起源和发展远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之前,甚至可以说这本来就是周人的一项传统。

古公亶父时期,周人的礼乐制度就已经兴起了,当时的周人崇拜上天,凡事皆讲求一个“以天配德”。

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周渐渐发展为商朝统治下的一方大邦,周与商的利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

周人季历时代,在商朝的授权下,季历率领周人不断对周边邦国发动战争,周的疆域版图不断拓展。季历因战功卓著被商王朝封为牧师,成为东方诸侯之长。

随后商朝忌惮周的势力扩张,于是将季历招到朝歌,最后困死狱中。季历死后其长子姬昌继位,即周文王。文王时期,周人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大。文王死后,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此时的周人虽然已经非常强大,但比起殷商大国而言,仍然只算得一个小邦国。为了彻底解除殷商对自身的威胁和猜忌,周武王姬发联合商的附属国发动了讨伐之战。

周人向来讲求礼仪,在讨伐殷商的过程中,也讲求“师出有名”。于是周人给商朝的纣王安乐一个“有失天德”的理由,在大军行至牧野时,周人在誓师大会上仍然不忘强调自己是替天行道的正义之师。

随着牧野之战商军的倒戈,周人攻入殷商国都,商王自焚而死。

在取代商的初期阶段,周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帝国,一时无法直接领导。于是依靠血缘关系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登上了历史舞台。

周人的分封制以宗法制为血缘纽带,从周天子开始自上而下形成了西周独特的政治体系。在宗法制的基础上,周人又将自己本身的文化特色周礼渗透于国家治理之中。

如果说宗法制是西周政权的骨头,那么周礼则是西周政权的血肉,二者互为依托组成了中国历史第一个分封制的奴隶制政权。

天子、诸侯、士大夫们通过规格不同的舞蹈形式,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

以礼治国是西周统治者的立国思想,周礼既是掌国家风俗的百科全书,也相当于一部立国宪法。在周礼的土壤上发展起来的舞乐文化,也带着浓浓的政治色彩。

在礼教制度上成长的舞乐文化,分贵贱辨尊卑

西周继承了殷商的版图疆域,却未继承殷商的文化特点。中国的舞乐文化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可以说只要有人类活动地地方,便会有语言和舞蹈。

商朝开国初期为母系社会,舞蹈文化多带有自然崇拜和巫术迷信。商的礼乐制度是从原始社会文明走来的,是原始社会礼仪文化的一种延续。

从现今出土的文物考证,不难发现在商朝时期,礼和乐是一体的。

而到周朝时,这种一体的艺术风格被继承,但周人不再崇拜自然和鬼神。周礼下的舞蹈文化传达的是等级森严的尊卑之感。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是周朝统治者对待舞乐文化的态度。礼是维护社会阶级属性的刚性条件,而乐则是缓和这种刚性条件所带来的的隔阂。

当周人的政权执掌者们端坐于高高的庙堂之时,他们不需要懂舞蹈,只需要懂这只舞蹈所传达何种尊卑制度。

礼作为一种规范上层社会和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典范,对于下层百姓基本不做强制要求,这便是“礼不下庶人”的缘由。周礼之所不对底层百姓适用,是因为礼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周礼的适用范围有五类,祭祀、丧葬、外交、战争、吉庆。这五方面基本都是在国家层面,且每次使用周礼之数时,需要提前准备各类青铜乐器,需要一支专业的舞蹈队伍。

这些都是普通百姓家,难以承受的费用,因此才有“礼不下庶人”一说。

儒家思想对于周礼是极其推崇的,孔子认为礼是百姓和君王行为规范的强制手段,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孔子曾将礼作为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道德和礼仪,而动物就没有这些。孔圣人这样的理解,体现出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即人为万物之灵长具有规范世间万物的作用。

孔子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思想观念,与周朝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周人相比商人在维护国家统治方面,向来讲求人的作用。

分封制、宗法制、周礼都是以人为作用对象的,治国的本质是治人,尤其是治理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周礼》作为治国安邦的一部万能宝典,在西周王朝的建立中,被证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指南。除此之外,《周礼》还具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作用。

在周对外扩展的征伐中,每攻破一座城池,每征服一个部落,每收纳一批异族,如何彻底稳固和同化这些新的子民,常常成为困扰周天子的一个难题。

此时《周礼》的教化作用便体现出来了,告诉这些异邦人按照周礼中所言行事,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这种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移风易俗的功效便在于此。

通过礼的形制规格不同,达到明贵贱、分尊卑之功用,进而维护中央的权威。

西周时期周天子曾设大司乐掌管宫廷音乐,根据天子、诸侯、士大夫的等级不同,周的礼官和乐师门,制定了不同礼乐制度。

当时国家大事,在祀在戎,祭祀与打仗是国家的主旋律,这些重大的场面都是需要礼乐撑排面的。于是礼乐作为外交手段,常常出现在周天子与诸侯国的交际中。

其中天子专用的舞蹈《八佾》和乐曲《雍》,都是其他诸侯不得僭越的。当然诸侯国,也有自己专用交际舞蹈和乐曲,只不过排场没有天子那么大而已。

这种等级森严的舞乐制度,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被逐渐打破。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力相继强盛,反观周王室却每况愈下。

之前只有天子才能专用的舞蹈和音乐,慢慢出现在了诸侯们的王宫之中。风雅颂中的雅之音,也开始飘散于民间百姓口中。

这种由于周朝政治衰微而出现的文化下移现象,虽然破坏了之前的文化生态,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在当时以郑、卫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在各诸侯国流行一时。孔子曾言:“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但遗憾的是孔子没能阻止人们对雅音的改编,也未能阻止人们对这种“新乐”的喜爱。

在孔子编订的《诗三百》之中,仍然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当时的民风从王权束缚下,解脱出来的轻快自由之风。

周国祚800年被秦朝取代,秦建立之初采用法家的思想治理国家,关于西周那一套礼乐文化并没有继承多少。直到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周朝的礼乐文化才再一次回到人们的视线。

中国封建政权历朝历代虽然都会制礼作乐,但基本都不会超出周礼的范围,其核心功用仍然是为了明贵贱、分尊卑。

礼的影响也开始由统治者阶级下沉到士大夫和百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行为标准,逐渐成为儒家君子的标准,影响华夏的民族风貌

结语:

西周攻克殷商,建国之初为了更好稳固统治,统治者采取以血缘宗法制为纽带的分封制。事实证明,西周的宗法分封制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凝聚人心,周人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渗透到了国家的方方面面,这个文化特色就是周人极力推崇的周礼。周礼是自文王时期便开始制定的一套礼仪,至武王克商后这套礼仪的用武之地,更加明显。

礼乐作为西周的立国之魂,在维护国家统治方面发挥过奇效。但随着周王室的衰微,礼乐制度也被各诸侯国弃之如履。幸得孔子的极力维护,终于汉朝一并随儒家思想再次出现于大众视野。

中国历朝历代都会对前朝的礼乐遗产进行整理,然后重新制礼作乐,但都不会超过西周礼乐的范畴。

在儒家思想的推崇下,周礼中的优秀闪光点得以传承下来。君子之行,发于礼、止于礼、合于礼等标准,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风貌。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华夏之礼也必将与时俱进,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的设立,让世界人民开始讲中国话、学中国礼成为了一种新风尚。

从传统文化中寻求中国文化基因,传承民族风貌精神、弘扬华夏礼仪之风,对于建设现代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周礼》

《诗经》

《尚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