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第二部(完颜亮篇69)东海,水军小试牛刀!

 东吴春秋 2022-12-29 发布于江苏

八、金国“海军”的命运

在金国西路军纵横驰骋于秦陇山区之际,作为完颜亮南征南宋的水路军,金国的水军部队在都统制工部尚书苏保衡、副都统制完颜郑家的率领下,准备从海路向南宋的都城临安发起海上攻击。

而这支部队称的上是金国自建国以来水军部队的超豪华最强阵容,完颜亮为了建成这支号称天下敌的水军部队,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来苦心经营和建设。

以女真族为主体的金国军队擅长于以重铠步兵和重弓骑兵组合进行作战,金国在建国初期之所以能够吞辽灭宋,靠的就是这两大法宝。

但金国的水军却一直是整个金国的永远的伤痛,在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的黄天荡水战中,金国战神兀术仓促之间组建的十万金国水军和战船居然被韩世忠的八千南宋水军围困在黄天荡中,差点儿命丧黄天荡。

通过黄天荡之战,金国军队不习水战的问题暴露无遗,在以后十多年的历次战争中,由于金宋双方更多地在陕川及江淮地区进行交战,因此水军几乎消失于金国的前线战场之中。

具有野心壮志的完颜亮立志于改变金国水军的糟糕状况,为了组建一支能够对抗南宋水军的部队,完颜亮决定在金国对南宋的军事备战中,将筹建金国水军做为备战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实施。

金国水军之所以无法同南宋水军进行对抗,主要有两大劣势:

一是缺乏强大的水上作战工具战船,南宋水军所使用的战船都是重量级、巨大型的海鳅船,而金国水军所使用的都是中小型的捕鱼船,根本无法同南宋的战船进行抗衡。

二是缺少熟悉水战的水军士兵,金国的士兵大都来自东北和中原一带,基本上都是步兵和骑兵,很多士兵甚至根本不会游泳,更不用提在波涛汹涌的江河湖海中作战了。

这两大劣势完颜亮看得很清楚,所以他的当务之急一是大量建造大型战船,二是大量招募水军人才。

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二月,完颜亮命令工部尚书苏保衡、水军名将徐文、侍朗韩锡等人在通州一带的潞河上建造大型战船。

为了确保建造战船的施工质量和作战性能,完颜亮不惜悬赏重金招聘造船方面的人才和专家,很快就有原南宋的工匠倪询、商简、梁三儿等三人不远千里来投奔完颜亮,主动担任造船的专业工程师。

倪询等南宋工匠对南宋战船的结构和性能情况非常熟悉,有了这三位仁兄的帮助,金国战船的建造工程进展的非常顺利。

光建造战船还不够,好的战船需要由好的水军来驾驭。

在造战船的同时,完颜亮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召善识水性的士兵来充当水兵,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完颜亮总共征召了约三万多名水军士兵。

金国水军的规模已经初步成型,完颜亮决定初步检验一下这支水军部队的作战能力。

但如何检验,难道是搞一次军事演习吗?完颜亮显然没兴趣。

向南宋水军进行宣战吗?时机显然还未成熟。

完颜亮喜欢真刀真枪的进行检验,很快他这支引以为豪的水军部队的第一次摸底考试就要到来了。

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三月,地处金宋交界的海州东海县(今江苏连云港市)的渔民叛乱闹事了。

由于不堪忍受金国政府为了南征南宋而向他们所征收的苛捐杂税,再加上海州一带的百姓们大部分心向着南宋,因此这些渔民们便在徐元和张旺的带领下,杀死东海县令,发动了反对金国统治的叛乱。

由于东海当时还是一个海岛,因此徐元和张旺率领的这支渔民部队便打算长期割据东海岛,积蓄力量,准备长期和金国军队作战。

但有个叫房真的东海县人,可能不愿意跟着徐元、张旺干造反的危险活,便主动跑到海州,向海州知府告发徐元、张旺等人的造反行为。

海州知府自然不能容忍自己的辖区内发生叛乱事件,最好在让皇帝完颜亮发现之前,先把这帮渔民搞定,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海州知府的军队未能消灭徐元、张旺的渔民部队,相反还多次被徐元、张旺击败。

东海的叛乱事件终于让完颜亮知道了,完颜亮的第一反应是恼羞成怒,第二反应是很快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因为他知道测试自己水军战斗能力的机会终于来了。

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六月,完颜亮下令水军都监徐文为平叛主帅,步军指挥使张弘信、同知大兴尹李惟忠(原名李老僧)、宿直将军萧阿窊为副帅,率领水陆两军进军东海。

为了检验金国最新成立的水军的战斗力,完颜亮特地在征召的三万水军中精选九百人,由徐文率领,从海上进攻东海县。

临出发前,完颜亮还故意夸夸其谈地对徐文说:“我的本意并不是要夺回一个小小的东海县,而是要测试一下你们水军的本事。

不过,徐文率领的这九百水军并没有给完颜亮丢脸。

六月底,由水军都监徐文率领的九百金国水军一举击破了徐元和张旺的东海渔民部队,成功的镇压了东海岛的渔民军队,斩获叛军五千余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